郵票圖案
郵票信息
志編號2003-5 版別影雕套印 名稱中國古橋--拱橋(T) 全套枚數4 發行日期2003-3-29 全套面值3.20元 | 全套售價3.20元 發行機構國家郵政局 印製機構北京郵票廠 雕刻者(1)(3)姜偉傑、(2)(4)李慶發 設計者張鴻斌 責任編輯虞平 整版枚數16(4×4) |
圖序 票圖名稱 面值(元) 票規格(mm) 齒孔度數 發行量(萬) 4-1 楓橋 0.80 50×30 P11.5 940 4-2 小商橋 0.80 50×30 P11.5 1000 4-3 盧溝橋 0.80 50×30 P11.5 910 4-4 雙龍橋 0.80 50×30 P11.5 890 |
郵票介紹
我國是世界上的一個橋樑大國。自漢代開始,我國古代橋樑就已經形成了索橋、浮橋、梁橋、拱橋四大基本類型。除此之外,還有飛閣、棧道橋、纖道橋、渠道橋、廊橋、曲橋、十字橋等橋型。拱橋是一種以拱券為橋身主要承重結構而建造的橋樑。我國的古橋,並不單純是一條空中通路。橋的兩側,建有護欄;橋面上,有的建有橋亭、橋屋或牌坊;橋的兩端,有的建有橋頭堡、碑亭,立有華表、石柱,安有石獅、石象等;在護欄的望柱和攔板上,從門用浮雕、圓雕和鏤雕的手法,刻有獅子、大象、龍、鳳、猴等瑞獸和蓮花、翠竹、雲朵等吉祥圖案;在拱券等部位,還雕有龍頭、河神或吸水獸等,以表達祈求安瀾平波、橋樑永固的意願。因此,我國的古橋是一組構思精妙的古代建築群,也是融美學和力學、建築與藝術於一體的傑出藝術品。
這套郵票的發行,展示了我國古代4座拱橋的面貌。
第1圖【楓橋】又名封橋。位於江蘇省蘇州市閶門外的楓橋鎮,橫跨於古運河的楓橋灣上。為單孔橢圓形石拱橋。始建於唐代,橋長39.6米,寬5.27米,跨度9.8米。唐代詩人張繼曾泊船楓橋邊的古運河上,寫下千古絕唱《楓橋夜泊》一詩,而使楓橋名揚天下。該橋距今已有1100多年的歷史,清鹹豐十年毀於兵亂,同治六年(1867年)重建。其東側雄踞鐵嶺關,南面不遠處就是聞名中外的寒山寺,橋下的古運河是京杭大運河的一段。
第2圖【小商橋】位於河南漯河市郾城縣與臨穎縣交界的穎河上。為敞肩三孔石拱橋。其結構形式與著名的趙州橋相似,主拱與兩端的對稱小拱均由20道拱石並列砌築而成。橋長20.87米,寬6.67米。券面石浮雕有天馬、獅子、蓮花和幾何圖案;拱之上端置有獸,伸出橋身;橋墩下部四角有浮雕金剛力士像,雙手上托,雙肩扛拱。據記載,小商橋始建於隋開皇四年(584年),但現橋的主體結構屬北宋建築風格。以後各代均有修葺,其中以元大德年間(1297—1307年)大修為最。因其始建年代早於隋大業年間(605—616年)的趙州橋,因此,稱為“天下第一橋”。據《宋史·楊再興傳》記載,岳飛手下大將楊再興率兵300餘騎與金兵12萬人對壘,在斬殺金兵2000餘人後,在小商河邊被金兵亂箭射死,從此,小商橋也隨之名聞天下。現在小商橋東面不遠處,還有楊再興墓。
第3圖【盧溝橋】位於北京市西南約15公里的永定河上。為一座多孔聯拱大石橋。始建於金大定二十九年(1189年),明昌三年(1192年)建成。永定河舊稱盧溝河,橋也以“盧溝”命名。橋長266.5米,寬9.30米,下分11個涵孔。橋東西兩端有4根高4.65米的華表亭亭玉立,橋上兩側有1.4米高的望柱281根,兩柱之間有刻著花紋的攔板相連,每個望柱頂端都有一個大獅,大獅身上雕著許多姿態各異的小獅,共約有502個。橋東頭的御碑亭中的石碑上刻有“盧溝曉月”4字,系清乾隆皇帝御筆。1937年7月7日,侵華日軍在這裡炮轟橋東頭的宛平城,即為“盧溝橋事變”。當地守軍奮起抵抗,揭開了我國抗日戰爭的序幕。
第4圖【雙龍橋】位於雲南省建水縣西5公里,橫跨滬江、塌沖兩河交匯處。因兩河猶如雙龍蜿蜒銜接,故名。橋北端3孔建於清乾隆年間(1736—1796年),道光十九年(1839年)續建14孔相連,故俗稱17孔橋。橋身用巨石砌成,全長148.26米,寬3米。由於該橋修建時間不同,因此橋洞的大小和跨徑也不一樣,其中最大一孔的淨跨徑為6.5米,有3孔的淨跨徑為5.8米,其餘13米淨跨徑為4.63米。橋上建有3座飛檐式閣樓,兩端閣樓略小,中間一座大而壯觀。三層檐的方形主閣,邊長16米,高20餘米,上兩層復以歇山式屋頂,飛檐交錯,雕樑畫棟,巍峨壯觀。底層為橋身通道,有梯可登樓觀望,素有“滇南大觀樓”之稱。橋兩端各有橋亭一座,高13米,為八角形二層樓,與閣樓相互輝映,為我國古代石拱橋之佳作。該橋曾多次維修,現橋為清光緒二十二年(1896年)重修後的模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