內容介紹
《1895-1915年的中國:大變革時代》作者以現代化的理念去探討1895—1915年問的中國思想史,獲得許多具有啟發意義的結論。甲午戰爭是近代中國歷史的轉折點,此前的中國在經受了鴉片戰爭及其之後的短暫困難,至19世紀60年代洋務運動興起,中國已基本上步入近代化的軌道,中國在政治、經濟、文化尤其是軍事實力方面已經獲得長足的發展,然而甲午戰爭的失敗,使中國人尤其是精英階層產生“世紀末”的恐慌,中國向何處去一時間成為新的熱點話題。各種新思潮蜂擁而至,在政治層面則先後爆發戊戌維新及袁世凱帝制自為等一系列運動。作者介紹
馬勇,1956年1月生,安徽濉溪人。1973年初入伍至杭州警備區當兵,開了眼界,知道除了家鄉外還有城市,還有世界;1977年回故鄉繼續當農民,稍後至淮北礦務局朱仙莊煤礦掘進隊當農民工,知道還有比農民還苦的事情,於是發憤,1978年考入淮北煤炭技術學校。入學後依然不甘心,繼續複習,第二年考入安徽大學歷史系。四年後再接再厲,考入復旦大學歷史系。1986年畢業,獲碩士學位。同年分配至中國社會科學院近代史所從事研究工作。二十餘年始終在歷史學領域中遊走,經歷過實習研究員、助理研究員、副研究員等一切階段,按部就班,一步一步走到今天。現任中國社會科學院近代史研究所研究員、中國社會科學院研究生院教授、博士生導師。所著《漢代春秋學研究》(四川人民出版社1990年),1992年獲中國社會科學院第一屆青年優秀成果專著類二等獎;《梁漱溟評傳》(安徽人民出版社1992年),1992年獲華東地區優秀政治理論讀物一等獎,1995年獲中國社會科學院第二屆青年優秀成果專家提名獎;《中國現代化歷程》(第一副主編,江蘇人民出版社2001年),該書獲近代史所一等獎、中國社會科學院一等獎、第六屆國家圖書獎、郭沫若歷史學獎等;《從維新運動到義和團》(《中國近代通史》第四卷,江蘇人民出版社2006年),獲新聞出版總署首屆“三個一百”原創工程獎、中國社會科學院成果獎及第七屆國家圖書獎等;所著《1911年中國大革命》獲廣東南方閱讀盛典2011年“最受關注歷史類圖書”獎、《中華讀書報》評為“2011年十大好書”、“2012書業發展論壇十大好書”、《中國圖書評論》2011年度優秀圖書等。
作品目錄
引 言第一章 中國的唯一希望
可怕的預感
內耗與日俱增
浪漫的政治理想
變革的極限
中國唯一之希望
歷史的偶然
民族與種族
第二章 誰能推動中國的現代化
西太后為何翻臉?
從器物到制度
誰來承擔甲午戰敗的責任?
保國與保種
列強在中國的目的
權與利:政變的本質
誰是保守主義者?
留給歷史的遺憾
第三章 中國現代化的訴求與失望
清政府的兩難選擇
誰是改革的阻礙者?
皇權與民權
立憲與共和
革命與改良
理想與現實
第四章 政治現代化的嘗試與失敗
現代化的必然訴求
權力危機
解決權力危機的兩種思路
學理探討與政治運作
政黨政治的競爭規則
袁世凱帝制自為的心路歷程
第五章 現代化的思想資源
意義世界的丟失與尋求
信仰的崩潰與重構
權威的喪失與恢復
傳統主義的泛起
國體雖更而綱常是否必變
對共和與文化傳統內在關聯的迷惑
新傳統主義的困境
反傳統思潮的崛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