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2U立方星

12U立方星

6月25日,西北工業大學研製的世界首顆12U立方星“翱翔之星”,搭載長征七號運載火箭在海南文昌航天發射場發射成功,順利進入預定軌道。

“翱翔之星”是國際上首顆12U立方星,是西北工業大學自主研製的第一顆微小衛星,主要任務是開展地球大氣層外光學偏振模式測量,為偏振導航技術的研究提供數據支撐。未來,該系列衛星還可套用於伴飛巡視、對地遙感、數據中繼等領域。

立方星(CubeSat),是一種採用國際通用標準的低成本微小衛星。1U(Unit)立方星,體積為10cm×10cm×10cm;在此基礎上,可拓展為“2U”、“3U”甚至“12U”(20 cm×20 cm×30cm)。立方星是微小衛星發展的主要方向,實用化的立方星技術2014年入選《科學》雜誌年度十大科技進展。

以周軍教授為核心的西北工業大學陝西省微小衛星工程實驗室在國內率先開展立方星研究。目前,該實驗室已經形成了2U、3U、6U、12U等系列化的立方星及其組件產品,部分組件已經套用於國外立方星。實驗室制定了立方星總體設計、系統集成和總裝測試的研製規範,可以在3~6個月內完成1顆立方星的研製,具備了年生產10~20顆2~12U立方星的能力。

據“翱翔之星”副總設計師劉瑩瑩教授介紹,世界上的立方星主要以2U、3U為主。但由於其體積小,能夠開展的科學研究和套用任務受到限制。“翱翔之星”12U立方星的出現將大大拓展立方星的科學研究與套用的領域。

陝西省微小衛星工程實驗室主任、“翱翔之星”總設計師周軍教授說,目前,實驗室正逐步形成12U立方星的國際標準。未來,立方星設計的部分國際標準將由中國科學家制定。

據悉,這次上天的“翱翔之星”重量大約10公斤,運行於350千米近地軌道,在軌壽命約為3個月。

這個12U的立方星平台包括結構、熱控、電源、通信、姿態管理等分系統,衛星上搭載了高可靠星載計算機、微型三軸飛輪系統、小型GPS/北斗接收機、星載電源管理系統、小型抗輻射計算機、衛星框架系統以及一體式衛星地面測試儀等設備。

“翱翔之星”有效載荷系統負責人黃河副教授介紹說:“我們製作的立方星,大量使用的是商業級元器件。這次發射的衛星,就是要重點考察基於低成本商業化產品的微小衛星,其可靠性設計、可程式重構星載計算機等關鍵技術。”

黃河表示,衛星“巡遊”太空的各種數據,將由設立在西工大的衛星測控地面站接收處理。據悉,該星還是世界首次開展在軌自然偏振光導航技術驗證,該技術從偏振導航信息獲取的角度出發,開展大氣層外偏振模式測量,這在國際上也具有“開創意義”。

據了解,未來,該實驗室甚至可面向社會公眾開展衛星定製服務,比如通信定製、地圖定製等等。屆時,“私人定製衛星”將不再是夢想。

相關詞條

相關搜尋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