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29師司令部

129師司令部舊址
129師司令部129師司令部
129師司令部舊址愛國主義教育基地,位於涉縣城西5公里的赤岸村,由129師司令部舊址、將軍嶺129師陳列館三部分組成,占地面積300畝。

129師司令部-簡介

129師司令部129師司令部大院
舊址由3座相鄰的農家四合院成,依勢而建,錯落有致。院內完好地保留著司令部會議室、警衛室、129師作戰室、劉伯承、鄧小平、李達李雪峰賴若愚129師領導人的宿辦室。中院門上有劉華清同志題寫的“劉鄧舊居”匾額。下院裡,劉伯承鄧小平李達當年親手種下的丁香樹紫荊樹,60多年的時光,長得枝繁葉茂,香氣襲人。抗日戰爭時期,涉縣是邊區根據地的腹心地、首府縣,地處華北抗戰前哨,為華北抗戰戰略要地,八路軍129師在劉伯承、鄧小平等師首長率領下,臨危受命、東渡黃河、挺進太行,運籌涉縣赤岸村,浴血千里太行山,打響了抗日戰爭中長生口、神頭嶺、響堂鋪和解放戰爭中上黨、平漢等著名戰鬥、戰役,曾有110多個黨、政、軍、財、文等機關單位在涉縣駐紮長達6年之久。建國後,從這塊紅色土地上走出了我國改革開放的總設計師鄧小平和2位元帥、3位大將、18名上將、48名中將、295名少將,先後有近百名一二九師老領導擔任黨和國家重要職務,成為中國第二代領導集體的中堅力量,開創了中國改革開放的歷史新紀元,這塊紅色熱土因此被譽為"中國第二代領導的搖籃"。

將軍嶺

將軍嶺位於司令部舊址西北角百米處,1986年以後,劉伯承、黃鎮、徐向前、李達、王新亭、袁子欽、趙子岳等七位將帥的靈骨陸續安放在山上,從此,廟坡山改名為"將軍嶺"。1990年10月,鄧小平同志親筆為"將軍嶺"題寫了嶺名,為"劉伯承元帥紀念亭"題寫了亭名。這裡是除北京八寶山外,安葬共和國元帥、將軍最多的地方。在將軍嶺,許多數字都與129有關聯。從嶺下登上129級石砌台階,是劉伯承元帥紀念亭。劉帥生前動情地說過:“四川開縣是我的故鄉,河北涉縣是我的第二故鄉。涉縣人民養育了一二九師,也養育了我”。1986年10月劉帥逝世後,遵照他的遺願,將部分骨灰撒在了赤岸村的廟坡嶺上。紀念亭檐下懸鄧小平題寫的“劉伯承元帥紀念亭”匾額。亭中央立花崗岩質劉伯承坐像,左右兩側各立臥碑一塊,分別鐫刻中央領導人為劉伯承元帥撰寫的悼詞和生平。黃鎮、李達、王新亭上將的塑像分別建於亭後兩側的石砌台基上。往上登129個台階是徐向前元帥紀念亭。從徐向前元帥的墓地再往上登129個台階到達山頂,鄧小平的塑像聳立在將軍嶺的頂部。

陳列館

129師司令部陳列館
將軍嶺北側是占地13000平方米的陳列館。館內以大量的實物、文字圖片資料和人物場景,再現了129師戰鬥在太行山區抗戰的輝煌抗戰歷史,同時採用聲光電高科技手段,展現了“響堂鋪戰役”的恢宏場面。

地形介紹

涉縣位於太行山腹地,這裡地形複雜,地勢險要,進可攻,退可守,歷來是兵家必爭之地,古代曾被稱為“秦晉之要衝,燕趙之名邑。”蜿蜒的清漳河由北而南,從涉縣全境靜靜地流過,形成了一條狹長的河谷地帶。就是這個在中國地圖上都難以找到的地方,在這條小小的河谷地帶里,當年卻駐紮著八路軍總部、中共中央北方局、八路軍129師、晉冀魯豫邊區議會、邊區政府、冀南銀行新華通訊社《新華日報》社、太行區黨委、太行軍區和朝鮮義勇軍、朝鮮獨立同盟總部等110多個機關單位,成為一條名副其實的“紅河谷”。革命文化遺址遍布涉縣全境,除129師司令部舊址外,還有晉冀魯豫抗日殉國烈士公墓、129師政治部禮堂舊址、晉冀魯豫邊區政府舊址、響堂鋪伏擊戰紀念碑等,保存完好。在全市發展紅色旅遊規劃中,我們將對這些革命文化遺址進行重點開發建設,豐富涉縣紅色旅遊的遊覽內容。

129師司令部舊-相關詞條

129師司令部舊-參考資料

邯鄲市政府入口網站http://www.hd.gov.cn/wsfw/lyz/zdls/t20070607_95769.shtml

相關詞條

相關搜尋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