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本介紹
內容簡介
《十一屆三中全會的前前後後》編輯推薦:1978年開啟了一個新的紀元,純粹是中國時刻,鄧小平在中國實行改革開放,開啟了一個長達1/4個世紀之久年均兩位數經濟成長率的年代;一個社會主義國家開始從平均主義向市場經濟走出了嘗試性的一步,創造了一個完全不同的歷史。而創造這一歷史的就是十一屆三中全會。《十一屆三中全會的前前後後》以大量史實為依據,再現了這一波瀾壯闊的歷史轉折前前後後的歷史過程,分析了這一轉折的內容、性質和偉大意義,具有極高的史料價值。
作者簡介
王鴻模,遼寧省海城市人,畢業於中國人民大學。現為中共中央黨史研究室研究員。曾任山東大學中共黨史教研室主任、政治系副主任、歷史系主任,中央黨史研究室三部主任、科研局局長、室務委員等職。主要著述有:《中國改革開放20年史》(主編)、《改革開放的歷程》(主筆)、《新時期鄧小平的理論與實踐》(主編)、《中共十一屆三中全會的前前後後》(主筆)、《新編入黨積極分子學習綱要》(主編)、《中國共產黨歷史大辭典》(新時期分主編)等。
蘇品端,福建省福州市人,畢業於中國人民大學。現為中共中央黨校教授,曾任教於山東大學、北京大學。主要著作有:《新時期鄧小平的理論與實踐》(主筆)、《中共十一屆三中全會的前前後後》(主筆)。與他人合著有:《簡明國際共產主義運動史》、《第二次革命的偉大旗幟》、《當代國際政治與中國對外關係》、《當代國際政治理論與熱點問題》、《跨世紀我國現代化建設的國際環境》等20餘部。
圖書目錄
第一章大轉折前的徘徊前進
驚心動魄除“四害”
“兩個凡是”與實事求是之爭
走向歷史轉折的前奏
第二章全面糾“左”的中央工作會議
工作重點轉移與全面糾“左”的呼聲
陳雲發言起狂飆
中央政治局的幾項重大決定
“中心定位”大討論
改革開放的醞釀
真理標準又起風波
農業檔案的審議和重寫
健全民主與法制的呼聲
加強黨的建設的心愿
小平總結指方向
第三章十一屆三中全會的偉大轉折
三中全會的議題和進程
作出工作重點轉移和實行改革開放的戰略決策
以解放思想、實事求是為全黨的指導方針
健全民主集中制,形成鄧小平為核心的領導集體
劃時代的里程碑
第四章從轉折走向騰飛
從十一屆三中全會到開創新局面
在建設社會主義上樹起兩個豐碑
歷史留下的啟示
序言
20世紀70年代末期,坐落在太平洋西岸的中國,在經歷了“文化大革命”動亂之後,發生了舉世矚目的、劃時代的偉大轉折。其轉折點,以中國共產黨召開十一屆三中全會(以下簡稱為十一屆三中全會)、重新確立建設社會主義的基本路線為標誌。
十一屆三中全會前,中國的社會主義事業在取得眾多輝煌成就的同時,也因“左”傾錯誤的幾度干擾,出現過挫折,特別是出現了“文化大革命”十年動亂那樣的挫折。因此,在1978年12月召開中共十一屆三中全會的時候,與會者痛定思痛,決心以黨的實事求是原則為指導,徹底清算過去在建設社會主義問題上的“左”傾錯誤,進一步探索科學社會主義在中國這塊土地上的實現形式和發展道路,確立了“一個中心、兩個基本點”的基本路線。此後,黨領導人民在基本路線指引下,開展了一場以體制改革為鮮明特徵的大革命。人們解放思想、實事求是,以科學社會主義學說為指導,以中國的國情為立足點,大刀闊斧地改革束縛生產力發展的社會主義舊體制,建立充滿生機和活力的社會主義新體制,在中國迅速推進社會主義現代化。這一社會主義模式的轉型,獲得了具有深遠意義的成功。
當二十世紀八九十年代來臨的時候,社會主義的中國,在大轉折的體制改革浪潮中,以突飛猛進的態勢,從經濟發展、社會進步和國力增強等方面,引起了世界的關注。在蘇聯、東歐國家發生和平演變,社會主義舊模式遭受重大挫折的危險時刻,太平洋的潮聲卻向世界宣告:中國的社會主義風景這邊獨好。一個建設有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的成功時代開始了。
人們不禁要問:上述轉折是怎樣發生的?歷史轉折的過程、內容和性質是什麼?針對這些問題,我們撰寫本書,以活靈活現的人和事,再現以中共十一屆三中全會為轉折點的歷史大轉折的發展歷程,分析這一轉折的內容、性質和原因,讓歷史本身來回答人們的提問。希望讀者從中能得到一些啟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