惠愛橋

惠愛橋

惠愛橋原名金肅門橋,俗稱舊橋,位於廣西合浦縣廉州鎮惠愛路的西門江上。始建於明代正德年間,1995年被定為自治區級文物保護單位。惠愛橋的橋樑結構和設計獨具匠心,在廣西屬首創,在全國也屬罕。惠愛橋為東西走向,為三鉸拱人字架結構,拱腳支撐在兩岸石砌的欖核形橋墩幄上,橋墩旁還設有磚砌弧拱式泄水孔,橋全部為木質結構。

基本信息

歷史由來

惠愛橋惠愛橋
惠愛橋原稱金肅門橋,俗稱舊橋。在 合浦廉州鎮西門江上。始建於明代正德年間(公元1506年以後),嗣後年久橋記,經 崇楨8年(1635年)、清康熙18年(1679年)、 乾隆2年(1737年)多次重修,光緒13年(1887年)毀於火。清宣統元年(1909年)廉州紳商募款重修,宣統3年(1911年)落成現橋。

橋體結構

惠愛橋現狀惠愛橋現狀
橋為當地泥水工匠出身的 蔣邑雍設計並承包施工。橋東西走向,為三鉸拱人字架結構,拱腳支承在兩岸石砌的欖核形橋墩幄上,橋墩旁還設有磚砌弧拱式泄水孔。橋全部為木結構。木料為愜印尼產的坤甸木,質堅耐腐。橋的上部是用四根邊長為以卜一50峨厘米大的方木構成兩個人字架,人字架的頂端各銜咬一根垂直下眼墜的木柱,形成兩個並列三鉸拱。橋面沒有拉桿,而通過堅桿將眼橋面梁懸吊在兩個人字架下面,橋體系用樣接組裝,連線點都是服藏尾祥和方祥。該橋建造時,只有跨中的上下節點及拱腳節點設服鋼夾板,其餘部分均無任何鐵件, 民國年間才在其他受力點處加幗鋼夾板。橋跨度為26米,淨跨度為18.4米,橋面寬2.75米,橋醫體通高5.64米,橋頂覆蓋瓦面,以防雨水從桿件的上端滲入。眼設計獨特,別出心栽。粵桂尚無第二,全國也屬罕見。橋外觀宏幗偉,渾厚古樸,在當時屬先進木結構橋樑建設之一,對橋樑建築科學有重要研究價值。

相關詞條

相關搜尋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