歷史沿革
廣西人民出版社成立於 1952年9月18日,是廣西創建最早、歷史最悠久的出版社。在50多年的發展歷程中,廣西人民出版社始終堅持為人民服務,為社會主義服務的方向,努力宣傳馬列主義、毛澤東思想和鄧小平理論,宣傳黨的改革開放的路線、方針和政策。在弘揚民族文化,傳播和積累科學文化知識方面作出了重大的貢獻,取得了豐碩的成果。
20世紀80年代中期至90年代初,從廣西人民出版社逐步分離出各個專業出版社。分社後,廣西人民出版社由一個大綜合出版社演變成一個以出版政治理論為主,社科領域多學科、多層次讀物並舉的綜合性地方出版社,開始了新的發展階段,逐步形成了以宣傳馬列主義、毛澤東思想和鄧小平理論為主導,具有鮮明主旋律和多樣化、多層次、多側面相結合的出版特色。
組織機構
廣西人民出版社擁有一支年富力強、知識結構合理的編輯出版隊伍,現有員工98人,正式職工66人,聘用人員32人,離退休職工22人。其中在崗職工博士1人,研究生14人,本科學歷59人,副高職稱以上17人,其中正高職稱3人,中級職稱27人,初級職稱18人。設有三個策劃編輯室和文字編輯、總編室、著作權室、印製裝幀部、計財部、發行部、市場圖書中心等部門。
主要業務
廣西人民出版社以出版社科類圖書為主。廣西人民出版社年平均出書品種200多種,建社50多年來,共出版圖書一萬餘種,其中“太平天國史叢書、《新桂系史》、《中國封建王朝興亡史》、《與官員談西方經濟學》、《三國演義與經營謀略》、《中國古代十大悲喜劇》、《世界十大古典悲喜劇》、影響中國100系列叢書”《孫子兵法與企業管理》等一大批圖書獲全國優秀暢銷書獎,還有《孫子兵法與企業管理》等40多種圖書通過著作權貿易的形式授權日本、韓國、馬來西亞、新加坡等國家和港台地區出版,被中國新聞出版署授予“良好出版社”榮譽稱號。出版社極力推進出版結構多化,主辦了《少女服飾》(半月刊)、《金色通道》(月刊)、《飛越足球》(旬刊)等三本雜誌。面對競爭激烈的圖書市場,廣西人民出版社將不斷深化改革、轉換機制,形成上下一心,團結向上,積極主動求發展的精神狀態和工作氛圍,努力為廣大讀者奉獻出更多更好的圖書精品。
榮譽
《廣西經濟發展戰略總體構想》獲中共中央宣傳部“五個一工程”一本好書獎。
《縣級領導工作的理論與實踐》、《中國 100系列》、《中國封建王朝興亡史》、《鄧小平:社會主義運動史上的第三次飛躍》、《鄧小平黨的基層組織建設理論與實踐》、《草根的力量——台州戲班田野調查》獲中國圖書獎。
《太平天國史叢書》、《新桂系史》獲國家圖書獎提名獎,《西方人生精神》、《王任光的故事》等10種圖書獲全國優秀青年讀物獎。
《脫貧致富關鍵在黨》、 《江澤民“三個代表”重要思想研究》、 《“三個代表”重要思想研究書系》 獲全國優秀黨建讀物獎, 《與官員談西方經濟學》、 《紅旗飄飄》《校園拒絕邪教》、《時政新概念學習手冊》等近 10種圖書獲全國優秀社科暢銷書獎。
《當代哲學人類學》、《世界遺產大典》、《“三個代表”重要思想研究書系》等200多種圖書獲省級優秀圖書獎,《中國100系列》繪畫本及文字本等30多個品種的圖書通過著作權貿易的形式授權海外的出版機構出版。
1995年被新聞出版署評為全國首批良好出版社。1996年廣西人民出版社被廣西區黨委宣傳部評為廣西新聞出版系統先進單位,1997年又被新聞出版署授予良好出版社榮譽稱號。
評價
“八五”、“九五”期間,廣西人民出版社全體職工抓住機遇, 進一步解放思想, 勇於開拓,在哲學、經濟、法律、歷史及少數民族傳統文化研究等圖書的出版上形成了特色和規模,在出書品種、檔次、質量上取得了很大的突破,在各項圖書評獎中均獲佳績。特別是進入“十五”後,出版社著力於從粗放型向經營型轉移和追求數量向優質高效的階段性轉移,出版社無論在社會效益方面還是在經濟效益方面都創造了不俗的業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