歷史沿革
安徽人民出版社於1952年9月成立,原為綜合性出版社,同年出書20種,1953年出版了古代醫學名著《杏軒醫案》和《醫述》。
1984年11月改為以社會科學類圖書為主的專業出版社。1952年9月,安徽人民出版社成立。
1970年5月,成立了安徽省出版發行局、同時撤消了安徽人民出版社。
1978年12月又恢復了安徽人民出版社,與安徽人民政府出版事業管理局合署辦公,實行合一體制。
1984年安徽省出版總社成立後,從1984年開始,安徽出版總社在經濟體制方面進行了改革。省出版總社系統實行了三年承包經營,三年共出書3452種,其中獲獎圖書440多種。
1991年,安徽出版總社制定"八五"期間圖書出版計畫,尤其是重點圖書的出版計畫,確定100種(套)為安徽省重點出版,並上報新聞署後,從中精選33種(套)241冊列為國家級“八五”重點,其數量在中國名列第四。
在改革開放的形勢下,安徽省圖書出版業積極向海外拓展圖書市場,逐步走向世界,一批具有民族特色和地方特色的優秀圖書,在東南亞國家和港台地區進行合作出版和著作權貿易,還有一批圖書譯成多種文字向海外發行。
組織機構
安徽人民出版社作為地方黨社,以服務社會主義經濟建設和精神文明建設為己任,以務實和創新為風格,大力弘揚中華民族優秀文化,出版宣傳馬列主義、毛澤東思想、鄧小平理論、江澤民“三個代表”重要思想的著作,哲學、社會科學類學術著作,以及大量配合黨的路線、方針、政策和法規宣傳的讀物,肩負著大量的公益出版和宣傳工作。
主要業務
安徽人民出版社認真出版宣傳馬列主義、毛澤東思想、鄧小平理論、江澤民“三個代表”重要思想及哲學、社會科學類學術著作和通俗讀物,租型印製黨的代表大會、全國人大等會議檔案。同時出版省委、省政府要求出版的配合黨的路線、方針、政策和法規宣傳的讀物。恪守服務讀者、繁榮學術、弘揚民族文化的出版理念,編輯出版了一批高質量的社會科學、人文科學方面的學術著作和高品位的通俗文化讀物。
在傳統文化、經濟管理、人物傳記等類圖書上已形成一定規模。如《唐詩三百首》、《詩經》、《道德經》、《論語》、《菜根譚》、《三十六計·智謀三百》、《孫子兵法·智謀三百》、《古文觀止》、《中庸·大學》、《孟子》、《徽州土地關係》、《徽州宗族社會》、《徽商》、《新安理學》、《徽州科技》、《徽派樸學》、《徽州工藝》、《徽派建築》、《徽州民俗》、《徽州戲曲》、《徽派版畫》、《徽州篆刻》、《徽州刻書》、《徽州文書檔案》、《徽州教育》、《徽州村落》、《徽州方言》、《新安畫派》、《新安醫學》、《徽菜》、《市場行銷學》、《市場行銷學精選案例評析》、《廣告學》、《公共關係學》、《企業心理學》、《公共顧問專業指南》、《現代公共關係科學運作》、《轉型經濟學》、《品牌學》、《世界頂級品牌》、《廣告創意思維》等,有200餘種圖書在中國圖書獎、中宣部“五個一工程”獎、全國優秀暢銷書獎等各級評獎活動中獲獎,數十種圖書被海外出版社購買了著作權。安徽人民出版社以其特色鮮明的選題和上乘的圖書質量而在讀者中享有廣泛的聲譽。
榮譽
安徽人民出版社有200餘種圖書在中國圖書獎、中宣部“五個一工程獎”、全國優秀暢銷書獎等各級評獎活動中獲獎,20餘種圖書被海外出版社購買了著作權。以其圖書質量上乘和選題特色鮮明而在讀者中享有廣泛的聲譽。
評價
安徽人民出版社在堅持“兩個效益”的同時,一直把社會效益放在首要位置,多次向社會各界捐贈圖書,支持民眾的文化建設,回報社會各界對安徽人民出版社的厚愛。
近24年來,安徽人民出版認真貫徹黨的出版方針、政策,努力為社會主義經濟建設和精神文明建設服務,為弘揚中華民族優秀文化盡力。出版宣傳馬列主義、毛澤東思想、鄧小平理論、江澤民“三個代表”重要思想及哲學、社會科學類學術著作和通俗讀物,租型印製黨的代表大會、全國人大等會議檔案。
出版社(三)
出版刊物,傳遞文化知識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