龜山因其山形酷似伏臥子母龜而得名。該山海拔331米,拾階而上,可直達山頂。山頂參天古柏、文物古蹟隨處可見,觀音堂木、乃伊古墓、大小寨門、八卦園、老鷹石、天然溶洞、駝峰石、滴水洞等景點使人留連忘返;山體東西兩面均為懸崖峭壁,陡不可攀,四周千餘個古代旗桿眼、僧格林泌率部攻打龜山頂的彈孔,都依稀可辨。山下及山坡更遍布桃樹、櫻桃樹和板栗等綠色天然植物。具有天然氧吧和獨特景觀的龜山風景區,作為一處新開發的旅遊、觀光、休閒勝地,正翹首歡迎您的到來!
主要景色:
獨占鰲頭:遊人位在龜首,立在觀崮亭可欣賞到高高聳立的抱犢崮,連綿起伏的群山,波光粼粼的周村水庫,蜿蜒東去的本加河水,碧波蕩漾的百畝荷花池。
老鷹石:位於龜山的東南部。遠古時代,龜蛇二將為爭霸西加河水展開了一場搏鬥,攪得周圍百姓無法生活,紛紛逃離家園。兩隻老鷹路過此地,十分同情百姓的悽慘生活,前去勸阻龜蛇。龜蛇二將看到性情兇猛的老鷹前來勸架,龜將立即調首向西加河爬去,蛇則昂首向東海方向上奔去。
九龍石:古寺廟後側,有栩栩如生的九龍石,並有形象逼真的鳳尾石相伴,意為龍鳳呈祥。傳說,遠古時代,龜山腳下有一海眼,整日噴水不斷,終為一片汪洋,周圍百姓民不聊生。玉皇大帝得知此情後,派龍王前去睹住海眼,於是龍王讓九個兒子前去堵住海眼,九龍歷盡磨難,未能堵住,龍王大怒,要重罰九龍。此時龜山龜王現身,讓九位夫人左手蓮花右手龍劍砍掉自己的尾巴,堵住海眼。九龍與九位夫人為感激龜王的獻身精神,自願在龜山陪伴龜王,於是化作九龍石和鳳尾石,朝夕相伴。
龜山寨:始建於唐代,為唐代名將羅成建造,經過歷代重修擴建,其規模不斷擴大,一度成為龜山大王操練部隊、練拳習武的場所。山下百姓為了逃避戰亂,紛紛投靠龜山,尋求庇護,逐漸形成村落。據傳,山上當時居住百餘戶人家,吃喝在山上,基本過著與世隔絕的生活。石磨、石碾、蓄水池,燭台雖歷經滄桑,卻至今仍在。
觀音堂:碑記魯南地區十年九旱,還有一年雨連連,非旱即淹,當地百姓苦不堪言。觀音普度眾生,讓子母龜旱時吐水,澇時吸水,潤澤這塊古老的土地,調劑著周村水庫容,一刻不敢懈怠,半步不離水庫。當地百姓非常感激,就在龜山頂上築起觀音堂,送香參拜,而觀音每年二月十九日降臨龜山,因此這天登龜山拜觀音絡繹不絕,民俗有“三月三滄浪淵,二月十九爬龜山”。
古寨門:位於龜山山頂南端,與蛇山遙相呼應,中間為古代操練兵馬之地--走馬嶺。寨門分為大小寨門,大寨門朝西南方向,用巨石砌壘,無比險要,為綠林軍運送軍火、糧食的必經之路。小寨門朝向南方,在堅硬石壁上開鑿而成,只容一至二人通行,是專供迎接各山首領等重要客人的通道。
千年一道:古墓位於龜山西南山坡上。據史料記載,清嘉慶年間,滕縣武舉王丹高因報父仇,犯下人命大案,於是帶著母親逃到龜山。他見龜山山勢險峻,植被茂密,氣候宜人,便入道為士。他武藝高強,道行高深,收門徒百餘人。後在西南山坡坐化,屍體化作木乃伊,木乃伊在華東一帶實屬罕見,形成木乃伊的原因一直是地質、生物界專家考證之謎。
相關詞條
-
龜山傳說
《龜山傳說》是棗莊市非物質文化遺產,屬民間文學類。龜山位於市中區孟莊鎮周村境內,距市駐地巧公里,2004年被批准為山東省級地質公園。
遺產介紹 由來 傳說 現狀 -
龜山公園[武漢市龜山公園]
位於嵐山的是一處風景優美的好景點。從山頂的眺望處可以飽覽保津峽四季獨特的壯觀景色。在那個公園裡有刻印著中國最高領導人之一的周恩來總理詩詞的石碑。
地理位置 發展歷史 主要景點 -
雲台山旅遊風景區
雲台山旅遊風景區多義複詞.分布於河南省焦作市修武縣雲台山、四川省廣元市雲台山、江蘇省連雲港市雲台山、貴州施秉縣雲台山、山東省萊蕪市雲台山、廣西自治區凌雲...
雲台山旅遊風景區 1、河南省焦作市修武縣雲台山 雲台山旅遊溫馨提示 -
李寨旅遊風景區
李寨旅遊風景區,位於山西省晉城市澤州縣西南部的李寨鄉,距晉城市區26公里。李寨鄉西與陽城縣交界,東、南、北分別與南村、南嶺、周村、川底四個鄉鎮為鄰。全鄉...
景區景點 主要看點 -
西津湖旅遊風景區
西津湖位於廣西南寧橫縣,是祖國南方最大的內河湖,湖東西長100多千米,南北寬約1400米,水面面積達240平方千米。 西津湖的山,綿延似龍蛇,蒼碧如錦屏...
西津日出 鹿鳴幽港 獨石灣 平塘仙跡 金龜承露 -
市中區[山東省棗莊市]
歷史沿革山東省棗莊市市中區市中區城區棗莊,早在新時器時代就有人類聚居。 唐、宋時期形成村落,元、明以後隨著煤炭工業的發展,逐步形...
歷史沿革 地理環境 自然資源 行政區劃 人口民族 -
棗莊市市中區
歷史沿革市中區城區棗莊,早在新石器時代就有人類聚居。 棗莊市中區 唐、宋時期形成村落,元、明以後隨著煤炭工業的發展,逐步形成集市...
歷史沿革 行政區劃 地理環境 自然資源 人口民族 -
棗莊市中區
歷史沿革市中區城區棗莊,早在新石器時代就有人類聚居。 棗莊市中區 唐、宋時期形成村落,元、明以後隨著煤炭工業的發展,逐步形成集市...
歷史沿革 行政區劃 地理環境 自然資源 人口民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