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源演變
龜,象形字,像龜之形。甲骨文中,龜之頭、腳以及龜殼之紋路具現,宛然如畫。有正面的形象,如(圖1);也有側面的形象,如(圖2)。《說文》古文(圖4)為正面形象,小篆(圖5)以後都是側面形象。“龜”是“龜”的簡化字,但烏龜側視之形乃然依稀可辨。可見此字經過幾千年的演變,筆勢雖有不同,而形象依然存在。“龜”是爬行綱龜科動物的統稱。《說文》:“龜,舊也,外骨內肉者也。”《殷虛書契前編》4.54.7:“丙午卜,其用龜?”(丙午這天貞問,是否用龜占卜?)龜在古代用於占ト,也用作貨幣,因以為占ト和貨幣之稱。古代印紐多作龜形,因以龜為印章的代稱。古代碑座也常作龜形,因亦以稱碑座。龜在中國傳統文化中富有象徵意義大致可分為一褒一貶兩個方面。一者龜的壽命很長,古人視為通神之靈物,常用於ト卦,因此賦予龜以吉祥神聖的意義,如以“龜年鶴壽”形容長壽,以“龜龍”、“龜象”比喻神靈;二者龜受到驚擾或遇到危險時常把頭腳都縮進殼內,因以“縮頭龜”、“龜孫子”等為詈詞,含有貶義色彩。俗體楷書“龜”基本承續《說文》古文(圖4)的寫法,將有錯紋的甲背符號簡化成了“田”,大大簡化了字形。
詳細釋義
拼音 | 詞性 | 釋義 | 英譯 | 例句 | 例詞 |
guī | 名詞 | 爬行動物的一科。 | tortoise | 《禮記·禮運》:麟、鳳、龜、龍,謂之四靈。 《詩·小雅·小旻》:我龜既厭,不我告猶。 宋王安石《祭刁博士繹文》:令龜得日,棺還無咎。 | |
龜甲。古代用作占卜之具,遂為占卜之稱。 | tortoise-shell | ||||
龜甲。古代用作貨幣。 | tortoise-shell | 《廣雅·釋詁》:龜,貨也。 《玉篇·骨部》:龜,貨之寶也。 | |||
印章的代稱,古代印章多為龜形紐,故稱。 | 南朝宋謝靈運《初去郡》詩:牽絲及元興,解龜在景平。 唐李翰《鳳閣王侍郎傳論贊》:公侯保輔之尊,令仆卿尹之貴,紐龜鳴玉,紫蓋朱軒。 | 龜緺 | |||
龜形的碑座。 | 唐王建《題酸棗縣蔡中郎碑》詩:蒼苔滿字土埋龜,風雨銷磨絕妙詞。 元宋無《詠石得天字》:龜埋遺碣下,麟仆古塋前。 | ||||
酒杯。古時以龜目飾尊,後遂借稱酒杯。 | 唐黃滔《送君南浦賦》:及夫樂闋人散,龜飛日昏。 | ||||
指男性生殖器。 | pennis | 《金瓶梅詞話》第六九回:今老爹不上三十一二年紀,正是當年漢子,大身材,一表人物,也曾吃藥養龜。 | |||
指獸類背部隆高處。 | 《左傳·宣公十二年》:麋興於前,射麋麗龜。 《東丹王射鹿圖》:雄狐狡兔皆遁藏,射麋麗龜走且僵。 | ||||
山名。 | 龜山、龜蒙 | ||||
龜袋的省稱。 | 《新唐書·車服志》:天授二年,改佩魚皆為龜。 梅堯臣《侄宰與外甥蔡駰下第東歸》詩:黃金鑄佩印,白玉刻佩龜。 | ||||
星座名。 | 《清會典圖·天文恆星十四》:龜五星。 | 龜星 | |||
詈詞,譏稱其妻有外遇的人。 | 陶宗儀《輟耕錄·廢家子孫詩》:宅眷皆為撐目兔,舍人總作縮頭龜。……夫兔撐目望月而孕,則婦女之不夫而妊也。 | ||||
詈詞,舊時開設妓院的男子。 | 徐珂《清稗類鈔·娼妓·天津之妓》:北幫女閭自稱曰店,其龜、鴇曰掌柜。 | ||||
形容詞 | 高隆。 | projecting | 《陳書·新安王伯固傳》:新安王伯固,字牢之,世祖之第五子也,生而龜胸,目通睛揚白。 | 龜胸 | |
比喻高壽。 | aged | 侯寘《水調歌頭·為鄭子禮提刑壽》:坐享龜齡鶴,穩佩金魚玉帶,常近赭黃袍。 郭璞《遊仙》:借向蜉蝣輩,寧知龜鶴年。 | 龜壽、龜鵠 | ||
jūn | 動詞 | 通“皸”,手足的皮膚凍裂。 | skin chaps | 王炎《喜雨賦》:視衍沃而龜坼,沉高田之未耰。 | 龜裂、龜手 |
qiū | 名詞 | 古國名。 | 唐元稹《連昌宮詞》:逡巡大遍《涼州》徹,色色《龜茲》轟錄續。 | ||
古樂曲名,原為龜茲一帶的地方樂曲。 |
(參考資料: )
古籍釋義
說文解字
【卷十三】【龜部】
龜,舊也。外骨內肉者也。從它,龜頭與它頭同。天地之性,廣肩無雄;龜鼈之類,以它為雄。象足甲尾之形。凡龜之屬皆從龜。
說文解字注
【卷十三】【龜部】
龜,舊也。
此以㬪韻為訓。門聞、戶護之例。龜古音姬,亦音鳩。舊古音曰,亦音忌。舊本鴟舊字,假借為故舊,即久字也。劉向曰:蓍之言耆,龜之言久。龜千歲而靈,蓍百年而神,以其長久、故能辨吉凶。《白虎通》語略同,龜之大者曰鼇,敖與久音相近。
外骨內肉者也。
外骨,《考工·記梓人》文。鄭云:龜屬。
從它,龜頭與它頭同。
此如黽頭與它頭同;魚尾與燕尾同;兔頭與㲋頭同;㲋足、彘足、能足與鹿足同;虎足與人足同;兕頭與禽頭、離頭同;皆其物形相似、故制字同之也。此說從它之意也。
天地之性,廣肩無雄;龜鼈之類,以它為雄。
《列子》曰:純雌其名大。純雄其名稺蜂。張註:大、龜鼈之類也。稺、小也。許註:蠃、亦偁《列子》。按以它為雄、則其子皆它子也,故字從它,此從它之又一說也。
象足甲尾之形。
從它者、象它頭而巳。左象足,右象背甲。曳者象尾,居追切,古音在一部。讀如基,音轉讀如鳩。
凡龜之屬皆從龜。
康熙字典
【亥集下】【龜字部】
古文:
《唐韻》居追切。《集韻》居逵切。《韻會》居為切,並音騩。甲蟲之長。《說文》:龜,外骨內肉者也。《玉篇》:文也,進也。外骨內肉,天性無雄,以虵為雄也。《爾雅·釋魚》:十龜:一神龜,二靈龜,三攝龜,四寶龜,五文龜,六筮龜,七山龜,八澤龜,九水龜,十火龜。
又《爾雅·釋魚》:龜三足,賁。疏:龜之三足者名賁也。
又《廣雅》:龜貝,貨也。《前漢·食貨志》:天用莫如龍,地用莫如馬,人用莫如龜。
又星名。《石氏星經》:天龜六星,在尾南漢中。
又地名。《春秋·桓十二年》:公會宋公於龜。杜註:宋地。
又山各。《詩·魯頌》:奄有龜蒙。《毛傳》:龜,山也。左傳,龜隂之田在山北。山今在山東兗州府泗水縣。
又背梁。《左傳·宣十二年》:射麋麗龜。杜註:麗,著也。龜背之隆高當心者。
又官名。《周禮·春官·龜人》:掌六龜之屬。
又龜目,酒尊也。《禮·明堂位》:周以黃目,蓋以龜目飾尊,今龜目黃。
又《廣韻》居求切,音鳩。龜茲,西域國名。《前漢·西域傳》:龜茲,音鳩慈。
又《集韻》《韻會》袪尤切。《正韻》:驅尤切,並音丘。龜茲,漢縣名。《前漢·地理志》:上郡龜茲屬國都尉治。註:應劭曰:音丘茲。師古曰:龜茲國人來降,處之於此,故名。
【按】龜茲之龜,有鳩、丘二音。
又張衡《西京賦》:摭紫貝,搏耆龜。搤水豹,馽潛牛。
【按】此則龜亦葉尤韻,不獨龜茲有丘、鳩二音也。
又《集韻》《韻會》並俱倫切,音麋。《莊子·逍遙遊》:宋人有善為不龜手之藥者,世世以洴澼絖為事。註:不龜,謂凍不皺瘃也。《釋文》:舉倫反。
又葉於居切《易·損卦》:或益之十朋之龜,弗克違。《王褒·僮約》:結網捕魚,繳鴈彈鳧。登山射鹿,入水擉龜。
(古籍書影參考資料: )
字形書法
字形對比
書寫演示
書法欣賞
(參考資料: )
音韻匯集
字頭 | 小韻 | 聲符 | 反切 | 聲母 | 韻母 | 韻目 | 韻部 | 擬音 | 聲調 | |
上古音系 | 龜 | 鳩 | 龜 | 之 | kʷɯ | |||||
龜 | 龜 | 龜 | 之 | kʷrɯ | ||||||
廣韻 | 龜 | 龜 | 居追 | 見 | 脂合 | 脂 | 平聲 | |||
龜 | 鳩 | 居求 | 見 | 尤 | 尤 | 平聲 | ||||
蒙古字韻 | 龜 | kuɛ̆ | kuɛ̆ | |||||||
中原音韻 | 龜 | 歸 | 見 | 齊微合 | 齊微 | 陰平 | ||||
洪武正韻 | 龜 | 雞 | 堅溪 | 三齊 | 齊 | 平聲 | ||||
龜 | 規 | 居為 | 七灰 | 灰 | 平聲 | |||||
龜 | 鈞 | 規倫 | 八真 | 真 | 平聲 | |||||
龜 | 丘 | 驅尤 | 十九尤 | 尤 | 平聲 | |||||
分韻撮要 | 龜 | 歸 | 古 | 威 | 第二威偉畏 | 陰平 |
(參考資料: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