簡介
在賓館大廳設有一個圖片展板,展板圖文並茂,記載了這棟老房子沉甸甸的歷史。據介紹,當時在修建中東鐵路以後,來自俄國的眾多軍政要人和資產階級紛紛來到哈爾濱,他們認為哈爾濱當時缺乏豪華的休閒、娛樂的場所,當時有了建一座豪華賓館的想法,記者看到房子當年的施工圖紙上寫著,該建築是由俄國人依格納齊烏斯設計,俄國人希爾科夫負責建設。這座房子始建於1901年,屬“新藝術”建築風格。
歷史記錄
當時整個房子建設得非常的奢華,英國人在1889年發明的抽水馬桶在僅隔12年就進入到了這個賓館裡。在大廳的一側,有一個巨大的壁爐,當年壁爐是用來取暖的,如今只是作為一種裝飾。在壁爐的上方的牆體有一個梳妝鏡,鏡子的四周鏡框十分的別致,上面有一個精細雕琢的木飾,在下面的大理石略微粗糙,完全是手工打磨出來的,十分古樸典雅。樓梯是用昂貴的胡桃木製作的,扶手按照人手掌把握東西的尺度所精心打造而成的,手握在上面十分的自如和舒服。在樓梯的上方以前有一個巨大的座鐘,這個座鐘據說是當年英國維多利亞女皇送給慈喜太后的。後來大鐘在文革的時候消失了。
在賓館的第聶伯河的餐廳里,有一個有近百年歷史的大冰櫃,整個冰櫃的箱體完全由胡桃木鑲嵌而成,外面設有六個大小不一的門。每個門的把手都十分的精巧,上面都是手工打磨的鑄鐵構成的,冰櫃的內門板是鍍銅的。輕輕的開啟冰櫃的木門,一股涼氣慢慢襲來,裡面的竹架上放著飲料、啤酒。這個冰櫃在最早的時候是利用鹽和冰塊來製冷,在大和旅館的時候是利用從地下引出的冷氣來製冷。1991年這個冰櫃採用壓縮機進行製冷。在百年前就可以享用到此物,其奢華的程度可見一斑。
這個賓館曾經有很多的歷史名人在此居住過,當年溥儀的弟弟溥傑夫婦曾經在的215房間居住過。房子由一個會客廳一個大臥室和一個保衛休息室所組成,整個室內門窗圓角方額,十分的奢華與氣派,在牆壁的裝飾上,突出曲文凹凸花飾和流水曲線的戰朵裝飾,檐口部位更是與眾不同,富有雕塑性。據說張學良也曾經在此賓館居住過。
歷史變遷
日俄戰爭時,這裡臨時闢為傷兵醫院;1907年為俄羅國軍官的俱樂部,俗稱“戈比旦樂園”,後改為俄國總領事館。1937年又變為接待軍政要員的“大和旅店”。解放後,這裡是接待前蘇聯專家的專家樓。1968年,成為哈爾濱鐵路醫院,後又改為鐵路招待所。1997年10月,為龍門大廈貴賓樓。
1926年中東鐵路管理局進行了第一次大修改造,當時的木質結構改為了大理石結構,以前的雙門也改造成了單門。1936年滿鐵又進行了第二次大修改造,融進了日本建築特色,當時樓前設定了雨搭。1937改為大和旅館。1946年4月,哈爾濱解放,昔日接待王宮貴族達官顯貴的“大和賓館”才歸還人民。為了保護歷史文化資源和適應各界遊客的需要,1996年,哈爾濱鐵路局對這幢建築進行了第三次大修改造。在保持原有建築風格及中、俄、日習俗的基礎上,完善了具有中西特色的全套現代化服務設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