龍華社區[成都市龍泉驛區大面街道轄區]

龍華社區地處成都繞城高速公路與成龍路交匯處,屬成都國家級經濟技術開發區新區,距三環路僅2.6公里,區位優勢明顯,地理位置得天獨厚。

概述

原龍華村轄8個村民小組,幅員面積2825畝,2066人。隨著城鄉一體化的深入推進和形式發展所需,於2005年,龍華村與周邊三村進行整合形成了現在的龍華社區。目前,社區幅員面積為13107.7畝, 轄33個居民小組,共8150人。

歷史沿革

龍華社區由原龍華村、新華村、新民村和高埝村四個村整合而成。

龍華實踐

龍華社區[成都市龍泉驛區大面街道轄區] 龍華社區[成都市龍泉驛區大面街道轄區]

2004年以來,大面街道龍華社區(原龍華村)黨支部按照市委 “城鄉統籌、四位一體”總體戰略,遵循“農民自願、專家指導、全民決策、股份運作、依靠兩委、政府扶持”的原則,引入市場機制,實施“三個集中”,加快“三化”進程,破解“五大難題”,為推進城鄉一體化探索出了一條新路徑。

農民參社入股

農民以宅基地及部分現金、集體以集體土地、資產及現金入股成立全省首家新型農民股份合作社,將土地流轉至合作社集中經營。

推行“三個集中”

置換集中宅基地高標準興建西博苑和農民興業市場;對整理出的多餘宅基地和其他非耕地科學規劃,置換後集中開發二三產業;耕地得到增加,並由合作社統一流轉用於農業產業化集中經營。

產業多元發展

引進四川銀河投資集團建設了占地300餘畝的成都國際汽摩商城,後按照全區產業布局規劃調整要求,將汽摩商城打造成博美銀河家裝市場並於2009年初營業。合作社成立了物管公司、置業公司、綠化公司發展集體經濟。該區域已形成新型工業、物流、教育、旅遊、商住房產等多元化的產業格局。

“龍華實踐”成效

全面實現了“三充分兩鞏固一持續”目標:一是充分安居、充分就業、充分保障。全部股民按照35㎡/人的標準免費入住西博苑;勞動力迅速高質量轉移,就業率達92%以上;“5060”股民購買了社保和醫保。二是股民達到“三個一”,即股民個人人均固定資產10萬元以上;人均村級集體資產10萬元以上;人均收入達1萬元以上。三是股份合作社擁有4萬餘㎡商鋪,集體經濟規模達2.5億元以上,基層政權向心力進一步加強,各方面實現可持續發展。

城鄉一體化試點西博苑

龍華社區[成都市龍泉驛區大面街道轄區] 龍華社區[成都市龍泉驛區大面街道轄區]

西博苑小區位於成都市龍泉驛區大面街道龍華社區,2004年 5月13日,“成都龍華農民股份合作社”正式成立。由原龍華村370畝宅基地整理入股後的成都龍華農民股份合作社,建設占地面積141畝,總建築面積14.6萬平方米(其中住宅建築面積約為13.5萬平方米,商業建築面積為1.1萬平方米),總戶數1102戶(共27幢,91個單元),常住居民890 戶,總人口 2480人,其中勞動力 1516人(包含生態移民 53 戶,總人口 236 人,勞動力 149 人)。共5種戶型,外圍商鋪65家。小區綠化面積達35%以上。

西博小區是成都市城鄉一體化改革的試點工程,它採用空中發展方式,節約了宅基地200餘畝,同時也改善了村民的居住方式、生活方式,是城鄉一體化政策造福於民的鮮活例子。

從2005年9月1日起,股民每人每月免費領取10斤大米、1斤食用油直到現在;土地租金和年終分紅款人均2400元/年。

2004年,社區集體資產不足30萬元,集體收入不足10萬元,居民人均純收入僅4070元。2010年,社區農村經濟總收入26710萬元,居民人均純收入達13020元,實現集體經濟積累達2.5億元。

發展成果

2011年,實現農村經濟總收入32424萬元,農業總收入6092萬元(含兩費),農民人均純收入12224.4元,以發展勞務輸出、花卉、水果、養殖產業為主,實現集體經濟積累1582.68萬元。 龍華社區已初步構建形成現代城市與現代農村和諧相融、現代文明與歷史文化交相輝映的新型城鄉形態。

龍華二期

龍華二期位於經開區十線以南、一線以西,總占地面積202.033畝,建築面積76萬平方米,總有7050套房屋,預計入住居民19000餘人。綠化面積達30%以上,擬安置人員範圍為龍華社區25個居民小組及周邊村社區居民。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