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礎設施
截止2007年底,該村已實現通水、電、路、電視、電話五通,沒有路燈。全村有174戶通自來水,有174戶通電,擁有電視機農戶157戶(分別占農戶總數的100%、100%和90%);安裝固定電話或擁有行動電話的農戶數145戶,其中擁有行動電話農戶數145戶(占總數的%100%)。該村到鄉道路為土路;進村道路為土路路面;村內主幹道均為未硬化的路面 否 ;距離最近的車站30.00 公里,距離集貿市場5.00公里。全村共擁有汽車7輛,拖拉機80輛,機車10輛。到2007年底,全村建有沼氣池農戶28戶;建有小水窖20口;已完成“一池三改”(改廚、改廁、改廄)的農戶6戶。全村有7個自然村已通自來水;有7個自然村已通電;有7個自然村已通路;有7個自然村已通電視;有7個自然村已通電話。該村農戶住房以土木結構住房為主,其中有4戶居住磚木結構住房;有170戶居住於土木結構住房。
農村經濟
該村2007年農村經濟總收入372.8萬元,其中:種植業收入197.58萬元,占總收入的53%;畜牧業收入96.93萬元,占總收入的26%(其中,年內出欄肉豬300頭,肉牛 20頭,肉羊260頭);林業收入18.64萬元,占總收入的5%;第二、三產業收入59.65萬元,占總收入的16%;工資性收入18.64元,占總收入的5%。農民人均純收入1,442元,農民收入以種植、養殖等為主。全村外出務工收入5萬元,其中,常年外出務工人數48人(占勞動力的10%),在省內務工48人。
特色產業
該村的主要產業為種植業、養殖業,主要銷售往本縣內。2007年主產業全村銷售總收入294.5萬元,占農村經濟總收入79%。該村目前正在發展藥材、白芸豆 特色產業,計畫大力發展藥材、白芸豆產業。
人文地理
龍興村委會,納西語為"羅賀",意為深菁中,後演變為漢名龍興。1954年屬龍連鄉,1958年為龍興管理區,1961年為大隊,1963年為公社,1966年為大隊,1984年為小鄉,1988年為龍興行政村,2001年為龍興村委會。
新農村建設
龍興村地處金安鄉中部,是一個典型的立體型氣候,全村平均海拔2600米,村委會距鄉政府駐地5公里,全村轄區16.2公里,現有耕地1647.43畝,以稅費改革統計數據為準,全部耕地均為旱地,全村有六個村民小組,現有總人口728人,173戶,多民族匯居,主體為納西族,人口居住分散,居住環境差。全村主要糧食作物以小麥,玉米為主,洋芋雜糧為輔,只有少數農戶種有一定的經濟作物,(烤菸、水果、藥材等),全村基礎設施十分落後,至今還有兩個村民小組未通公路,全村人民民眾都未解決飲水困難,極大的阻礙了與外界的交流和溝通,由於環境的限制和基礎建設的落後及水源稀少,該村絕大部份農戶尚未解決溫飽問題,每年絕大多數村民需靠政府民政救濟才能維持生活,致使農民文化素質低,生活生產水平落後,扶貧工作相當艱巨。
一、 項目完成和資金使用情況
1、一組水利建設, 新建60m3積水池1個,24m3小水池2個,20m3 水池1個,3m3 水池16個。引水管道引水主線塑管50mm3119米,口徑25mm長度4560米,口徑20mm長度5613米,水管接頭70千克。水泥22噸,投入扶貧資金53842.1元.
2、新建二組3m3水池16個,塑管口徑25mm長7500米,20mm長3460米,口徑55mm接口35千克,水泥5.5噸,合計投入資金24849元。
3、新建三組30m3積水池2個,塑管口徑25mm長1400米,20mm長度1372米,水泥5噸,投入扶貧資金9331元。
4、新建四組3m3積水池19個,塑管口徑50mm長2268米,口徑25mm長200米,口徑20mm長1890米,水泥12噸,投入扶貧資金24318.3元。
5、新建五組塑管網,口徑25mm長2400米,口徑20mm長3636米,新建10個飲水池3m3,水泥5噸,合計投入資金13727.8元。
6、新建六組3m3飲水池5個,飲水網塑管口徑20mm長 3212米,水泥2.5噸,合計投入資金7415.8元。
以上水利建設解決了全村173戶720人的人畜飲水問題,農田灌溉面積達到85%。水利建設總投入資金133484元,其中:水泥52噸,引水塑管15.926噸。
(二)道路建設
1、新建村委會至四村公路工程,總計投入資金42000元,其中扶貧資金投入30000元。
2、新建六村公路工程,全長2500米,工程投資35000元。
3、五組維修公路工程:長度2.5公里,工程投資20000元。
4、一組公路建設,路長1500米,投入扶貧資金25000元。
5、一組、四組、六組公路的新開挖路面,炸藥款、涵管等投入資金5701.5元。
龍興村公路建設總計投入資金115701.5元,解決了幾個實施村社的交通不便的問題。
村務公開
該村到2014年底,該村已簽定農業承包契約179份,農村土地承包面積1643.00畝,其中土地流轉面積0.00畝。是建立了農村公益事業建設“一事一議”制度,其中,一事一議籌資額 0.00 元(人均 元),一事一議籌勞0個(勞均0個)。年末集體總收入0.00萬元,有固定資產0.00萬元,年末集體有收益0.00萬元,農村財務管理實行自行管理,定期開展村務公開,是成立了民主理財小組,主要以貼上公告、黑板報、會議等方式公開。
人口衛生
該村現有農戶179戶,共鄉村人口725人,其中男性400人,女性325人。其中農業人口408人,勞動力415人。
到2014年底,全村參加農村社會養老保險484;參加農村合作醫療695人, 村民的醫療主要依靠村衛生所, 距離村委會衛生所2.00公里,距離鎮衛生院5.00公里。 人畜混居的農戶80戶。
發展重點
該村目前存在的主要困難和問題是:存在主要問題和困難:資金不足,銷售渠道不廣,農田灌溉條件不足。
該村今後的發展思路和重點是:發展思路及發展產業:發展核桃、中藥材、水果套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