陵園設計
門樓為三開門,門額“龍泉縣革命烈士陵園”為粟裕將軍題書。陳列館上層陳列著100 位革命烈士生平事跡、照片遺物和革命歷史文物等。墓地安放有400位革命烈士遺骨。陵園內墓、碑、亭、石階、欄柱、幽徑、花壇等,布局井然,錯落有致,融陵園與花園為一體。
陵園歷史
1935年中共龍泉地方黨組織成立到1949年5月13日龍泉獲得解放,湧現了許許多多的革命烈士。烈士陵園內有中共浙西南特委書記許信琨、張麒麟等烈士墓。山頂是季步高烈士紀念亭,還有粟裕同志部分骨灰敬撒處和李逸民同志的墓碑。 1981年7月,被縣人民政府公布為重點文物保護單位。現在,龍泉還保留著住溪蘇維埃政府成立大會遺址———廖家祠堂等遺蹟。 龍泉也是一個很有紀念意義的革命故地。住龍、寶溪一帶有著悠久的革命歷史。住龍鎮位於龍泉西北浙閩邊陲,土地革命戰爭時期,住溪村是中共龍浦縣委駐地,碧龍村是中共龍遂縣委駐地。1985年經省、地批准,住龍為土地革命戰爭時期革命老區鄉鎮。
1935年3月25日,紅軍挺進師500多人在粟裕、劉英率領下,由浦城進入龍泉寶溪溪頭村,殲滅了浙保一個基幹中隊,打響了進入浙江的第一槍,建立了浙西南遊擊根據地。5月中旬,挺進師二縱隊行動委員會在寶溪內高塘宣布成立中共龍浦縣委,這是紅軍挺進師創建的第一個縣級黨組織。
1939年4月11日至13日,中共處屬特委首次黨代會在住龍鄉水塔村葉嶺頭召開,這是建國前處屬特委召開的第一次也是唯一一次黨代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