學校綜述
在一個世紀期間,它經歷了繁複的沿革過程:同風書院——邊防師範學堂——邊防實業學堂——廣西第二中等農業學堂——鎮南道立中學——廣西省立第七中學——廣西省立龍州初級中學——廣西省立龍州中學——龍州縣龍州高級中學——龍州縣龍州中學。解放前,它是廣西西南邊陲最高學府。
校址一直在城東里許白沙街尾,校內有參天的古榕樹,有仙岩、可思亭、省親橋諸景、幽雅異常。1950年8月,與國立第二僑民中學合併,仍取名“龍州中學”,校址遷至利民街。新校址占地面積約200畝,空曠開闊,右傍風景秀麗的中山公園,前依碧綠的麗江之水,確是讀書的好地方。
一百年來,它植德樹人,撫育數以萬計的莘莘學子,為提高整箇中華民族文化素質,造就革命和建設人才,作出了重大的貢獻。它的功績象巍魏的大青山,不可磨滅;它那優良的學風和革命傳統。像麗江水一樣,川流不息!
學校史略
集資興學
1893年(清光緒19年6月,思順道兼南關監督蔡希分,邊防督辦蘇元春及文武僚屬集資創建同風書院。所建院宇計有正門一座,書樓一座,還有齋房、伙房、師生宿舍等大小房屋共六十八間,規規模頗為宏大壯觀,是清末秀才研讀的場所。學堂沿襲科舉制。1906年(清光緒32年),廢科舉,校名改為“邊防初級師範學堂”。翌年,改為“邊防實業學堂”,盤其祈先生奉命掌校務。1909年(宣統元年)又改為“廣西第二中等農業學堂”,為振興廣西農桑培養人才。
1912年(民國元年).遵照教育部頒布《普通教育暫行辦法》,把“學堂”改為“學校”,學校命名為“鎮南道立中學”,校長是留日的閉鈺書先生。當時規模兩個班.學生九十多人,教師八人。
1920年(民國9年)7月,學校收歸省辦,更名為“廣西省立第七中學”,省派歐文雄任校長,所聘教師多屬邊防碩學之士。當時邊防督辦譚潔明捐助巨款,購買大批圖書,連同同風書院所遺下的圖書均陳列圖書庫內,供師生閱覽。
1934年八月,與省立第六中學(崇善縣)合併,改名為“廣西省立龍州初級中學”,校長朱安中,學校遷往崇善。學校的圖書、儀器更見充實,理化實驗可分組進行。翌年春,又遷回龍州。
作育英才
當時學校管理嚴格,特別是1935年日本發動了新的侵略戰爭,製造了華北事變以後,為了適應新的形勢,學校開始實行軍事訓練,設立軍訓處,處設主任一人兼大隊長,中隊長兩人,中隊副四人,學校實行嚴格的軍事管理,開創了嚴謹、活潑、勤學、有禮貌的優良學風,學校孕育了一批先軀,培植了優良的革命傳統。
早期,1906年間,孫中山派同盟會員到校教學,他們宣傳民主思想。尋求救國,救民的真理,還積極發展同盟會員,為辛亥革命做好思想上、組織上的準備。特別是“俄國十月革命”的勝利,中國共產黨成立後,學校不少師生在馬克思主義的影響下,在革命風暴中覺醒起來,積搬投身至反帝反封、反官僚資本主義的革命鬥爭中。大家所熟悉的出生於龍州下凍鄉的革命烈士高孤雁,1916年他考進鎮南道立中學以後,接受了進步的教育,萌生了改造舊世界的民主革命思想。他組織同學看進
步書刊激勵了一群血氣方剛的青年走上革命的道路。他從學校回到自己家鄉後,上街串村宣傳革命思想,組織革命青年參加讀書會,領導本鄉青年與當地土豪劣紳作鬥爭。1924年他到廣州苦苦求索,終於找到了黨,而且成為一名光榮的共產黨員。1927年蔣介石背叛了革命,高孤雁在南寧被捕,9月11日他和十二位難友英勇就義。
在高孤雁的革命思想感召下,當時就有十三位同學參加了黃埔軍校南寧分校學習。他們畢業後都直參加土地革命鬥爭,並且成為革命的骨幹,例如龍州鎮北門街的何子礽和逐卜鄉的黃奇彥,畢業後即到右江參加紅七軍百色起義。何子礽當上紅七軍五十五團團長,於1930年12月在湖南戰鬥中犧牲。黃奇彥當上了紅七軍十九師參謀長,於1932年4月在湖北的黃崗戰鬥中英勇犧牲。在紅軍時期,為革命獻身的校友還有黃元浩、甘湛澤、蘇松甲等,參加紅八軍龍州起義的校友也不少。烈士們壯志雖未酬,但他們在南疆播下了無數的革命種子,並且用自己的鮮血澆灌使之茁壯成長。他們為母校譜寫了千古不泯的光輝篇章。
狼煙滾滾
八年的日本侵華戰爭,造成了整箇中華民族空前深重的災難。龍州經歷了四次疏散,三次滄陷,學校受到空前的浩劫,教學秩序遭到徹底的破壞。環境儘管如此艱苦險惡,但弦歌仍不絕;戰爭孕育了學子的愛國主義思想,振奮了同仇敵愾的民族精神!
弦歌不絕
1937年7月,抗日戰爭爆發,抗日救亡運動席捲全國。龍州雖然地處西南大後方,但抗日的浪潮衝激著這邊陲古城。當時無論白天黑夜,敵機經常進行空襲騷擾,但師生仍堅持上課。一旦警報發出,便手拿書本跑到防空洞躲避。後來由於敵機空襲頻繁,乾脆就把課堂搬到防空洞口——仙岩、大榕樹蔭下上課,晚上人人點起豆大的銅油燈堅持學習。
當時,抗日救亡的歌曲在校園迴蕩不已,老師同學們“讀書不忘救國”,組織了抗日宣傳隊,經常到街上,到農村,到民眾中去教抗日歌曲,宣傳抗日道理,宣傳“愛國公約”,鼓動民眾獻金慰問前方壯士,激發民族自豪感。
1938年1月。日寇大舉南進,形勢十分危急。廣西桂系當局在我黨抗日民族統一戰線的影響下和廣西地下黨組織的推動下,決定在全省組織以青年學生為主體的抗日救亡團體——學生軍。當時學校在地下黨員教師路璋的宣傳、鼓動下。就有同學潘大瑄,(潘古)、虞克韓等130多人參加了學生軍。這批同學在抗日烽火中經受了鍛鍊,其中不少人後來直接參加了中國共產黨領導的游擊戰爭。
1939年11月,日寇攻陷龍州,學校當局以“堅壁清野”為名,將學校圖書儀器全部燒毀。當時校長郭思愚逃到雷平縣(今屬大新縣)、靖西縣避難,衛時月余,敵人退兵,於是年12月返回龍州,學校繼續上課。
1940年4月間,郭思愚在學生抗議下去職,由廣西督學辦事處主任唐崇祜兼代校長,6月間.唐崇祜去職,由督學杭玉華兼代校長。時值龍州第三次疏散(第二次淪陷),學校遷至雷平縣下雷鄉。是年9月,奉令與廣西省立龍州師範合併,校長甘洪澤再將該校遷往雷平縣石龍鄉複課。直到1941年1月,令恢復省立龍州初級中學,派省督學麥有權來龍州主持籌備復校事宜。未及兩個月完成復校任務,省府派湯松年任校長。8月湯因病辭職,改派曾恆俊接任。1943年9月曾不受學生歡迎離職,省派龔家偉接任校長。1944年7月,學校爆發“倒龔學潮”.龔被免職,王贊光任校長,同年8月省府為發展邊防教育。培養青年升學起見,將龍州初級中學改為省立龍州中學,招收高中一個班(第一班),國中一個班(第四十七班),此我校成為完全中學。
王贊光治校極嚴,強化軍事管理。要求男生一律剃光頭,扎綁腿,學生一律內膳,天天進行一小時的軍事訓練,培養學生緊張、活潑、樸素的作風,以適應戰爭的需要。
1944年10月,龍州第四次疏散(第三次淪陷),學校第三次遷往雷平縣安平鄉上課。1945春季在安平招收高中一個班(第二班)、國中一個班(第四十八班)。當時師生教學、生活極艱苦。分散到民房、廟堂住宿,教室是茅草房,台凳是民眾的木板、園竹搭成。儘管生活艱苦,但教師勤教嚴管,學生奮發苦讀,每天早上至晚十時,琅琅的讀書聲,抗日救國的歌聲迴蕩整個山村。
1945年4.月.王氏調任寧明縣長·由王振國繼任校長。7月日冠潰退,國土重光,9月奉命復校,重返舊址。學校建築物及所有校具,均遭毀壞,斷壁殘垣,滿目瘡演,慘不忍睹。學校因陋就簡,搭起草舍竹棚,權作員生住宿教學之用·生活十分困苦!是年秋招收高中第三班,國中第四十九班新生各一班。1945年10月.日本投降,經歷八年抗戰離亂的苦難生活總算結束了。
戰雲陰霾
1946年春,招收高中第四班,國中第五十班新生各一班,是年王振國校長辭去職務,省派李偉昌接任,招收高中第五班,國中第五十一班新生各一班。同年8月李氏調省供職。省調黃兆諝撐校.
抗日戰爭勝利後,百廢待舉,人民希望生息休養,過個安穩的日子;青年學生需要安定的政治環境和學習環境。但是蔣介石反動政府違反人民的意志。積極策劃反共、反人民的內戰,頓時戰雲籠罩神州,激起全國人民的義憤。一場要和平反內戰;要民主反獨裁,要飯吃反飢餓的學生民主運動在全國範圍內掀起,這股浪潮也衝擊著龍州這座山城,龍州中學校園再不能平靜了。抨擊國民黨反動政府的歌曲如“古怪歌”、“茶館小調”……在校園內外流行起來,學生還通過演劇、牆報、演講等形式,來表達自己反內戰、反獨裁、反飢餓的意志,儘管當地政府和學校當局的壓制,恐嚇,也阻止不了學生的正義行動!
星火熠熠
1946年,中共地下黨組織派潘大琪到學校通過“讀書會”對學生進行馬列主義的教育,當時“讀書會”只有張志華(張洋)、莫顯金、蒙家麟、農秀、譚民權(譚銳)等五人,他們把馬列主義、革命思想在校內秘密傳播,使學校的李生民主運動不斷向前發展。這五位同學帶動部份進步學生先後到游擊區參加游擊戰爭。他們中有的在戰鬥中光榮犧牲了,如虞克韓(龍州縣副縣長)、農秀、湯維修,有的在白色恐怖下被反動派殺害,’如嚴毓衍、韋志(老師)潘元龍、謝漢放(七中時期學生)等。他們用自已的鮮血又為母校譜寫光輝篇章!
黃兆諝在任期,廣西省政府撥了六千一匕百多萬元(包括聯合國的救濟款在內)來修建學校辦公室、教室、師生宿舍、添置課桌、床架.併購置一批圖書儀器。還發動全校師生員工捐獻圖書共六、七百冊。
1947年春季省令停止招收國中班,僅招高中第六班一個班,秋季復招國中第五十二班、高中第七班新生各一班。
1947年7月,由於學校當局對學生實行獨裁專制,並且大量貪污建築款及學生的救濟物資,挪用公款做生意,在國內學生民主運動高潮的影響下,終於爆發了校史上規模最大的“學潮”。同年9月黃兆諝被免去校長職,省摺升原教導主任童思蘊為校長,並從南寧調來軍訓教宮,企圖強化管理學生。學校當局井除、記過一批“學潮”骨千學生,當地政府還逮捕了兩名學生,激起了學生及社會人士的不滿,一場新的“學潮”在蘊釀之中。1948年尾,童思瘟去職,1949年2月省派吳健舟接任校長,他是建國前最後一位校長。
1949年12月,龍州中學投入了人民的懷抱,獲取了新生。
從1893年至1949年的五十六年中,學校經歷了兩個朝代—清朝、民國。長期禁錮在封建、半封建二半殖民地的教育體制的侄桔中,但是它卻為落後的桂西南十多個縣培養了六千多名學生。這些人中如軍事家高孤雁.已故的全國人大常委會副委員長甘苦等就是他們中的代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