龍巖交通志1988-2006
內容介紹
《龍巖交通志1988-2006》內容簡介:1988年,閩西交通以公路交通為主,輔以鐵路交通。公路通過國家糧棉布以工代賑修建,逐步提高了農村公路的通達水平,主要幹線公路鋪設油路路面,路面等級有所提高。鐵路仍持1972年前的水平。隨著改革開放經濟的發展,交通滯後現象越來越明顯。公路等級偏低,公路國、省道以三、四級路為主,二級路僅14.5 公里,有的地段為等外路,縣、鄉公路更為突出。高聳的大山、崎嶇的公路嚴重製約了閩西經濟的發展。1992年,鄧小平視察南方重要講話發表,黨的“十四大”召開,為交通發展帶來新的機遇。龍巖地委、行署舉辦“加快閩西經濟發展步伐研討班”,積極尋找經濟發展與沿海地區的差距,解放思想,理思路,出實招,把交通基礎建設作為經濟建設的重中之重。“要致富,先修路”、“小路小富,大路大富”、“要快富,修高速路”的理念深入人心。交通建設樹立“不進則退,中進則慢”和“超常規跳躍式發展”的理念。從創新建設體制人手,抓住機遇加快發展,改革國、省道由省“統一管理、統一籌資、統一建設、統一養護”為“統一規劃,定額補助,逐級分段,承包建設”的新的建設體制,及“統一收費,比例分成,分段養護”新的管理體制。在公路“先行工程”建設中制定了“統一規劃,分期建設,民辦公助,民工建勤,逐級分段,縣鄉承包”的建設體制和9項公路建設集資政策,舉全區之力投入交通建設,為公路交通發展創造條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