龍宿社區

龍宿社區

龍宿社區位於山東省濰坊市諸城市,轄龍宿村、齊家莊子村、小東嶺、閘河崖村、喬家莊子共5個村莊,社區主要發展草莓、蔬菜、林果、大姜等產業,基本實現了種植業的區域化布局和專業化、規模化生產。

基本概況

龍宿社區位於山東省濰坊市諸城市,轄龍宿村、齊家莊子村、小東嶺、閘河崖村、喬家莊子共5個村莊,總

戶數902戶,常住人口3277人,現有黨員162名,社區黨委成員5名。社區以開展“清潔社區、衛生社區”創建活動為契機,推進創新活動向更深層次拓展和延伸。社區是鎮的示範點,以創建文明社區和文明中心村為起點,帶動周邊村都積極開展文明創建活動改善發展環境建設整潔優美的新家園。社區始終把抓好基層黨建工作擺在頭等重要位置,把抓好黨建作為事關社區發展方向、發展速度、發展質量的大事來認識,全面推進了經濟建設、政治建設、文化建設和社會建設,實現了經濟快速發展、社會和諧穩定的良好局面。社區發揮自身產業優勢,逐年擴大綠色無公害型農產品種植面積,積極推進農業標準化體系建設,廣拓市場渠道,使綠色生態農業逐漸成為農民增收的新的增長點,加快了建設生態優良、產品安全的綠色生態農業強鎮的步伐。

農業發展

社區狠抓生態農業規模拓展,建設綠色農產品基地。社區根據各自的工作重點,進村入戶,幫助村民搞好土地流

轉,提供各項服務,組織引導民眾不斷擴大生產規模,目前,社區主要發展草莓、蔬菜、林果、大姜等產業,基本實現了種植業的區域化布局和專業化、規模化生產。在抓好無公害農產品基地建設的同時,積極開展無公害農產品產地認定工作,使產品有了綠色“通行證”,增強了市場競爭力。社區打造優質農產品品牌。嚴格按照農業國家標準和行業標準,先後制訂了農產品地方技術標準。在龍宿村建立標準化生產示範點、科技示範園,指導農民發展標準化生產。定期邀請市農業局、科技局等單位的農技人員深入農村對農民進行綠色農業生產技術培訓,推廣農田地力培育技術、病蟲雜草無害化防治等綠色農業生產技術,指導農民按照綠色產品標準組織生產。並加強農產品質量安全監督和檢測,嚴格控制農產品源頭和環節污染。同時,積極推行農產品質量認證制度,做好綠色名牌產品的認證工作,2005年,向國家工商總局申請註冊了“龍宿”牌蔬菜,使產品有了進入市場的“身份證”,提高了產品的檔次和知名度。

黨建工作

以加強基層組織建設為重點,提升黨的凝聚力。首先通過集訓和以會代訓的方式對黨員幹部進行了首輪培訓;其

次組織、計生、綜治等各部門又先後以以會代訓的方式對各村的副職進行了業務知識和政治思想素質上的輪訓。通過培訓,使黨員幹部業務素質和思想素質得到了大大提高。通過加強陣地建設、開展民主評議、推行社區規範運行等一系列的整治幫扶措施,先後培育了一大批先進典型,使黨建工作學有榜樣,趕有目標,有力推進社區黨建工作整體水平。不僅如此,社區為了激勵基層幹部,體現黨委政府的關懷,在繼續加強對符合卸職主職幹部待遇申報工作的同時,也進一步加強了對那些不符合條件,但生活又確有困難的黨員幹部,實行了以上幹部定期包保幫扶解困制度,進行“一對一”結對幫扶,幫助他們早日解困。為解決當前農村黨員隊伍中存在年齡老化、文化偏低現狀,本著“素質優良,結構合理,規模適度,作用突出”的原則,突出“政治優,年紀輕,文化高,致富強”的重點,把農村致富能手、工作骨幹培養發展為黨員,使社區黨員隊伍的數量、質量都得到一定提高,結構有了一定改善。而且他們作為當地經濟發展能手,對當地帶動作用和經濟發展的推動作用。

社區建設

深入開展“文明社區”創建活動。以開展“清潔社區、衛生社區”創建活動為契機,推進創新活動向更深層次拓

展和延伸。社區是我鎮的示範點,以創建文明社區和文明中心村為起點,帶動周邊村都積極開展文明創建活動改善發展環境建設整潔優美的新家園。建立健全科學的考核獎懲制度,是社區效能的最顯著體現。力爭以績效考評帶動社區效能的全面加強。社區緊密結合實際,以目標管理考核為抓手,科學合理的制定分解目標任務,實行任期考核,激發乾部創新創優。為了做到責、權、利相統一,黨委政府加大幹部工作獎懲力度,做到獎罰分明,獎優罰差,重獎重懲,強化經濟激勵。以目標管理考核為切入點,建立和完善了鎮、幹部目標任務考核辦法,細化目標任務,強化精細管理。社區在鎮黨委、黨政府的正確領導下,經濟社會發展取得了可喜成績,展現了“建一流班子、帶一流隊伍、創一流業績”的新形象。社區在以後的工作中要全面落實科學發展觀,圍繞中心,突出發展,創新機制,以加強黨的執政能力建設為重點,全面推進思想、組織、作風和制度建設,認真抓好薄弱環節的整改提高,建設文明社區,為創建和諧社會提供有力支持。

相關詞條

相關搜尋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