龍圖村

龍圖村地勢西北高,東南低,居全鎮海撥最低處(250米)。位於江西省贛州市尋烏縣晨光鎮鎮東部,距鎮政府19公里,處高山下河谷小平地上。

基本信息

1、江西省贛州市尋烏縣晨光鎮龍圖村

龍圖村位於江西省贛州市尋烏縣晨光鎮鎮東部,距鎮政府19公里,處高山下河谷小平地上。地勢西北高,東南低,居全鎮海撥最低處 (250米)。東南同留四鎮的飛龍、余田村交界,西與菖蒲鄉水塘村相接,北連本鎮金星村。
該村現有8個村民小組,總戶數273戶,人口1180人,該村區域面積14平方公里,耕地面積996畝,主種臍橙、蜜桔、水稻。

2、貴州省黔東南自治州從江縣貫洞鎮龍圖村

簡介

龍圖位於從江縣貫洞鎮北面,座落在黎從公路線上,宰門、臘全、臘水三村的總稱。2005年共676戶,2897人(其中:臘全227戶、1160人,臘水136戶、571人,宰門263戶、1166人)。

侗戲之鄉

龍圖是縣境內六洞地區的侗寨之一,是侗戲之鄉。侗戲自侗戲祖師吳文彩(約1978—1845)將漢族說唱《硃砂記》和小說《二度梅》移植改編為侗戲《李旦鳳姣》、《梅良玉》後,從江貫洞侗戲師張宏乾(1779—1839)根據侗族敘事詩《金罕》改編成第一部侗族題材的侗戲《全漢列美》,並將侗族敘事歌音調用於侗戲的開場和結尾,從此侗戲唱腔有了大歌腔。百多年來侗戲在南侗地區久演不衰,同時造就了一大批侗戲師及其傳人。龍圖侗戲戲師梁普安和梁維安是他們的佼佼者。梁普安(1992— )是中國戲劇家協會會員,中國戲曲文學學會會員,貴州劇戲家協會理事,出生於歌師世家,11歲學唱侗歌,18歲學演侗戲,25歲獨自學薄傳戲,自50年代以來,他創作改編侗戲劇本《顧老淵》、《六洞起義》、《薩歲》、《四艾傳歌》、《郎夜》等十餘出,還進行了大量的音樂設計和傳譜,將六洞的情歌、山歌、勞動歌、禮俗歌歌曲用於侗戲,大大豐富了侗戲唱腔。梁維安亦是中國少數民族戲劇學會會員,原縣文化館館長,創作的主要劇本有《三媳爭奶》、《送禮》、《古榕春色》、《古榕人家》、《官女婿》等,其中侗歌劇《官女婿》榮獲全國第三屆少數民族題材戲劇創作金獎。

風土人情

龍圖除了侗戲演出之外,還有鬥牛、鬥雞、蘆笙賽等競技活動以及祭薩、吃相思 抬官人、踩歌堂、行歌坐月等豐富多彩的民間民俗娛樂活動。龍圖傳統建築和其他南侗地區相似,同樣是“乾欄”式吊腳樓和為侗戲提供表演場所的戲樓、井亭等建築。據光緒《黎平府志》記載,光緒庚寅年(1890)龍圖重修永定橋,有亭,現已無存。現遺存歷史較長的建築有縣級文物保護單位宰門鼓樓和1933重建的宰門花橋及安定門等古建築及遺址。這裡是秦娘美故事的發生地,至今與故事相關的石牛井、娘美亭依然完好。村寨四周樹林、石林重雜,可謂是林下生崖、崖上長林,被稱為“林上林”景觀。大小溶洞眾多。石峰、石柱、石筍、石芽形態各異,貌人似物,鬼斧神工。許多已被當地侗民以形態命名,如“獅子觀長江”、“雄雞報曉”、“母雞搶蛋”、“吳勉石門”、“勉王遺容崖”、“珠郎盼妻石”等等。不管貌人似物,且都為民間傳承著各色美麗動人的故事。鱗次櫛比的吊腳木樓、橫跨流水的風雨橋、高聳入雲的鼓樓壯觀,構成侗寨原生態的風景線。

椪柑種植

椪柑是龍圖的經濟支柱,在龍圖山之顛河之畔,處處金果燦燦,椪柑面積達1980畝,戶均3畝,年產鮮果400萬斤,年收入300萬元左右。
龍圖人種植椪柑,種出了省級文明村寨,種出了富裕文明的新生活。2000年從江縣第二屆椪柑節成功在這裡舉辦,貴州省委常委、常務副省長王正福親筆在寨頭公路牌枋上寫下了“椪柑第一村”五顆醒目大字。

相關詞條

相關搜尋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