齊河八景
齊河八景的記載,首見於清康熙年間編修的《齊河縣誌》。由於當時的齊河八景的多數景觀在縣城周圍,所以名之為“齊城八景”。這八景是:泰山南峙、長嶺東環、濟水左繞、文廟古槐、官堤蔭柳、漁舟唱晚、寒沙棲雁、隱城蜃氣。當時,八景是在代州任知州的齊河人朱銳寫的八首吟誦故鄉的七言律詩中首次出現,當然是作為詩的題目出現的。七首七言詩,只有第八景“隱城蜃氣”有一小注,其它景觀並無解釋。限於篇幅,其詩恕不錄。 到了民國二十二年(1931年)編纂的《齊河縣誌》上,齊河八景在卷四“形勝志”中首次以“八景”的名目出現(在此後的“藝文志”的詩中仍為“齊城八景”),並且有了具體的文字的解釋:
泰山南峙
邑之南,岱宗峙焉。群峰飄渺,高插天際。每當風日晴朗,憑高遠睇,浮青點黛,姽嫿可分。至若雨腳初排,雲峰乍吐,煙嵐萬狀,瞬息改觀。洵元化之丹青,作東南之屏障雲。
長嶺東環
縣郭東南,長嶺迤邐,盤紆岪郁,亘若長虹。下濕高原,溝塍刻鏤。每於春秋佳日,勸課耕耘,雨笠煙蓑,宛然圖畫。
濟水左繞
濟水北行古道,環繞縣東界,千頃淪漣,渟泓澄澈,穹隆雲橈,宛潬膠盭。胡修齡至印渚,嘆曰:非惟使人情開滌,亦覺日月晴朗,臨流觴詠,當不減濠濮間也。
文廟古槐
文廟中古槐數株,數千年物也。虬盤蛇伏鱗甲之,而數木樹人,計至深遠。而明堂辟雍之盛,經書會市之隆,何多讓焉!
官堤陰柳
齊城為南北沖衢,長堤遍栽官柳。春夏之交濃蔭蔥菁,停驂小憩,頓減炎威。至若舞風漾月,帶雨縈煙,當不減岸灞風情、輞川勝概。
漁舟唱晚
城東大清河漁人集焉。涼雨初過,夕陽在樹,扁舟數葉,設提綱扣舷,鳴榔歌聲四起,水調銀漢之曲與潺湲互答。斯時投鉤竿,拏漁艇,徜徉中流,恍若五湖三泖間矣。
寒沙棲雁
沙渚周環,河流互映。朔風初勁,旅雁南來。啄露眠沙,翔集淺渚。嘹嚦之聲,與嚴城畫角相和;天路雲霞,於以占羽儀之吉。
隱城蜃氣
城北三十里,地名柳行(杭)店。每於日初時,憑高西望,城市人民宛然畢具。層巒遠樹,隱現微茫。殆蜃氣所幻,凌晨即沒。蓬壺閬苑之勝,尤足令人目想雲。
現今位置
以上八景釋文,雖以文言寫成,但景點位置明晰,通過字裡行間,仍可窺其大意。特別是多有比喻,文辭華麗,具有古文言辭章之美。第一景名為“泰山南峙”,大意是說,泰山雄踞於齊河縣的南邊(應是偏東南),從齊河可以眺望。只見泰山群峰飄渺,矗立在天邊。特別是在天氣晴朗的的時候,站在高處遠望,更是一番雄偉壯麗的景象;第二景名為“長嶺東環”。是說齊河縣的東面,大清河(古濟水)左岸,有一條長長的土嶺,如巨龍迤邐綿延,望之如圖畫一般。這條長嶺,後來有專家通過清華簡(戰國簡)初步考證,很可能就是第一條齊長城的遺蹟(見《齊河歷史文化概覽》)。第三景為“濟水左繞”,是說古濟水繞著齊河縣東面流淌,是齊河縣的東部邊界,其風光之美,可以和古時著名的的濠水、濮水一比。第四景為“文廟古槐”,是說齊河城內的文廟中有數株古槐,是千年以上的古木,其狀如虬龍一般,望之使人油然想起樹木樹人的道理。第五景為“官堤蔭柳”,是指當時在城南至城東大清河(古濟水)邊的大堤上(因官方出資修建的河堤,所以叫“官堤”),綠柳成蔭,自成一景,甚至可以與皇城長安的灞河柳岸、輞川勝景相媲美。第六景為“漁舟唱晚”,也是指城東的大清河風景。當時大清河還是一泓清波,水面寬闊而平靜,打魚的小船在清波上緩緩輕盪,每至傍晚,漁歌互答,船影綽綽,猶如使人恍惚間置身南方的湖泊之濱。第七景為“寒沙棲雁”,亦是指城東面大清河景觀,特指大清河岸邊有許多小沙洲,每逢深秋,南飛的大雁常在沙洲上棲息露眠,成為齊城的又一風景。第八景為“隱城蜃氣”,此景並不在齊河城周邊,而在距縣城之北三十里之外的一個村莊。此村名為柳行店(今名柳杭店),當時每逢清早的時辰,站立村旁面西望去,曾看見掠地雲霧之中出現過城市街市的奇幻景象,即 我 們 所 說 的“海市蜃樓”。大海上和沙漠中常有海市蜃樓的奇景出現,在平原上出現海市蜃樓的景象,筆者僅見於齊河方誌。
隨著歷史的演進和地理氣候變化,特別是清鹹豐五年(公元1855年)滔滔黃河改道侵占了一脈 清 流 的 大 清河,齊河八景多數景觀已經被黃水黃沙所覆蓋,即“濟水東繞”、“官堤蔭柳”、“長嶺東環”、“漁舟唱晚”、“寒沙棲雁”五大景觀已不見蹤影。而“文廟古槐”一景,也在1973年縣城搬遷時被毀。遠離齊河老城的奇特景觀“隱城蜃氣”,則由於氣候的變化,也不復再現。惟有“泰山南峙”一景,由於巍巍泰山的不可移易,而成為舊時齊河八景中唯一存留的一景。
齊河八景今何在?惟有一景存人間。這樣的現實說起來,不免使人惋惜和悵然。當然,黃河的改道非當時的人力所能控制,氣候的變化也不以人的意志為轉移。我感到尤為可惜的是,在縣城搬遷的時候正值十年“文革”期間,歷經千年風雨的古槐(人稱“唐槐)被毀,就使齊河歷史上一個著名的景觀消失。由此也可以佐證十年“文革”就是一場文化浩劫。如果不是當時正處於“文革”期間,也許就有人站出來說:雖然縣城搬遷,這幾棵唐槐還是留著吧。但是在那種所謂“破舊立新”社會氣氛中,有誰敢站出來保護幾棵古樹呢?假如那幾棵古槐被保護下來,舊時齊河八景起碼就有兩景在世,不至於今天就剩下孤伶伶一景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