鼻畸形是唇裂的主要伴發畸形,是唇裂質量不可忽視的內容。有研究表明,由於唇裂胚胎鼻軟骨囊發育障礙,鼻軟骨和鼻中隔生長緩慢,造成鼻軟骨結構異常且組織量不足。單側唇裂鼻畸形表現為患側鼻翼坍塌、外展、下垂,鼻小柱短小、偏移,鼻翼基底凹陷,嚴重時伴有鼻中隔彎曲。完全性雙側唇裂鼻畸形最為嚴重,因上頜骨分離、鼻底組織缺如,導致鼻小柱發育障礙,鼻尖低平,鼻翼呈水平外展。
唇裂鼻畸形的修復時機仍是一個有爭議的問題。有的學者主張在修復唇裂時同期修復鼻畸形;持反對意見者認為如此可能幼兒的鼻軟骨支架,對鼻發育造成不利的影響。近年來似乎有更多的人傾向於支持同期對嚴重的唇裂鼻畸形進行修復或復位,而不是放任異位的組織在原來的狀態下自由生長使畸形加重。文獻報導的唇裂鼻畸形的修複方式和所達到的效果不盡相同,其主要原則是適當游離鼻翼軟骨,恢復其正常位置;延長鼻小柱,恢復鼻孔正常形態。唇裂鼻畸形的同期修復不是一樣容易的工作,特別是幼兒。初學者要遵循正規的操作原則,儘量較少組織床上,以免顧此失彼,造成不利影響。
唇裂鼻畸形修復術的適應症
(1)鼻尖低,鼻尖點偏於健側或鼻尖呈分裂狀;
(2)患側鼻翼扁平塌陷,鼻翼外展下垂,鼻穹窿塌陷;
(3)裂側鼻小柱縮短,鼻小柱偏斜,重者伴有鼻背偏斜;
(4)鼻孔橫置,不對稱(過大或過小)鼻孔底變寬或凹陷;
(5)鼻孔前庭內皺襞;
(6)鼻孔基底塌陷,鼻孔底平台缺陷或有小缺口.
唇裂鼻畸形修複方式
唇裂修復手術的基本步驟為定點設計、切開和縫合。定點設計方法很多。現僅介紹下三角瓣法。其步驟如下。
1.定點設計
先找出唇紅緣的點
在健側唇紅緣找出唇峰點D和人中最低點C,然後按CB=CD,定出B點。在患側唇紅緣最厚處定B′點。手術時最後將B、B′兩點對縫,即形成患側之唇峰點。
測量兩個基本數據
自鼻翼根部至鼻小柱根部,分別測量正常鼻孔底部與患側鼻孔底部的寬度,得到兩者相差的數目為X。自健側鼻底中點至D點測出h,為正常唇高,亦即修復手術後應恢復的上唇高度。
定出其他各點,劃線
在患側鼻底裂隙兩側分別定點A、A′。使AA′等於兩鼻孔底部寬度的相差數X,使AA′兩點相縫合後,兩側鼻孔等大。連線AB。以正常唇高h減去AB而得y,此為患側需增加的唇高。於B點,作BE大約=y並與下唇唇紅緣近於平行。以A′作圓心AB作半徑,B′作圓心y(需增加的唇高)作半徑,分別作弧而交於B″(最好B′B″近於與唇紅緣垂直)。又以B′B″兩點分別作圓心,以BE作半徑,作弧交於E′。連線A′B″、B″E′及E′B′各線(注意不要劃出B′B″線,此處不作切口)。校正各點後,以皮下針頭蘸美藍刺入皮內,劃出線,以碘酒固定。
2.切開、縫合
手術時要求細緻、輕巧、減少創傷、切開準確、縫合整齊。
切開時先用手指捏緊切口外側的上唇,以減少出血。依次按設計線切開AB、BE、A′B″、B″E′及E′B″。切開後,健側上唇即可下降,在BE處敞開形成三角形裂隙。將在患側形成之B″E′B′三角形組織瓣插入此裂隙之中。AB線的創緣則與A′B″相對。依次分層縫合。修整紅唇,根據情況採用嵌入或Z形對偶三角瓣法,以增加唇紅的豐滿度。鼻崎形者,一般主張推遲到13歲以後進行根治性鼻畸形矯治術。
完全唇裂之裂隙較寬,張力較大,需在前庭溝處切開,作潛行分離,以利組織就位縫合。
另一方法為上位三角瓣法(米勒德法):方法靈活,人中破壞較少,但唇弓修復較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