相關詞條
-
鼓鈸齊鳴
鼓鈸齊鳴是中國漢語裡面的辭彙,鼓和鈸一起發出聲響,形容聲勢巨大。
-
花鈸大鼓
“花鈸大鼓”,究其名而得知,是一種以鼓鈸為道具和伴奏樂器的民間舞蹈。花鈸大鼓”,主要分布在北京市宣武、豐臺、海淀、朝陽、門頭溝、昌平、通州、大興、平谷、...
舞蹈簡介 舞蹈特色 舞蹈由來 表演形式 表演套路 -
鈸子書
鈸子書是江南吳語區特有的地方傳統曲藝形式。據《松江縣誌》記載,形成於清道光年間(1821—1850),現今主要流傳於浙江平湖一代,上海西部亦有保留。演唱...
簡介 歷史 傳承 形式 影響 -
小鈸
小鈸,又名小鑔。壯、苗、瑤、彝、傣、佤、仫佬、京、水、仡佬、漢等族互擊體鳴樂器。壯語稱斜埃。流行於全國各地。 響銅製,缽形,鈸體較小而厚,鈸面直徑12厘...
歷史簡介 樂器結構 樂器使用 相關樂曲 鼓號隊中作用 -
南豐香鈸
江西曲種。早期是由民間藝人借鑑當地朝山拜廟的香客所唱的“謁仙”形式發展而成,多在逢年過節或大戶人家婚壽喜慶時,手持銅鈸,挨門串戶,演唱彩詞。後逐漸演唱時...
起源 簡介 影響 -
八角鼓
八角鼓是滿族、白族、漢族等族打擊樂器。因鼓身有八個角而得名。八角是代表當時清朝的八旗,八角鼓都有一個長長的鼓穗(谷穗),是代表年年五穀豐登的意思。八角形...
簡介 歷史發展 基本結構 演唱形式 演奏技巧 -
津門法鼓
津門法鼓是天津市的一種地方傳統音樂舞蹈藝術,以老會或聖會的表演形式出現。2008年6月,國務院批准了文化部確定的第二批國家級非物質文化遺產名錄,以掛甲寺...
起源發展 樂曲樂器 表演形式 藝術特色 現實情況 -
岐山轉鼓
鼓為我國古代“八音”之首。轉鼓在岐山的發展可以追溯到西周時期,周公在晚年制禮作樂,從那時起就有鼓譜流傳於西岐民間。岐山轉鼓歷經數千年的洗禮與錘鍊,已由當...
區域及地理環境 歷史淵源 相關器具及製品 基本內容 基本特徵 -
山東八角鼓
明代中葉以後,八角鼓開始流傳北京。明代沈榜《宛署雜記》中記載:“劉雄八角鼓絕:劉初善擊鼓,輕重疾徐,隨人意作聲,或以雜絲竹管弦之間,節奏曲合,更能助其清...
簡介 藝術形式 表演形式 主要形態 表演形式 -
鼓[打擊樂器]
鼓是一種打擊樂器,在堅固的且一般為圓桶形的鼓身的一面或雙面蒙上一塊拉緊的膜。鼓可以用手或鼓杵敲擊出聲。鼓在非洲的傳統音樂以及在現代音樂中是一種比較重要的...
簡介 歷史 在中國的發展 鼓與民族 鼓的分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