點絳唇·紅杏飄香

點絳唇·紅杏飄香

毛先舒云:“江淹詩:‘白雪凝瓊貌,明珠點絳脣’;本詞采以名。”按此名甚艷,蓋謂女郎口脂也。故又名﹝點櫻桃﹞。至更名﹝南浦月﹞、﹝沙頭雨﹞,則取作家詞中語耳。〔作法〕本調四十一字。首句四字,不用韻;第一句雖可用平,但以仄為宜。次為七言句,起仄韻;然第一字以去聲為佳,第三字亦以仄聲為當。(【詞律】論之甚詳)第三句亦四字,第一字亦宜用去聲。第四句句法,與﹝生查子﹞第二、第四句同。後闋第一句同前闋首句。第二句同前闋第四句。第三句三字協,為上二下一,用平平仄,乃定格也。第四、五句復與前闋第三、四句同。

點絳唇·紅杏飄香點絳唇·紅杏飄香

作者簡介

蘇軾(1037~1101),字子瞻,號東坡居士北宋眉山人。是著名的文學家,唐宋散文八大家之一。他學識淵博,多才多藝,在書法繪畫、詩詞、散文各方面都有很高造詣。他的書法與蔡襄黃庭堅米芾合稱“宋四家”;善畫竹木怪石,其畫論,書論也有卓見。是北宋繼歐陽修之後的文壇領袖,散文與歐陽修齊名;詩歌與黃庭堅齊名;他的詞氣勢磅礴,風格豪放,一改詞的婉約,與南宋辛棄疾並稱“蘇辛”,共為豪放派詞人。

【原文】

紅杏飄香,柳含煙翠拖輕縷。
水邊朱戶。盡卷黃昏雨。
燭影搖風,一枕傷春緒。
歸不去。鳳樓何處。芳草迷歸路。

詞牌釋義

〔題考〕 毛先舒云:“江淹詩:‘白雪凝瓊貌,明珠點絳脣’;本詞采以名。”按此名甚艷,蓋謂女郎口脂也。故又名﹝點櫻桃﹞。至更名﹝南浦月﹞、﹝沙頭雨﹞,則取作家詞中語耳。
〔作法〕 本調四十一字。首句四字,不用韻;第一句雖可用平,但以仄為宜。次為七言句,起仄韻;然第一字以去聲為佳,第三字亦以仄聲為當。(【詞律】論之甚詳)第三句亦四字,第一字亦宜用去聲。第四句句法,與﹝生查子﹞第二、第四句同。後闋第一句同前闋首句。第二句同前闋第四句。第三句三字協,為上二下一,用平平仄,乃定格也。第四、五句復與前闋第三、四句同。

【格律】:○

平聲●仄聲⊙可平可仄△平韻 ▲仄韻
紅杏飄香,柳含煙翠拖輕縷。
○●○○,●○○●○⊙▲
水邊朱戶。盡卷黃昏雨。
●○○▲。●⊙○○▲
燭影搖風,一枕傷春緒。
●●⊙○,●●○○▲
歸不去。鳳樓何處。芳草迷歸路。
○⊙▲。●○○▲。○●○○▲

【賞析】

“紅杏飄香,柳含煙翠拖輕縷”,起筆點染春色如畫。萬紫千紅之春光,數紅杏、柳煙最具有特徵性,故詞中素有“紅杏枝頭春意鬧”、“江上柳如煙”之名句。此寫紅杏意猶未足,更寫其香,著一“”字,足見詞人感受之馨逸。寫翠柳,狀之以含煙,繼之以拖輕縷,既能寫出其輕如煙之態,又寫出其垂絲拂拂之姿。這裡以春色暗示伊人之美好。
下邊二句,遂由景及人。“水邊朱戶”,點出伊人所居。朱戶、臨水,透出一種秀雅之致,以暗示伊人之美。“盡卷黃昏雨”,詞筆至此終於寫出伊人,同時又已輕輕宕開。伊人捲簾,其所見唯一片黃昏雨而已。“黃昏雨”,隱然喻說著一個愁字。冠一盡字,猶言總是,實已道出伊人相思之久,無可奈何之情。
“燭影搖風,一枕傷春緒。”燭影暗承上文黃昏而來,搖風,可見窗戶洞開,亦暗合前之朱戶捲簾。傷春緒即相思情,一枕,言總是愁臥,悉緒滿懷,相思成疾矣。此句又與上片盡卷黃昏雨相映照。上寫伊人捲簾愁望黃昏之雨,此寫自己相思成疾臥對風燭,遂以虛摹與寫實,造成共時之奇境。“歸不去”,一語道盡此情無法圓滿之恨事。
“鳳樓何處。芳草迷歸路。”鳳樓朱戶歸不去。唯有長存於心的矚望而已。“何處”二字,問得悽然。矚望終非現實,現實是兩人之間,橫互著一段不可逾越之距離。詞人以芳草萋萋的舊典象喻之。此路雖是歸路,直指鳳樓朱戶,但實無法越過。著一“迷”字,感情沉重而深刻,迷惘失落之感,天長地遠之恨,躍然紙上。

【簡評】

這是一種相思懷人之作,寫得深情一片,感人至深,足見東坡豪放而外,別有一番情懷。
起句對杏香柳煙之一往情深,與結句芳草迷路之歸去無計,相反相成,令人神往,意境淒迷。此詞造詣之妙,還於意境之空靈。紅杏柳煙,屬相思中之境界,而春色宛然如畫。芳草歸路,似喻人間阻絕,亦具悽美之感。此詞意蘊之本體,實為詞人之深情。

相關搜尋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