點同心燭

目前潮汕地區城鎮和鄉村間的婚禮程式大不一樣。聚族而居的鄉村的婚禮,很多保留“原生態”。就“迎娶”這個環節說起:在女方,新娘出嫁前要吃姐妹飯,分贈姐妹錢,全家吃拜別飯,接受母訓、哭別上轎(車)等禮儀。在男方,居室裝扮一新,貼紅雙喜,貼楹聯、貼“麒麟到此”紅紙條,安床、安燈斗,花轎(小汽車)到來,鞭炮迎親;青娘母掀轎門(開車門)、新郎踢轎門(輕踢車門或開車門)、新娘進門跨火盆、拜堂(先拜天地、祖先、司命公,再拜健在翁姑長輩,然後互拜),宴客……

在城市,程式簡省了許多,氣氛活潑輕鬆,大多數人在酒家定了酒桌,所有禮儀盡在宴會上由司儀小姐或司儀先生操持,內容隨意性很大。司儀小姐或司儀先生的“青娘味”很濃,開口閉口說順口溜,很顯然,這些有韻的語言是他們的職業語言,背得爛熟,有的地方用得很生硬彆扭。拜堂改為鞠躬行禮,新娘改稱男方父母為“爸爸”、“媽媽”。唱歌祝賀是“大路節目”,玩弄新婚夫婦則是不可或缺的節目。近日,筆者參加一友人的婚禮,發現該婚禮的程式有一項“點同心燭”的內容:新婚夫婦合執一根火把,將宴會每一桌上的蠟燭都點亮,這動作看似簡單,其實有些難度。首先兩個人要配合得好,才能準確將火把對準燭心,第二,移步要同步,掌握好步速,不然火把會熄滅。小夫妻要同心,才能點燃所有的蠟燭。“點同心燭”,寓意好。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