黔中郡古城遺址

黔中郡古城遺址

黔中郡古城遺址位於沅陵縣城西二十里的窯頭村。據考古發現,古城遺址占地面積達11萬平方米,曾相繼出土了大量的秦磚漢瓦和鬲、缽、豆、罐壺及銅戈、銅劍、銅箭簇等兵器。 史載, 黔中郡是武陵山區歷史上一個非常古老的郡,有近2500 年悠久歷史,直溯我國建郡之始。它見證了奴隸制社會的終結和封建社會的興起,在縱橫捭闔、風雲激盪的春秋戰國,扮演了十分重要的角色。黔中郡是戰國時代兩超級大國秦國、楚國反覆爭奪的生死存亡之地。在縱橫家蘇秦、張儀的棋局裡,黔中郡進可攻、退可守,占據絕位。公元前280 年,秦將司馬錯攻占楚西門戶黔中郡,但楚國很快傾全國之力奪回。公元前277 年秦將白起、張若第二次攻占黔中郡,便決定了楚國滅亡的悲劇命運。

結構

沅陵窯頭黔中郡古城遺址是一座規模宏大的古城址,城址長1500 米,寬200 余米,分為上中下三部分,現存有夯土城 牆、夯土台基和護城河遺址,城內文化堆積層達到0.4-0.6 米。遺址附近牧馬嶺發現大批戰國時的墓葬,其中有多座“封土堆”大墓,每一座墓就是一座山,其半數以上超 過長沙馬王堆漢墓,最大墓面積相當於馬王堆漢墓的5 倍。高規格 “封土堆”大墓 ,只有郡王的地位才相匹配。試掘的建築物規格比較大,排水管道也比較大,非一般 建築物,只有郡治才相匹配。在窯頭還發掘出過用來秤黃金的戰國砝碼,目前全國只 發掘出兩套。

景觀

據中科院長沙大地構造研究所和湖南省考古研究所聯合組成的專家組採用地質雷達等國際先進的科技手段初步查明,在黔中郡古城遺址東南面山頂聚集有40餘座巨型戰國至漢代墓,每一座墓就是一座山,其半數以上超過長沙馬王堆漢墓,最大墓面積相當於馬王堆漢墓的5倍。此外,四周還有大大小小戰國、漢代的平民墓1000多座。這一浩大的秦始皇時代城池和千餘座古墓葬,構成了一幅大秦時代的歷史畫卷。

歷史

黔中古郡的存在是有大量歷史依據的。《史記. 蘇秦列傳》曰:“楚,天下之強國也……西有黔中、巫郡,東有夏州、海陽,南有洞庭、蒼梧,北有徑塞。”《史記. 楚世家》曰:“昭王三十年(公元前277 年)蜀守若伐楚,取巫郡,及江南為黔中郡。”晉司馬彪在《續後漢書. 郡國志》秦黔中郡註裡也認為“秦昭王置,名黔中郡”。這些歷史資料有很多的歷史事實印證,具有很高的真實性。黔中郡最早建於何時,就目前的歷史資料,仍然是一個謎團,只是到了楚威王( 前339- 前329) 時期,楚黔中郡才見於史料。及至後來楚黔中被秦國占領,秦國就將原來楚國的巫郡、黔中郡及江南合併為秦巫黔郡,及至秦朝建立,全國統一建立郡縣制,原來的秦國洞庭郡、巫黔中郡合二為一改為秦朝洞庭郡。所以里耶秦簡里才會見不到黔中郡。至於司馬遷為什麼要把秦朝洞庭郡寫成黔中郡,一個可能是秦朝歷史太短暫了,以至於後來秦朝時期設定的郡縣歷史記載非常少,造成了司馬遷的筆誤。再一個可能是司馬遷本人厭惡秦朝,卻懷念楚國,故意把秦朝洞庭郡寫成了黔中郡。但作為一個偉大的歷史學家,故意的成分應該少一些,筆誤可能性要大一些。但不管怎樣,黔中郡在歷史上應該是一個真真切切的存在。

黔中郡郡治問題一直是楚文化專家們爭論的焦點,自唐朝以來,就存有兩種觀點:一是沅陵之說;二是常德陵源之說。專家們認為常德乃楚國腹地,是楚的糧倉,為蔡國移民居住之地,不可能是楚國黔中郡郡治所在地。而沅陵是楚之黔中郡郡治,主要有四個方面理由:一是在窯頭髮掘的長11米、寬8米的高規格戰國墓,只有郡王的地位才相匹配。同時考古發現的文化屬性應該屬於楚之黔中郡,從年代上看為戰國早中晚期,和歷史相符合;試掘的建築物規格比較大,排水管道也比較大,非一般建築物,只有郡治才相匹配。二是從戰略地位看,窯頭三面環水,背靠大山,易於防禦,是楚國與秦、巴進行軍事抗衡的要塞;三是從交通位置看,沅陵位於沅水、酉水兩江之口,控制了楚國的經濟命脈。沅陵辰砂(為丹砂最好的一種),是制雄黃的主要原料。當時湘西山重嶂疊、多蚊蟲,叮咬後易患瘧疾,古人主要靠雄黃酒驅蚊蟲。當時楚國只有兩個銅礦,其中麻陽銅礦離沅陵不遠。銅在戰國十分重要,是打造兵器的命根子。酉水通產鹽的清水江和產錫的雲南,楚國可通過酉水開發經濟。沅陵還產金。在窯頭髮掘出過用來秤黃金的砝碼。何介鈞說,戰國的砝碼目前全國只發掘出兩套;四是大量文獻明確記載黔中郡故址在今沅陵。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