歷史沿革
郡設之初,為戰國時期楚國首置“黔中郡”。
戰國後期,秦滅楚後,秦國將楚國的黔中郡和巫郡合併成新的黔中郡,郡治在原巫郡所在地(今湖南懷化市以南40公里的黔城),轄今湖南西部及毗連的川、黔區域,但不包括沅陵和常德。
西漢時期黔中郡改為武陵郡,包括常德和沅陵。
唐曾以黔州為黔中郡。
史籍記載
《史記正義》里的《蘇秦傳》載:“楚黔中郡,其故城在辰州西二十里,皆盤瓠之後也” 。《元和郡縣誌.江南道六》載:“秦黔中郡故郡城在縣(沅陵)西二十里”,《括地誌》云:“黔中故城在辰州沅陵西二十里”。
黔中郡古城
簡介
位於沅陵縣城西二十里的窯頭村。據考古發現,古城遺址占地面積達11萬平方米,曾相繼出土了大量的秦磚漢瓦和鬲、缽、豆、罐壺及銅戈、銅劍、銅箭簇等兵器。
概述
據中科院長沙大地構造研究所和湖南省考古研究所聯合組成的專家組採用地質雷達等國際先進的科技手段初步查明,在黔中郡古城遺址東南面山頂聚集有40餘座巨型戰國至漢代墓,每一座墓就是一座山,其半數以上超過長沙馬王堆漢墓,最大墓面積相當於馬王堆漢墓的5倍。此外,四周還有大大小小戰國、漢代的平民墓1000多座。這一浩大的秦始皇時代城池和千餘座古墓葬,構成了一幅大秦時代的歷史畫卷。
郡治
黔中郡郡治問題一直是楚文化專家們爭論的焦點,自唐朝以來,就存有兩種觀點:一是沅陵之說;二是常德陵源之說。專家們認為常德乃楚國腹地,是楚的糧倉,為蔡國移民居住之地,不可能是楚國黔中郡郡治所在地。而沅陵是楚之黔中郡郡治,主要有四個方面理由:一是在窯頭髮掘的長11米、寬8米的高規格戰國墓,只有郡王的地位才相匹配。同時考古發現的文化屬性應該屬於楚之黔中郡,從年代上看為戰國早中晚期,和歷史相符合;試掘的建築物規格比較大,排水管道也比較大,非一般建築物,只有郡治才相匹配。二是從戰略地位看,窯頭三面環水,背靠大山,易於防禦,是楚國與秦、巴進行軍事抗衡的要塞;三是從交通位置看,沅陵位於沅水、酉水兩江之口,控制了楚國的經濟命脈。沅陵辰砂(為丹砂最好的一種),是制雄黃的主要原料。當時湘西山重嶂疊、多蚊蟲,叮咬後易患瘧疾,古人主要靠雄黃酒驅蚊蟲。當時楚國只有兩個銅礦,其中麻陽銅礦離沅陵不遠。銅在戰國十分重要,是打造兵器的命根子。酉水通產鹽的清水江和產錫的雲南,楚國可通過酉水開發經濟。沅陵還產金。在窯頭髮掘出過用來秤黃金的砝碼。何介鈞說,戰國的砝碼目前全國只發掘出兩套;四是大量文獻明確記載黔中郡故址在今沅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