概況
黑龍鎮處青神縣最北端,與東坡區思蒙,松江,永壽三鎮毗鄰,東面緊鄰岷江。下轄建川、場鎮2個社區,鴻化、龍女、橋樓、肖壩、曹廟、季時壩、新平、青竹、高墩、茅林、新光11個行政村,82個村(居)民小組。轄區面積32.8平方公里,年末總人口27207人。全鎮產業以工業為主,是市委、市政府確定的以工為主、統籌城鄉試點鎮,國家重點鎮,全省工業百強鎮,全市第一家上市公司丹甫公司為西南地區最大的壓縮機生產基地、西南立白日化生產基地座落我鎮,全鎮有規模以上企業16家,規模以下企業50多家,2016年僅工業生產總值達43.25億元,實現稅收8300餘萬元。
地理位置
位於東經103°50′,北緯29°51′,地處縣城北。東與東坡區羅平鎮隔江相望,南與青城鎮相連,西南與西龍鎮毗鄰,西、北與東坡區思蒙鎮、松江鎮交界。眉青公路(二級)貫穿全鎮,岷江河從旁流出,人民政府駐黑龍場社區,距縣城區4千米,離成昆鐵路眉山站21公里,離省會成都120公里 。
政區沿革
名稱來歷
因傳說境內有一水井,井內有位龍女娘娘在山上修建了一座龍女寺,人們常在寺廟上方看到一條黑色的龍而得名。
1949年前為 黑龍鄉。
1952年建政時仍為黑龍鄉。
1958年與北附鄉合併為東風人民公社。
1959年黑龍從東風劃出為黑龍人民公社。
1985年2月6日更名為黑龍鎮。
青竹鄉1949年前為北附鄉。
1958年成立東風人民公社(包括黑龍鄉和城廂鎮8村和西龍鄉部分)。
1959年黑龍劃出。
1961年東附鄉和城廂鎮第8村分出,東風公社仍沿用。
1984年普查後更名青竹人民公社。
1984年4月5日更名為青竹鄉。
2005年4月30日將青竹鄉所屬行政區域併入黑龍鎮。
政區劃分
黑龍鎮設鴻化、龍女、曹廟、橋樓、季時壩、青竹、新平、高墩、茅林、新光11個村民委員會,場鎮、建川2個社區居民委員會,下設73個村民小組、9個居民小組。
曹廟村 2012年,黑龍鎮曹廟村面積2.27平方公里,其中耕地111.5公頃。轄7個村民小組,年末總戶數675戶,人口2668人。
場鎮社區 2012年,黑龍鎮場鎮社區面積1平方公里,轄4個村民小組,年末總戶數169戶,人口956人。
高墩村 2012年,黑龍鎮高墩村面積2.47平方公里,其中耕地103.9公頃。轄8個村民小組,年末總戶數740戶,人口2381人。
鴻化村 2012年,黑龍鎮鴻化村面積7.04平方公里,其中耕地113.8公頃。轄6個村民小組,年末總戶數654戶,人口2049人。
季時壩村 2012年,黑龍鎮季時壩村面積2.64平方公里,其中耕地82.4公頃。轄6個村民小組,年末總戶數722戶,人口2088人。
建川社區 2012年,黑龍鎮建川社區面積0.55平方公里,轄5個村民小組,年末總戶數410戶,人口1083人。
龍女村 2012年,黑龍鎮龍女村面積1.81平方公里,其中耕地26.5公頃。轄5個村民小組,年末總戶數591戶,人口1915人。
茅林村 2012年,黑龍鎮茅林村面積2.34平方公里,其中耕地107公頃。轄7個村民小組,年末總戶數795戶,人口2558人。
橋樓村 2012年,黑龍鎮橋樓村面積2.9平方公里,其中耕地103.7公頃。轄7個村民小組,年末總戶數737戶,人口2461人。
青竹村 2012年,黑龍鎮青竹村面積1.86平方公里,其中耕地94.5公頃。轄6個村民小組,年末總戶數696戶,人口2216人。
新光村 2012年,黑龍鎮新光化村面積2.22平方公里,其中耕地140.9公頃。轄7個村民小組,年末總戶數761戶,人口2608人。
新平村 2012年,黑龍鎮新平村面積3.27平方公里,其中耕地124.4公頃。轄6個村民小組,年末總戶數750戶,人口2426人。
人口面積
全鎮轄區面積32.8平方公里,轄區總人口34492人,其中城鎮常住人口3361人。另有流動人口6563人。總人口中,男性17771人,占51.5%;女性16721人,占48.5%;14歲以下3359人,占9.7%;15-64歲24929人,占72.3%;65歲以上5952人,占18%。總人口中,以漢族為主,達34446人,占總人口的99.86%;有藏族、彝族等7個少數民族46人,占總人口的0.14%。2012年符合政策生育率88.18%,人口自然增長率3.3‰。
地形氣候
地形地貌
地處岷江以西,以沖積平原為主,北面和西面有部分淺丘,海拔391~422米。
氣候
屬亞熱帶濕潤氣候。多年平均氣溫17.0℃左右,多年平均降雨量1100毫米,無霜期310天左右。
水文
境內主要河道有一級河岷江,流經鴻化村、肖壩村、季時壩村、茅林村,總長6千米。境內水利工程有鴻化堰,流經肖壩村、季時壩村、茅林村,乾渠總長6千米,支渠2條7.6千米;山坪塘30口,蓄水能力20萬立方米。
經濟概況
農業
耕地面積1.73萬畝,其中水田1.14萬畝,旱地0.59萬畝。人均0.65畝。農業生產總值從1985年的465萬元增加到2012年的41322萬元,比上年同期增長0.4%。農民人均純收入達8362元。
糧食作物以水稻、小麥為主,2012年生產糧食7882噸,人均229千克,其中水稻5625噸,小麥1430噸。主要經濟作物有油菜、茶葉、魚腥草、稻田蘑菇等。2012年,生產油菜600噸,茶葉100噸,魚腥草2000噸,稻田蘑菇1000噸。
畜牧業以生豬、小家禽為主。2012年末有生豬25000頭,良種母豬普及率達100%;小家禽以新平村獺兔基地、橋樓村養雞場為龍頭產業,2012年末共出欄100萬隻左右。
工業
工業總產值從1985年的12萬元增加到2012年末達23億元,比上年增加32%。
規模以上工業企業11家,職工3640人,實現工業增加值6.34億元,比上年增加20.3%。
商業外貿
共有商業網點156個,職工530人。2012年社會商品銷售總額達0.11億元,比上年增長20.1%;鄉鎮貿易市場1個,2012年成交額0.02億元。
財政
財政總收入982.5萬元,比上年增加23.5 %。2012年末,境內金融機構各類存款餘額1.365億元,比上年增長33.17%;各項貸款餘額0.95億元,比上年增長12%。
社會發展
文化藝術
有老年文藝隊3支,演職人員20人,文化站1個,建築面積200平方米,藏書0.2萬冊。地方特色民間藝術有舞龍等。
教育
有幼稚園4所,在園幼兒156人,專任教師15人;國小2所,在校生458人,專任教師91人,國小適齡兒童入學率達100%;國中2所,在校生370人,專任教師62人,國中適齡人口入學率100%,小升初升學率100%。
科技
擁有各類科技人才280人,其中專業技術人才8人,經營管理人才20人,技能人才246人,農村實用人才6人。
醫療衛生
黑龍鎮有衛生院2所,病床22張,其中公立衛生機構床位22張,每千人擁有醫療床位0.8張,固定資產總值87.5萬元。專業衛生人員27人,其中執業醫師8人,執業助理醫師3人,註冊護士4人,平均每千人擁有衛生技術人員1人,平均每千人擁有執業(助理)醫師0.4人,平均每千人擁有註冊護士0.15人。
農村安全飲用水普及率100%,新型農村合作醫療參保人數2.28萬人,參保率99.3 %。
體育
有學校體育場4個,體育指導員8人。每年定期舉辦的體育活動有長跑、接力賽、籃球賽、跳高等。3個村和2各社區安裝了健身器材,經常參加體育活動的人員占常住人口的45﹪。
基礎設施
交通運輸
已形成公路、水路為主的交通運輸網路,2012年客運總量300萬人次,貨運總量130萬噸。
郵政電信
有郵政網點1個,全年投遞國內函件3萬件,國內匯票業務完成0.25萬筆,征訂報紙36.5萬份,雜誌0.36萬冊,業務收入100萬元。
市政建設
鎮區道路
鎮區道路總長度2.45千米,道路鋪裝面積14700平方米。
給排水
鎮區自來水引自縣城,鋪設管道780米,居民自來水普及率100%。
園林綠化
鎮區綠化面積8190平方米,綠化覆蓋率42%,人均綠地23.7平方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