黑教基函〔2010〕153號
各市(行署)教育局,省農墾總局、森工總局教育局:我省普通高中課程改革已經實施三年。為了全面了解和掌握課程改革第一個循環期的實施情況,總結經驗,查找問題,及時研究解決問題的方法與措施,進一步推動全省普通高中新課程實驗工作健康有序地開展,我廳決定對全省普通高中新課程實施情況進行一次全面調研,現將有關事宜通知如下:
調研內容
重點調研以下三個層面的主要成績、經驗、特色,存在的主要問題和進一步推進課程改革的意見、建議。具體內容如下:1.各級政府和各有關部門在普通高中課程改革實施過程中組織領導、明確責任、建立健全保障機制、加大投入、改善條件、增加教師編制、最佳化配置教育資源等情況;
2.教育行政、教研、科研等部門全面落實新課程方案、組織教師培訓、加強有效指導和提供有效服務等情況;
3.學校落實國家和省課程方案、重視和加強制度預設與實施、課程設定與實施、課程管理、校本課程的開發與實施,選修課開設、人生規劃與選課指導、學分管理、課堂教學改革與實施、師資隊伍建設、校本教研製度的建立與有效實施、德育工作、綜合素質評價、學校管理、課程資源整合與利用等情況。
調研步驟及時間
1.全面調研(6月15日前)以市地為單位,由當地教育行政部門負責,組成專門調研組,對所屬各高中學校進行全面調研,形成本地《高中課程改革實施情況調研報告》。
2.重點調研(6月15日—30日)
省教育廳組成若干普通高中課程改革實施情況調研組,深入所有市(行署、總局),在各地調研基礎上,對各地高中課程改革情況進行重點調研,形成《黑龍江省普通高中課程改革實施情況調研報告》。
調研方式
1.現場調研在地市調研的基礎上,省調研組將深入各市(行署、總局)、相關縣(市、區、管局)教育局和不同類型學校,聽取情況匯報;召開教育行政、教研、科研部門領導和有關人員的座談會和校長、教師、學生、家長座談會(具體內容見附屬檔案三);隨機聽課;發放調查問卷;查閱課改有關資料等(具體內容見附屬檔案二)。
2.問卷調研
省調研組向高中學校發放調查問卷,學校組織有關人員回答,並按時回收(附屬檔案六、七的調查問卷只負責回收,不負責統計,直接交省教育學院教研中心)。
相關要求
1.各級教育行政、教研部門以及各普通高中學校,要充分認識本次調研工作的重大意義和作用,重視各項工作的落實,組織精幹力量,有序組織開展調研工作,確保調研數據準確、調研結果真實可靠,各地提交的調研報告要有經驗做法、數據統計、問題分析、意見建議。2、各市(行署、總局)教育局務必於6月15日前完成本地全面調研任務,並將本地《普通高中課程改革實施情況調研報告》和問卷調查匯總表,以地區為單位報省教育廳基礎教育二處和教育學院教育教學研究中心(包括紙質稿和電子稿)。
電子稿發至:指定信箱。
聯繫人及電話:略。
附屬檔案:
1、普通高中課程改革調研提綱 點擊下載2、查閱的資料 點擊下載
3、座談會提綱 點擊下載
4、教師調查問卷 點擊下載
5、學生調查問卷 點擊下載
6、通用技術調查表 點擊下載
7、選修Ⅱ開設情況調查表 點擊下載
二〇一〇年五月二十日
附屬檔案1:
普通高中課程改革調研提綱
一、政府對課改的領導與組織情況1.有無由政府主管領導牽頭和各有關部門參加的組織領導機構及其名單?
2.有無聯席會議制度? 有無協調機制?會議和協調次數多少?解決內容是什麼?
3.各有關部門責任分工情況如何?建立哪些保障機制?成效如何?
4.召開課改啟動大會時間與情況?有無課改實施方案?落實情況如何?
二、教育行政部門對課改的管理、指導和服務情況
是否建立了實施課改的有效管理、指導和服務機制?出台了哪些保障制度?採取了哪些有效措施?效果如何?
三、經費投入與改善條件情況
1.為服務和保障課改的順利實施經費投入總量是多少?其中政府投入多少?學校自籌多少?政府和學校是否設有課改專用經費?專用經費多少?
2.新建、翻建、擴建和改建校舍面積多少?新增教室多少間?其中設為選修課的教室多少間?是否夠用?缺多少間?
3.新增功能教室(教學輔助教室)多少間?其中通用技術、信息技術、物理、化學、生物、音樂、美術、體育教室各多少間?是否夠用?缺多少間?
4.用於購置教學儀器和設施設備多少費用?其中購置通用技術設施設備,物理、化學、生物等學科新增實驗設施設備,音樂、體育、美術等學科設施設備,其它學科教具和設施設備,圖書和影像資料各多少費用?是否夠用?缺多少?
5.用於教師培訓的費用多少?
四、教師編制情況
為滿足實施新課程的需要,共增加教師編制多少個?其中通用技術、音樂、美術新增學科各多少個?現在是否缺編?各缺多少?
五、教師培訓情況
1.參加國家和省課改培訓人數多少?組織多少有關人員到先行課改省份考察高中課改?
2.市(行署、總局)舉辦課改教師培訓多少次?共有多少教師參加?組織多少次課改現場會、推進會和研討會?各是什麼名稱?是哪一級組織?參加人數各多少?
六、課程設定與實施情況
1.能否開齊、開全、開足各科目的必修模組?特別是能否開齊、開全、開足通用技術、信息技術和音樂、美術、體育等科目的必修模組?能否按要求開展研究性學習、社區服務和社會實踐活動?
2.能否按照學生實際選課要求開設選修Ⅰ內容一?如有不能開設模組,是哪一科目的哪一模組?為什麼(是課時問題、還是師資或選修學生不足問題)?
3.能否按照學生實際選課要求開設選修Ⅰ內容二?學校開設了選修Ⅰ內容二各學科的哪些模組?
4.學校為學生提供多少選修Ⅱ課程?
5.學校對學生是否進行人生規劃和選課指導的培訓?有無培訓資料?每年學校向學生是否提供選課指導手冊?學校是否提供每一學段預計開設的選修模組的名稱、內容介紹、在科目學習中的作用和授課教師? 學生自主修習選修模組的比例多少?實行走班修習選修模組的學生比例是多少?如果不能實施走班選修,困難在哪裡?目前採取了哪些措施?
6.在各科目模組教學中能否嚴格執行國家規定的課時計畫?有無增加課時現象?是人為增加課時,還是現有各科目模組內容與課時量之間存在矛盾?癥結在哪裡?
七、綜合素質評價實施情況
1.學校是否制定符合學校實際的綜合素質評價實施細則?
2.學校是否對教師和學生實施評價進行有效指導?對評價結果是否按要求統一管理?能否按要求及時向省評價網上傳綜合素質評價結果?
3.教師對學生的過程性評價執行情況如何?有何制度和方法創新?效果如何?
4.學生自評、互評情況如何?採取哪些切實可行的措施和方法?效果如何?
5.家長和社區參與學生的綜合素質評價程度如何?有何制度和方法創新?效果如何?
6.階段性評價和終結性評價實施情況如何?是否建立師生之間評價結果即時、有效溝通機制?評價結果促進學生髮展的效度如何?綜合素質評價是否達到預設的目的?如果沒達到,原因何在?有何建議?
八、課堂教學情況
1.課堂教學中是否體現“以生為本、自主、合作、探究”的理念?是否實現真正的“四個轉變”?是否體現了學生主體性?教師的教學設計和實施是否緊緊圍繞學生的學習而進行的?
2.落實課程標準情況如何?採取哪些方法和措施有效整合和利用教材等教學資源實施教學?
3.是否創新有效的課堂教學模式,促進學生高效學習?模式如何?效果和效率如何?
4.是否建立有效的課堂教學評價機制?效果如何?課堂評價結果與學分認定是否做到有效對接?課堂評價結果的利用效度如何?
九、學分認定和學業水平考試情況
1.能否嚴格按要求和程式認定學分?學校是否有統一的學分管理機構?是否對學分認定結果進行統一管理?能否按要求及時向省評價網上傳學分認定結果?
2.2009年和2010年學業水平考試各科目通過率是多少?
十、教師隊伍建設和教師發展情況
1.是否以地市為單位建立促進教師專業發展的研修機制?開展了哪些活動?效果如何?
2.學校是否制訂促進教師專業發展的規劃?是否建立有效的校本教研、校本科研和校本培訓機制?構建哪些運行機制和模式?效果如何?教師實施新課程的能力如何?
十一、學校管理情況
1.為了實施新課程,學校做了哪些制度預設?各種預設制度執行情況如何?是否在實踐中進行不斷調整?調整了幾次?課程制度與課程文化和課程實施的吻合程式如何?是否有利於新課程的全面實施?
2.為了實施新課程,是否對原有的學校制度進行了調整?是否有利於新課程的全面實施和學校的全面發展?
十二、經驗與問題
1.你們認為新課改實施後,帶來哪些可喜的變化?取得哪些成績和經驗?
2.與新課程的預期目標有多大差距?哪些問題制約新課程的全面實施(是制度方面、還是觀念方面、操作方面和條件方面的制約)?哪些是迫切需要解決的問題?
3.你們有什麼意見和建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