黑龍江大學中國北部邊疆民族歷史文化研究所

本所未來五年仍以中國北部邊疆地少數區民族歷史文化為基本研究方向,近期(2006年前)以完成承擔的中國社會科學院委託的“東北邊疆歷史與現狀”工程項目《20世紀黑龍江地區與俄羅斯遠東地區科技、教育及人口素質比較研究》為研究重點,然後力爭新的研究課題和項目,並爭取儘快將科研成果轉化成全新的教學內容。 三、已經完成和正在承擔的課題:(1)、中國社科院“東北邊疆歷史與現狀系列研究工程”項目《20世紀黑龍江地區與俄羅斯遠東地區科技、教育及人口素質比較研究》(段光達、2003—2006年、資金3萬);(2)省教育廳項目《清末民初黑龍江少數民族的新式教育》(隋麗娟2002—2004 年、0.8萬);(3)省教育廳項目《侵華日軍東寧要塞當年中國勞工、慰安婦調查》(段光達2001—2003年、0.8萬)(4)省教育廳項目《侵華日軍富錦要塞當年中國勞工、慰安婦調查》(段光達2003—2005年、0.5

1999年5月,黑龍江大學根據我國邊疆研究現狀需要和自身學科發展需求成立了黑龍江大學中國北部邊疆民族歷史文化研究所。
該所成立後確定了以中國北部地區民族歷史文化為基本研究方向,以邊疆地少數區民族歷史文化,黑龍江地區近代城市發展史,近代中日、中俄關係為研究重點,發揮黑龍江大學與俄羅斯相鄰地地緣優勢,利用黑龍江大學俄羅斯研究在全國的領先地位構建全新的邊疆研究體系的指導思想。
本所未來五年仍以中國北部邊疆地少數區民族歷史文化為基本研究方向,近期(2006年前)以完成承擔的中國社會科學院委託的“東北邊疆歷史與現狀”工程項目《20世紀黑龍江地區與俄羅斯遠東地區科技、教育及人口素質比較研究》為研究重點,然後力爭新的研究課題和項目,並爭取儘快將科研成果轉化成全新的教學內容。同時爭取與國外科研機構建立密切的聯繫,並通過國際合作取得新的研究成果。
該所幾年來的工作如下:
一、2000年6月自籌資金召開了《紀念抗日戰爭勝利55周年學術討論會》,來自全國15個省市的學者參加了會議。
二、2002年7月組織歷史系學生完成了《侵華日軍東寧要塞當年中國勞工、慰安婦調查》,受到社會各界好評。
三、已經完成和正在承擔的課題:
(1)、中國社科院“東北邊疆歷史與現狀系列研究工程”項目《20世紀黑龍江地區與俄羅斯遠東地區科技、教育及人口素質比較研究》(段光達、2003—2006年、資金3萬);
(2)省教育廳項目《清末民初黑龍江少數民族的新式教育》(隋麗娟2002—2004 年、0.8萬);
(3)省教育廳項目《侵華日軍東寧要塞當年中國勞工、慰安婦調查》(段光達2001—2003年、0.8萬)
(4)省教育廳項目《侵華日軍富錦要塞當年中國勞工、慰安婦調查》(段光達2003—2005年、0.5 萬)
四、完成科研成果:
(1)《黑龍江教育史》隋麗娟黑龍江人民出版社2003.3
(2)《清末民初的邊疆危機與黑龍江少數民族的新式教育》隋麗娟《中國邊疆史地研究》2003.1
(3)《哈爾濱與大連沙俄殖民統治機構的比較研究》段光達《北方文物》2001.2
(4)《近代東北亞地區國際貿易關係的形成及其特點》段光達《史學集刊》2001.3
(5)《侵華日軍東寧要塞群中國勞工、慰安婦調查報告》段光達《黑龍江社會主義學院學報》2003、6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