內容簡介
這是一部“熊氏散文”的輯合,在一篇篇的散文里,無論談的是私事、人際互動、公共議題,甚至國家大事,作者都意圖用經濟學的原則加以提點。這也就是說,他真正在做的,是要把經濟理性貫串到左右人們最大的那個關於價值的問題、規範問題,以及秩序問題上,以探討現代人應有的正確思想,並指引解決問題的方向。因此讀本書會使讀者獲得很多心得,也必會發生“頓悟”的會心微笑;並會覺得經濟學不再是玄而不可捉摸的學門,而是能對事務提供客觀分析與價值判斷的工具。
“不管是黑貓白貓,只要是會捉老鼠的都是好貓。”也許是吧。不過,即便都是會捉老鼠的好貓,還是有人喜歡黑色的貓,有人喜歡白色的貓。顯然,黑貓和白貓是不一樣的。此外,在現實生活中,也還有著黑色和白色以外顏色的貓。 ——熊秉元
圖書目錄
序一 經濟學不再不可捉摸 邱正雄
序二 一個經濟學知識分子 南方朔
自序 科學之鑰和心中之尺 熊秉元
第1章 暗室里的攝影師
“經濟人”和“自然人”/ 004 正統的經濟學訓練 / 006 經濟學的世界觀 / 009 道德論與經濟學 / 011
第2章 價值的光譜
黑貓和白貓 / 018 價值的光譜 / 020 自利的光譜 / 022 價值的寄居處 / 025 襯托出的價值 / 027 價值的凝結 / 029 最適值的存在 / 031
第3章 一加一不等於二
一加一不等於二的邏輯 / 038 一加一不等於二的真相 / 041 刻畫心中的那把尺 / 043
第4章 金錢的誘導
自利與理性 / 050 隱私權的價值 / 053 有形和無形的規則 / 055 工具性的安排 / 057 因果關係的邏輯 / 059
第5章 公平的局限
經濟學金剛經里 / 066 思潮相對絕對的絕對 / 068 以動物為師 / 071 行為準則與交易價格 / 073 善意的惡果 / 075 人生的成本效益分析 / 077 人生直線和曲線 / 079
第6章 有限的理性
理性的經濟人 / 086 相對價值下的人生觀 / 088 商品誕生的條件 / 090 廠商的本質 / 093
第7章 比較優勢
經濟學的世界觀 / 100 有條件的福祉 / 102 遠庖廚之後 / 104 “生產”責任的轉折 / 107 你的房屋,我的房屋 / 109 想得很清楚的經濟學家 / 111 美食當前的婉轉陳情 / 113
第8章 人是自利的
物以稀為貴 / 120 供給和需求的另一種思考 / 122 金權政治的結構性因素 / 124 利益衝突 / 127 各盡所能各取所值 / 129
第9章 公共選擇
差異原則 / 136 民主的真諦 / 138 少數服從多數 / 140 公民投票 / 142
第10章 自由的界限
以“公債”支應公共支出 / 148 價值的蛻變 / 150 永遠的“衛爾康事件”/ 152 資本論 / 155 為真理而戰 / 157 憲制經濟學 / 159 因果關係 / 162
第11章 誤差的界限
地下經濟 / 168 好壞之間 / 170 螺絲的責任 / 172兩個世界 / 174 好價值的由來 / 177
第12章 科斯定理
櫻桃樹的故事 / 184 傲慢與偏見 / 186 以價制量 / 189 量變和質變之間 / 191
作者簡介
台灣大學經濟系畢業,美國布朗大學經濟學博士,台灣大學經濟系暨研究所教授。曾在國際知名學術期刊發表論文,推翻經濟學中最著名的“科斯定律”,一度受邀到新加坡國立大學、香港城市大學、北京大學等著名學府擔任客座教授。熊氏是經濟學家,也是散文家,在台灣經濟學界,他是“新四人幫”的得力戰將;在華語散文界,他與著名的經濟散文學家“巨俠”張五常並稱,有“頂俠”之譽。有人說“經濟學家是把事情弄得很複雜並讓大家自覺得很笨的那種人”,熊秉元正好相反,筆下常以生活中微不足道的小事為發端,運用帶有魔力的筆,把充滿了數字與符號的經濟學理論解釋得清楚可親,讓人在享受閱讀的趣味時不知不覺地進入了經濟學的奇妙世界。也因此,其作品被國內知名文化評論家南方朔譽為“熊氏散文”,他的兩篇文章被選為台灣高職國文的課文,在華人經濟學界,僅有熊氏一人獲此殊榮。 1993年,他的第一本散文集《尋找心中那把尺》,獲選為“金鼎獎”推薦著作。接著,《熊秉元漫步法律》於2003年出版,也獲得金鼎獎社會科學類最佳著作。後來,他寫作“經濟學的故事”系列,2006年起連載於《印刻生活雜誌》,也入圍了金鼎獎最佳專欄寫作。 2005年,熊氏被大陸經濟類報刊編輯,選為兩岸三地知名度最高的經濟學者之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