黑皮語文系列:高考現代文閱讀強化訓練

黑皮語文系列:高考現代文閱讀強化訓練

《黑皮語文系列:高考現代文閱讀強化訓練(修訂版)》內容簡介:《黑皮語文系列:高考現代文閱讀強化訓練(修訂版)》以透析高考風向為前提,從高一至高三,始終把培養實戰能力作為訓練主體。各分冊以高考試題模組為訓練單位,知識脈絡清晰,訓練目的鮮明,根據不同考試模組,緊扣考綱,精選典型試題,集中訓練。

圖書目錄

第一章文學類文本
迷津指點
目標擊破
真題連結(1)2013年北京卷
(2)2013年新課標卷Ⅱ
(3)2013年山東卷
(4)2013年福建卷
(5)2013年大綱卷
(6)2013年湖南卷
(7)2013年四川卷
(8)2012年湖南卷
(9)2012年江蘇卷
(10)2012年浙江卷
(11)2012年遼寧卷
(12)2012年天津卷
(13)2012年四川卷
(14)2012年安徽卷
(15)2012年新課標卷
(16)2012年湖北卷
(17)2012年江西卷
(18)2011年江西卷
(19)2011年四川卷
(20)2011年重慶卷
(21)2011年天津卷
(22)2011年浙江卷
(23)2011年全國卷
(24)2011年湖南卷
高考預測(1)江南蓑衣
(2)故鄉滋味
(3)湖畔雨趣
(4)鷹的飛翔
(5)大雪是喊魂的節氣
(6)春到小溪
(7)有一種愛像海綿
(8)淡竹
(9)遙遠的島
(10)家家有明月清風
(11)懷念一種聲音
(12)徜徉於迷濛煙雨中
(13)俄羅斯媽媽
(14)雪
(15)兩個好朋友
第二章實用類文本
迷津指點
目標擊破
真題連結(1)2013年北京卷
(2)2013年福建卷
(3)2013年新課標卷Ⅱ
(4)2013年山東卷
(5)2013年江西卷
(6)2013年新課標卷Ⅰ
(7)2013年遼寧卷
(8)2013年廣東卷
(9)2012年江西卷
(10)2012年湖南卷
(11)2012年福建卷
(12)2012年廣東卷
(13)2012年遼寧卷
(14)2011年新課標卷
(15)2011年福建卷
(16)2011年廣東卷
(17)2011年湖北卷
(18)2011年山東卷
(19)2011年江蘇卷
高考預測(1)願做沙漠科學道路上的鋪路石——
記沙漠學家朱震達教授
(2)女航天員要面對哪些挑戰
(3)
(4)兩個輟學的巨人
(5)百年前的李鴻章
(6)初掌浙大
(7)八成貧困生相信上大學可改變命運
(8)世界賣車王——喬·占拉德
(9)“失敗英雄”梁從誡
(10)人站在傳統上,內心才會深刻(節選)
(11)文學的張恨水
(12)由語文“被下崗”所想到的
(13)“五院院士”張立綱
(14)從趙本山的《不差錢》說起
(15)
(16)物理學定律“錯”了嗎?
(17)
第三章一般論述類文本
迷津指點
目標擊破
真題連結(1)2013年山東卷
(2)2013年福建卷
(3)2013年江蘇卷
(4)2013年新課標卷Ⅱ
(5)2013年大綱卷
(6)2013年安徽卷
(7)2013年浙江卷
(8)加13年重慶卷
(9)2012年重慶卷
(10)2012年天津卷
(11)2012年江蘇卷
(12)2012年湖北卷
(13)2012年浙江卷
(14)2012年福建卷
(15)2012年北京卷
(16)2012年山東卷
(17)2012年安徽卷
(18)2012年全國卷
(19)2011年山東卷
(20)2011年天津卷
(21)2011年福建卷
(22)2011年新課標卷
(23)2011年湖北卷
高考預測(1)“微公益”折射的社會管理之道
(2)論文化創意
(3)流動的花朵為何難以與城市融合
(4)中國應向世界貢獻思想
(5)
(6)傳統文化是中國教育的歷史基礎
(7)新世紀現實主義電影的三重景觀
(8)吉祥瑞獸
(9)歷史文人筆下的居庸關
(10)寒食與清明
(11)
(12)質疑曹操墓,不可缺少科學精神
(13)
(14)
答案與解析

文摘

著作權頁:
家族的中心地位使得倫理在社會生活秩序的建構和調節中具有至關重要的意義。在傳統社會中,人們的社會生活是嚴格按照倫理的秩序進行的,服式舉止,灑掃應對,人際交往,都限制在“禮”的範圍內,否則便是對“倫理”的僭越。這種倫理秩序的擴充,便上升為中國封建社會政治體制的基礎——家長制。家長制的實質就是用家族倫理的機制來進行政治統治,是一種倫理政治。
與此相適應,倫理道德學說在各種文化形態中便處於中心地位。中國哲學是倫理型的,哲學體系的核心是倫理道德學說,宇宙的本體是倫理道德的形而上的實體,哲學的理性是道德化的實踐理性。因此人們才說,西方哲學家具有哲人的風度,中國哲學家則具有賢人的風度。中國的文學藝術也是以善為價值取向的。“文以載道”,美善合一,是中國文化審美性格的特徵。即使征科學技術中,倫理道德也是首要的價值取向。中國傳統科技的價值觀是以“正德”即有利於德性的提升為第一目標,然後才考慮“利用、厚生”的問題。因此,中國文化價值系統的特點是強調真、善、美統一,而以善為核心。
中國文化的普遍信念是“人為萬物之靈”。而人之所以能為“萬物之靈”,就是因為有道德,因而中國文化特別重視人與人之間的“道”,以及遵循這種“道”而形成的“德”。老子曾從本體論的高度說明“萬物莫不尊道而貴德”的道理。“尊道貴德”的基本精神,就是強調人獸之分,以德性作為人獸區分的根本,突顯人格尊嚴。孔子說:“富與貴,是人之所欲也;不以其道得之,不處也。貧與賤,是人之所惡也;不以其道得之,不去也。”因而中國人都以成德建業、厚德載物為理想。早在孔子前,魯國大夫叔孫豹就提出過“立德、立功、立言”的“三不朽”思想,在此基礎上,一種以道德為首要取向的具有堅定節操的文化人格就逐漸形成了。“君子謀道不謀食”“君子憂道不憂貧”,為追求仁道,雖簞飯陋巷,不改其樂,這是一種道德至上的價值取向和文化精神。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