黑暗時刻:希特勒、大屠殺與納粹文化

在全球紀念反法西斯戰爭勝利七十周年的時刻,上海交通大學特聘教授單世聯的新作《黑暗時刻:希特勒、大屠殺與納粹文化》一書,由廣東人民出版社出版發行。

主要內容

全書一百餘萬字,分上下兩卷。作為對希特勒與大屠殺的文化透視,該書上卷以希特勒為中心,在概述希特勒的個性、理念、崛起與潰敗的基礎上,重點研究希特勒其人與德國社會各方面的關係,展現納粹運動的民眾基礎與文化土壤。下卷以集中營為中心,探索納粹種族大屠殺的起源、方式與程式,分析受害人、施暴者及相關人物的心理世界和自我認知,重點討論“奧斯維辛之後”的精神狀況。全書以跨學科的方法綜合使用回憶、著述與創作等各類材料,聚焦納粹的思維方式與行為風格,解釋大屠殺的文化起源與文化後果,融歷史敘述、理性反思與情感體驗於一體,在宏大主題與細節排比、特殊情景與普遍意義之間保持平衡。在目前紀念反法西斯戰爭勝利十周年的大量著述中,該書的主題與寫法都具有相當的獨創性。

早在1995年全球紀念二戰勝利五十周年時,單世聯教授就開始寫作該書。20年來,探索納粹浩劫,反思納粹文化是作者學術思想的重要內容。據作者介紹,以“黑暗時刻”為書名,意指這裡所述的人、事、物只發生於納粹德國這個特定的歷史時期、社會環境與文化背景之中,但此論也包含一個陷阱:似乎暴政和邪惡只是個別的、非正常的;似乎可以把人類的歷史一分切為二切割為“黑暗”和“光明”兩個對比鮮明的階段,似乎人類已經把這樣的事件有效地阻擋於眼前的時間與空間之外,似乎人類已經走出黑暗進入光明,等等。所有這些“似乎”其實都不可能得到理論和實踐的證明。儘管如此,作者仍然堅持認為,“納粹時代”確實是歷史中的黑暗時刻,希特勒與大屠殺有其獨特性。人類的現在和未來不可能通體光明,但希特勒和他所主導的大屠殺確實不大可能重演。這是值得慶幸的,人類“文明”已越來越多地融化、滲透到各種“文化”之中,我們有理由相信,這種“黑暗時刻”已經過去,文化已經日益文明化。

單世聯教授長期從事文化理論、文化思想研究,為避免文化研究的抽象和空洞,他歷來注重文化經驗,特別是20世紀重大文化實驗的研究。在該書的序言中,他這樣表達寫作本書的動機:這黑暗的歷史發生在德國、發生在西方,但對這個問題的回答應當屬於全體文明人類。在全球紀念反法西斯戰爭勝利七十周年之際,回首並反省這一黑暗歷史,是我(們)應該做的事。鑒於各種紀念活動中免不了的娛樂化傾向,單世聯強調:讓我們嚴肅起來。

書籍影響

該書完成後,華東師範大學童世駿教授、劉擎教授、清華大學許章潤教授、北京大學歐陽哲生教授、上海大學朱學勤教授、中國政法大學叢日雲教授等當代著名學者聯袂推薦。

該書甫一出版,就在2015年廣州的“南國書香節”上受到好評——

廣州日報:

“為紀念中國人民抗日戰爭暨世界反法西斯戰爭勝利70周年,廣東人民出版社在書香節前夕隆重推出《黑暗時刻:希特勒、大屠殺與納粹文化》、《抗戰三部曲》、《刺刀書寫的謊言:侵華戰爭中的日本“筆部隊”真相》。”

新華網:

廣東館舉行了“別了,法西斯——從戰場到文化的反思”活動,推出新書《黑暗時刻:希特勒、大屠殺與納粹文化》《刺刀書寫的謊言:侵華戰爭中的日本“筆部隊”真相》和“抗戰三部曲”(《老街的生命》《兵販子》《雪峰山決戰》),並就中國抗日戰爭和納粹大屠殺的文學書寫、文化記憶和歷史啟示等問題與讀者進行分享。

廣東人民出版社副總編倪臘松表示,這幾本新作以獨特的眼光另闢蹊徑,從“文化角度”探尋戰爭的精神根源,在中國紀念抗戰勝利70周年之際將對戰爭的研究和反思推向更深更廣的領域。

時代周報:

2015年8月14日上午,廣東人民出版社紀念中國抗日戰爭勝利暨世界反法西斯戰爭勝利70周年的重磅活動“別了,法西斯—從戰場到文化的反思”於廣東館隆重舉行。著名學者、上海交通大學特聘教授單世聯,著名作家、成都軍區政治部文藝創作室創作員王龍和著名作家、 “文壇湘軍七小虎”之一林家品三位專家攜各自的新作《黑暗時刻:希特勒、大屠殺與納粹文化》《刺刀書寫的謊言:侵華戰爭中的日本“筆部隊”真相》和“抗戰三部曲”(《老街的生命》《兵販子》《雪峰山決戰》),就中國抗日戰爭和納粹大屠殺的文學書寫、文化記憶和歷史啟示等問題與讀者進行了分享。

《黑暗時刻:希特勒、大屠殺與納粹文化》為單世聯教授二十年磨一劍的重磅力作,本書將大屠殺作為一種文化現象的表現和特徵進行剖析,通過細節、事件的連綴,從文化批評的角度對納粹文化進行了深度反思。本書的出版填補了中國學者對納粹文化問題的重大著作空白。

圖書目錄

第一篇 希特勒其人

一、希特勒五章

1、早年:權威人格與鬥爭哲學

2、崛起:魏瑪民主政制及其癱瘓

3、壯歲:軍事家?藝術家?

4、自殺:失敗抑或成功

5、遺產:理想主義還是虛無主義

二、希特勒的選擇

1、政治取向:左右之外

2、軍事戰略:從閃擊戰到總體戰

3、冷戰預言:西方對東方

三、希特勒身邊的大人物

1、沙赫特利用希特勒?

2、愛動物與反人類的戈林

3、希特勒後面的鮑曼

4、施佩爾的曖昧

5、把一切獻給希特勒的戈培爾

四、希特勒身邊的小人物

1、他們知道他

2、他們不知道他

3、他們被他催眠了

第二篇 希特勒在德國

五、希特勒的民眾

1、革命後的兩種人

2、有動機與無動機

3、鄉村警察的制服與靈魂

六、希特勒的新人

1、重新造人

2、成功的典型

3、不成功的原因

七、希特勒無所不在

1、在語言運用中

2、在新問候語中

3、在日常笑話中

4、在柏林生活中

八、希特勒與陸軍的鬥爭

1、合作與衝突的變奏

2、陸軍的失敗

3、上校登場

4、職責之上的良知

九、希特勒該不該殺?

1、隆美爾:沒必要殺

2、古德里安:不應該殺

3、鄧尼茨:當殺而不該殺

十、反希特勒的三種間諜

1、左爾格的悲情:不合上意

2、克里斯蒂娜的悲涼:不堪平庸

3、科爾貝的悲憤:不被理解

第三篇 希特勒與知識精英

十一、昨天與今天:施特勞斯的悲劇

1、投機、順從還是無奈

2、昨天、今天與自由的喪失

3、自覺逃避與不自覺的介入

十二、指揮貝多芬的權力:富特文格勒的分辨

1、“藝術只有好壞之分”

2、“我不後悔留下來”

3、“音樂屬於另外一個世界”

十三、里芬施塔爾電影的“納粹性”

1、相互利用

2、並不客觀

3、美化權力

十四、1941年秋夜的海森伯

1、說不清的當年事

2、“測不準”的戲劇化

3、分不開的物理與政治

十五、海德格爾的錯誤與他的學生

1、老師抱負本無限

2、學生的為難

3、要不要“說清楚”?

十六、阿倫特的愛與思

1、不平等的愛

2、陰影中的愛

3、反政治的愛

第四篇 溯源大屠殺

十七、大屠殺是一種文化

1、反猶文化的後果

2、文化分析的不足

3、納粹反猶的新義

十八、大屠殺是現代事件

1、作為必要條件的現代性

2、技術/組織的理性化

3、行為的非人格化

4、理性之外的德國性

十九、大屠殺是原始行為

1、東部猶太人

2、一個村莊的嗜殺

3、黨衛軍的文明?

第五篇 集中營世界

二十、為什麼是奧斯維辛

1、集中營、滅絕營與奧斯維辛

2、“死亡工廠”的關鍵字

3、“殺人機器”的結構與流程

二十一、罪犯的抱負:種族與烏托邦

1、希姆萊的迷狂

2、海德里希的工藝

3、門格爾的實驗

二十二、囚犯的信念:只要活下去

1、不信上帝

2、“我不絕望”

3、苟且偷生

4、因為愛情

5、全是偶然

二十三、囚犯經驗的多樣性

1、達豪之歌

2、華沙謊言

3、米斯堡的生活小品

4、地窖中的上帝之光

5、悲歌同性戀

二十四、囚犯文化的多歧性

1、涵養人性

2、記錄真相

3、粉飾暴行

4、配合恐怖

二十五、惡時代的善

1、辛德勒不只是善人

2、“施梅爾特組織”及猶太人領袖的雙重性

3、與兇手做交易?

第六篇 奧斯維辛之後

二十六、黨衛軍本性難移

1、繼續隨大流

2、依然聽朗讀

3、由暴力而金錢

4、由納粹而後現代

二十七、倖存者依然不幸

1、集中營沒有過去

2、“我不要活下去”

3、“我不要孩子”

二十八、文學奧斯維辛

1、把人“集中營化”的奧斯維辛

2、把奧斯維辛“正常化”的小說

3、記憶如何可能

4、在孩子的眼中

二十九、政治化的代溝

1、女兒質疑:狼可以在一代之間馴化為羊嗎?

2、母親無悔:我還是原來的我

3、父親理智:你應當走出去

三十、新生三部曲

1、40年代:孤獨的自我反省

2、50年代:同時代人的饋贈

3、60年代:告別納粹與後納粹文化

三十一、“奧斯維辛之後”的詩

1、阿多諾的判斷

2、策蘭的探索

3、策蘭與阿多諾、海德格爾的語言及政治

三十二、“奧斯維辛之後”的文化理論

1、啟蒙倒退為野蠻

2、文明與暴政共生

3、意義的文化建構

推薦書目

後記:從五十周年到七十周年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