黑彝族

黑彝族

黑彝和白彝是兩個次族群的概念,在1956年中國政府在涼山地區搞民主改革以前土司管轄區的彝族叫白彝,非土司管轄區叫黑彝;其次,彝族內部分五個等級:茲,諾,曲諾,阿加和嘎西,其中諾等級被譯為黑彝,曲諾等級被譯為白彝,阿加等級被譯為安家娃子,嘎西等級被譯為鍋莊娃子。

彝語稱“諾合”,簡稱“諾”,貴州彝語稱“那素”簡稱“那”,漢意為“黑",含有“主體”的意思。因崇拜黑色,視黑色為穩重,正直,言而有信的意義,故用“黑”做自稱。主要指從元末明初到解放前涼山 (原屬 西康省 ,今屬 四川省 )等地彝族奴隸制度下四個等級中的第二等級(茲,諾,曲,呷西)。一般是奴隸主階級。約占當地彝族總人口7%弱,占有70%以上的土地和牲畜,並通過家支組織進行對奴隸的統治。 滇東北和黔西北的黑彝,一般是封建主或領主。

(2). 雲南 部分彝族的漢稱。 明清漢文史籍稱為“黑羅羅”、“大黑彝”等,是否與解釋(1)同源,尚無明確定論。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