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物生平
生於清康熙十七年(1677年)戊午年正月二十四日。為清康熙庚子科(1710年)鄉試中式第三名舉人(經魁),雍正二年(公元1724年)甲辰科會試中式第113名,殿試第三甲86名進士 ,後掣籤福建龍溪縣知縣,特簡授民部主政,職司山東糧課,兼統天下酒務,晉升戶部員外郎,於清乾隆二年(公元1737年)春,辭官還鄉,誥授奉直大夫。於清乾隆八年(公元1743年)癸亥三月二十三日謝世,享年66歲。
人物評價
黎正勤奮好學,青少年時手不釋卷,才識精敏,仕途直上。他辭官還鄉後,居於自建書齋“宛在軒”中。“宛在軒”:軒,是長廊、小室之意;宛,仿佛之意。有“宛在水中央”之句。因此,“宛在軒”就是“水中小室”的意思。黎正就在這簡陋的書齋中,課訓兒孫,助教後學。他的兒子黎道炳,拔貢生、廣州府龍門縣儒學教諭,就是在他的教育下成才的。在這裡,他日手一卷,至老不倦。寫出了《光霽堂詩文集》等著作。
黎正生活儉樸。他身為朝廷二品大員,卻過著儉樸的生活。朝廷不少縉紳外巡或還鄉,赫然自大,乘車騎,擁僕從,誇耀鄉間;而黎正則截然不同,他會見州府官員,或親故往來,偕行緩步,未謀面者,不知他就是尚書郎。辭官還鄉後,常農耕勞作,衣食簡樸,一如平民。
黎正為官清廉。他在朝廷任職期間,表現出才識精敏,潔己裕民。他不事權貴,杜絕乾謁,恥與弄權者為伍,故遭權貴排斥,遂稱病辭官還鄉。他從官而返,雖兩袖清風,卻怡然自得。正如他在自作的七絕《宛在軒》中寫道:“坐對青山面碧池,此中真趣有誰知?飄然一我全無物,八極神遊自在時。”詩中表現了他高風亮節的情操。由於他為官清廉,宰相王安國三次過訪,附近州府官員中有識之±也紛紛到來拜訪。帝感其學高品潔,遂封贈奉直大夫。
黎正關心百姓,樂善作福。他掣籤得福建龍溪知縣時,即具疏陳廣東肇慶府瓮垌地方,界連九縣,荒辟險阻,請另增兵一營,駐紮瓮洞山內,以資防守。世宗準其奏,命兵部執行。瓮垌地方始得安寧,居民賴以安居樂業。他辭官還鄉後,在廉江城西二里河村仔處,捐資創建建峰橋,方便行人來往。他與合族承墾安鋪緊水仔村四周河包等處海壙.捐為全族義田,收益作為公益事業的基金,解決族人讀書、婚嫁等困難。
黎正學識淵博,施政有方,為宰相王安國所賞識與懷念。他辭官還鄉未幾,王安國三次過訪了他。首次於清乾隆二年(1737年)春,王安國奉命視學廣東,前往高涼,路過石邑時訪;第二次於同年夏,王安國離高涼,往雷瓊,經石邑時過訪:第三次同年秋,王安國辦完公務,從雷瓊歸來,取道石城,與黎正相聚。當王安國回京道出石門山時,還寫了《石門山別友》詩一首,作為給黎正的贈別。 王安國回京後,到黎母壽誕時,奉上壽章,藉此勸他“移孝作忠,膺一品以榮親,孝莫大焉”。他過世時,當朝左都御史兼領廣東巡撫王安國親筆撰寫《戶部黎公墓誌》,志中有挽對一聯,曰:“當戶鋤蘭悲彼美,滿梁落月照遺顏”。以此表達他對黎正敬慕之情和深切的哀思。
文學形象
其事跡被編成粵劇《黎正傳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