黎光勛

黎光勛(1803-1864),字伯庸,一字檬村,晚號磵門居士,清朝貴州遵義縣人。他是黎恂之子,與外兄鄭珍就讀於其父塾館8年,研讀古學,偏重攻詩,24歲才考取秀才,接連十次鄉試都落選,年過四十餘歲還是一介生員。著有《侍雪棠詩鈔》、《葑煙亭詞》,風格獷放清婉皆有之,成就超出鄭、莫二人,堪稱黔中一流詞家,足以與全國詩壇名家相頡頑。與莫友芝共同輯錄《黔詩紀略》,是對貴州地方文化的一大貢獻。

基本信息

黎光勛
(1803-1864),字伯庸,一字檬村,晚號磵門居士,清朝貴州遵義縣人。他是黎恂之子,與外兄鄭珍就讀於其父塾館8年,研讀古學,偏重攻詩,24歲才考取秀才,接連十次鄉試都落選,年過四十餘歲還是一介生員。乃報捐教職,署理石阡府學教授,調黎平府開泰縣學訓導,不久擢升為湖北鶴峰州州判,在布政使任照磨兼鹽庫大使,後調隨州州判。與監利王柏心、龔昌運、陽湖徐華廷、中江李鴻裔諸人往返酬唱,譏訕笑歌,發泄不平之事。清同治三年(公元1864年)春奔父喪回鄉,葬父後病倒。8月死,61歲。著有《侍雪棠詩鈔》、《葑煙亭詞》,風格獷放清婉皆有之,成就超出鄭、莫二人,堪稱黔中一流詞家,足以與全國詩壇名家相頡頑。與莫友芝共同輯錄《黔詩紀略》,是對貴州地方文化的一大貢獻。

相關詞條

相關搜尋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