黃龍村[雲南省德宏州盈江縣太平鎮下轄村]

黃龍村[雲南省德宏州盈江縣太平鎮下轄村]

該行政村隸屬盈江縣太平鎮,地處太平鎮西邊,距太平鎮政府所在地6.00公里,到鎮道路為彈石路,交通方便,距縣15公里。東鄰大盈江,南鄰拉丙村,北鄰龍盆村。轄芒崗、芒海、允擺等11個村民小組。現有農戶542戶,有鄉村人口2411人,其中農業人口2403人,勞動力1360人,其中從事第一產業人數1298人。全村國土面積20.28平方公里,海拔 810.00米,年平均氣溫19.40℃,年降水量2,329.00毫米,適合種植水稻、甘蔗等農作物。全村耕地面積11,426.10畝,人均耕地2.3畝,林地8,960.25畝。2010年全村經濟總收入1944.0萬元,農民人均純收入5729.0元。農民收入主要以種植業為主。

人文地理

黃龍行政村隸屬盈江縣太平鎮,地處太平鎮西邊,轄11個自然村。解放前屬盞達副宣撫司地;解放後原屬蓮山縣第二區;1954年建政黃龍鄉;1968年改紅星大隊;1971年名黃龍大隊,1984年復建黃龍鄉;1988年搬區制黃龍行政村。

該村以傣族為主,是傣族、漢族、景頗族混居地,傣族在每年清明節過後的第七天,就開始舉辦為期三至七天的規模盛大的“潑水節”。在節日裡,他們豎起賞劍,穿著民族盛裝,跳起優美的嘎秧,用聖潔的清泉相互潑灑,以表示對對方美好的祝福。景頗族是大山的民族,景頗人民熱情奔放,在每年農曆正月十五組織舉辦“目腦縱歌”節,節日裡他們揮舞長刀,甩動銀泡,用歡快的舞蹈跳出對美好生活的嚮往。

自然資源

全村有耕地總面積11,426.10畝(其中:水田4,862.79畝,旱地6,563.31畝),人均耕地2.3畝,主要種植水稻、甘蔗等作物;擁有林地8,960.25畝,其中經濟林果地1,143.00畝,人均經濟林果地0.49畝,主要種植堅果等經濟林果;水面面積4,191.00畝,其中養殖面積10.00畝;無荒山荒地,其他面積5,839.95畝。

基礎設施

截止2010年底,該村已實現通水、通電視、通電話、通電、通路。全村有486戶通自來水,有148戶飲用井水,有148戶還存在飲水困難或水質未達標。有571戶通電,有280戶通有線電視,擁有電視機農戶515戶;安裝固定電話和擁有行動電話的農戶數480戶,其中擁有行動電話農戶數466戶。

該村到鎮道路為彈石路;進村道路為彈石路面;村內主幹道均為未硬化的路面;距離最近的車站0.10公里,距離集貿市場6.00公里。全村共擁有汽車43輛,農用運輸車15輛,拖拉機232輛,機車314輛。全村耕地有效灌溉面積為 4,712.79畝,有效灌溉率為42.5%,其中有高穩產農田地面積4862.79畝,人均高穩產農田地面積2.1畝。

到2010年底,全村建有沼氣池農戶18戶;裝有太陽能農戶150戶。全村有8個自然村已通自來水;有11個自然村已通電;有11個自然村已通路;有11個自然村已通電視;有11個自然村已通電話。有3個自然村還存在飲水困難或水質未達標。該村農戶住房以土木結構住房為主,其中有71戶居住磚混結構住房;有233戶居住磚木結構住房;有272戶居住於土木結構住房。

農村經濟

該村2010年農村經濟總收入1944.0萬元,其中:種植業收入1490.0萬元,占總收入的76.6%;畜牧業收入316.0萬元,占總收入的16.3%(其中出欄肉豬1843頭,肉牛68頭);漁業收入3.0萬元,占總收入的0.1%;林業收入25.0萬元,占總收入的1.3%;第二、三產業收入110.0萬元,占總收入的5.7%;工資性收入121.3萬元。農民人均純收入5729.0元,常年外出務工人數95人(占勞動力的6.4%),其中省內務工50人,省外務工45人。

特色產業

該村的主要產業為甘蔗、水稻、養殖業,主要銷縣內。2010年種植、養殖產業全村銷售總收入1806.0萬元,占農村經濟總收入93%。該村目前正在發展甘蔗、水稻特色產業,計畫大力發展甘蔗、水稻產業。

人口衛生

該村現有農戶576戶,共鄉村人口2531人,其中男性1286人,女性1245人。其中農業人口2489人,勞動力1484人。該村以傣族為主,是傣、漢族混居地,其中傣族1995人,漢族462人,景頗族12人,阿昌族20人。

到2010年底參加農村合作醫療1865人,參合率73.68%;享受低保383人。參加新型農村養老保險374人,參保率14.8%。

村民的醫療主要依靠村衛生所和鎮衛生院,衛生所面積為70平方米,有鄉村醫生1人,該村距離鎮衛生院6公里。該村無公廁,無垃圾集中堆放場地,無村內生活排水溝渠設施,人畜混居的農戶542戶,占農戶總數的94.1%。

文化教育

該村建有國小2所,校舍建築面積5,041.00 平方米,擁有教師14人,在校學生331人,距離鎮中學6.00公里。目前整個行政村農村義務教育在校學生316,其中小學生254人,中學生62人。

全村建有活動室1個。

基層組織

該村建有黨支部1個,下設3個黨小組,共有黨員39人,少數民族黨員28人,其中男黨員33人、女黨員6人。

村委會由支書、主任、副主任組成,下設11個村民小組。

新農村建設

近年以來,按照省委、省政府和德宏州、盈江縣建設社會主義新農村的實施方案,積極組織、開展新農村建設的項目、規劃。用於農村農業信息化建設。

發展重點

該村目前存在的主要困難和問題是:農田基礎設施薄弱,排灌困難,集體經濟薄弱,需要修建機耕道路。

該村今後的發展思路和重點是:利用資源優勢,發展經濟林木、林果、水稻、甘蔗、姬松茸。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