簡介
由於目前人工繁殖的黃鱔苗種尚不能夠大批量生產,黃鱔養殖仍依靠天然捕撈的野生苗種,而野生苗種來源不一,加上操作不當等因素,放苗後不久,黃鱔出現痙攣症的現象非常普遍。黃鱔的痙攣症死亡率相當高,對養殖戶造成很大的損失,現就其成因及預防措施簡單討論如下。
症狀
痙攣症一般出現在野生鱔苗放養後2-10天,初始表現為不開食,易受驚,聽到聲響和振動後,鱔苗會出現竄游和跳躍現象,並持續數分鐘後才趨於平靜。2-3天后鱔苗開始表現出彎曲症狀,並且就地作打圈運動,同時肌肉極度緊張,頭部與身體呈“S”或“O”型不可恢復性收縮,並伴隨不自主地撕咬自身,4-5天后鱔苗開始死亡。發病鱔苗體表檢查無任何炎症和充血症狀,目視及鏡下檢查體表無寄生蟲,解剖檢查內臟器官亦無病變,但血液比正常顯暗紅,腸道內發現寄生了大量棘頭蟲,腹腔壁感染有毛細線蟲,而野生黃鱔大都寄生有上述蟲體,因此可排除寄生蟲的致病因素。從開始持續發病到死亡結束,時間大約在7-20天,死亡率一般在30%以上,嚴重的可達到100%。
病因
黃鱔痙攣症發病原因主要是由於黃鱔血液載氧力下降,引起腦供氧不足,導致腦缺氧和腦壞死,致使高濃度的氨、硫化氫滲入黃鱔血液中,造成血液中毒。
1、捕撈
下雨季節,捕捉黃鱔的籠具被淹沒後,進入籠具的黃鱔因攝食了誘餌,其代謝加強,加之掙扎時耗氧量的增加,其在水中呼吸的氧氣已不能滿足機體需要,而空氣呼吸又無法實現,致使機體內二氧化碳排出受阻,血液內聚集的二氧化碳增多,造成血液酸中毒,嚴重時黃鱔起捕時就已死亡,但大部分仍然存活,此種鱔苗放養發生痙攣症的機率極高。
2、貯養
捕撈後,黃鱔的貯養密度一般都比較高,水和黃鱔的比例在1∶1以下,且長時間不換水。黃鱔在高密度情況下,體表不斷分泌粘液和排泄體內代謝物,這些物質在細菌的作用下,分解出氨、硫化氫等有毒有害氣體。這些有毒有害氣體通過黃鱔的皮膚呼吸進入血液中,造成血液酸中毒。
3、運輸
乾法運輸對鱔苗影響更為劇烈,因水份的缺乏,鱔苗喪失了氣體交換的載體,呼吸作用受到了嚴重抑制,甚至達到窒息的程度。同時鱔苗分泌的粘液及排泄物由於沒有水體的稀釋,將產生高濃度的硫化氫,這一環節所產生的危害比高密度貯養更為嚴重,因為此過程的鱔苗還伴隨體液喪失的脫水過程。一般乾法運輸超過2個小時以上的鱔苗發生痙攣的機率為90%以上。
4、其他原因
收購、儲存、運輸及放養時水溫溫差過大,造成黃鱔機體代謝失衡,俗稱“感冒”,並在其機體內形成一層屏障,使體內二氧化碳不能夠排泄而造成血液內二氧化碳濃度過高,引起血液酸中毒。
預防
1、避免雨季收購鱔苗,減少中轉環節,要直接從黃鱔捕撈戶處收購鱔苗,避免從市場、商販中收購。
2、收購的鱔苗應是當天捕撈的,同時要求捕撈戶貯養鱔苗的水體要達到黃鱔重量的5倍以上,避免收購的黃鱔長時間的貯養。
3、帶水運輸鱔苗,鱔苗與水的比例至少達到1∶5,如長途運輸需使用藥物進行水質保護,可適當加入一些多糖藥物、多維或抗菌素等,避免用氯製劑、氧化劑等刺激性藥物浸泡。
4、收購、儲存、運輸及放養等環節避免水溫溫差過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