黃金山[遼寧省大連市旅順口區黃金山]

黃金山[遼寧省大連市旅順口區黃金山]

海拔119米,位於旅順港口東側,形勢十分險要,與港口西側的老虎尾山遙相呼應,扼守旅順港出海口。山北麓不足百米處便是舉世聞名的旅順大塢。

簡介

清末李鴻章在旅順口興建旅順大塢,做為北洋水師的後勤維修基地。為加強基地的防衛,在旅順口的路路和海路大規模修炮台,黃金山因其險要的形勢和重要的地理位置,被選址修建海防炮台。

歷史

黃金山炮台於1880年11月開工修建,1883年3月21日將2門240mm口徑克虜伯火炮、5門120mm口徑克虜伯火炮和8門12磅炮搬運上山。6月,火炮安裝完畢,竣工投入使用。該炮台工程歷時2年零5個月。該炮台配備的240mm口徑加農炮,是當時旅順要塞安裝的口徑最大、威力最強、樣式最新的火炮。火炮安裝在旋轉軌道車上,可以進行360度射擊。

黃金山炮台守備部隊的兵力為一哨,約200人,首任哨長為曾經留學德國的袁雨春,並聘請德國炮兵軍官瑞乃爾擔任炮台教習。炮台建成後,守備人員經過5個多月訓練,於1883年10月21日進行了首次試射。240mm炮每門試射兩發,120mm炮每門試射三發,固定靶距3000米。哨官袁雨春親自操炮瞄準試射一發,擊中靶標,被記一等功一次。

黃金山炮台建成後,因山頂地面狹小,不利於實戰,曾於1884-1886連續三年施工,擴建一些配套設施。擴建工程完工後,炮台前方(南側)的培土加厚一丈,邊側培土加厚五尺,共用土1.1萬方。這些土方都是用從金州、瓦房店等地雇用的毛驢(起初是300頭,後增至600頭)用4個多月的時間運至山頂的。該炮台工程先後耗銀18.6萬兩,是旅順要塞前五年修築的10座海防炮台總費用的67.3%,是旅順口諸炮台中最大的一個。

黃金山炮台工程負責人是漢納根,他是德國海軍炮兵少校,由天津海關稅務司德璀琳(漢納根的岳父)向李鴻章推薦於1879年來華,擔任北洋大臣李鴻章的軍事顧問,1880年11月到旅順主持炮台工程修築。1886年5月21日,醇親王奕環抵達旅順口檢閱炮台後說:“漢納根監造炮台,堅固如式,著再加恩賞給三品頂戴,以示鼓勵。”

1894年甲午戰爭爆發後,11月18日,日軍從大連出發進攻旅順口。11月21日晨,當日軍進攻旅順口陸防的椅子山炮台時,海防黃金山炮台的240mm火炮曾調轉方向,炮擊進攻椅子山的日軍。當日上午,椅子山炮台被日軍攻陷;午後,日軍攻入旅順市區。旅順口東岸海防炮台群總指揮黃仕林見旅順失陷,急忙登船逃往煙臺。黃金山炮台守軍自行抵抗至天黑後,被迫放棄炮台潰散,炮台隨即被日軍占領。

沙俄1898年占據旅順口後,於1899年開工擴建黃金山炮台,至1904年日俄戰爭爆發時工程基本完工。經過俄軍擴建,黃金山炮台共安裝280mm口徑火炮6門,57mm口徑火炮2門。在6門280mm火炮的炮位之間,建有長10.5米、寬5.6米、高2.7米的地下彈藥庫3座(現在庫內還可以看到當年搬運炮彈時使用的滑車裝置的遺蹟)。此外,還建有7間與炮台連線在一起的官兵宿舍。整個炮台用混凝土、砂子、卵石灌注而成,混凝土牆壁厚度均在1.5米以上,這個厚度足以抵禦日本海軍最大口徑火炮——350mm口徑火炮的射擊。

1904年日俄戰爭中,黃金山炮台和位於黃金山南麓的電岩炮台相配合,以火力封鎖旅順港出海口和港外航道,粉碎了日本海軍閉塞隊對旅順港的三次自殺性閉塞行動。整個日俄戰爭中,黃金山炮台沒有被日本軍艦的炮彈直接命中過,保存完好。

1945年8月蘇聯對日宣戰,蘇軍空降兵占領旅順後,曾登上黃金山,在山頂豎起蘇聯國旗慶祝勝利。1955年旅順口歸還中國後,黃金山上一直駐有解放軍海軍的官兵。由於黃金山的背後就是旅順大塢(現在叫大連遼南船廠,軍內代號4810廠),登上黃金山後,整個北海艦隊旅順水警區的所有艦船,均可以在近距離盡收眼底,所以黃金山炮台一直未能對外開放遊覽。該山山勢極為陡峭,有些地段坡度可達70度,樹林茂密,極難攀登。

交通

在旅順火車站或旅順汽車站下車後,乘計程車到電岩炮台景點大門外下車,沿黃金山南麓山坡攀登至山頂。因上山無路(盤山公路只允許軍車通行),林深草密,並且山勢奇險,所以攀登前應準備好適合越野的鞋子和防刮的服裝。

周邊景區

黃金山的南麓山腳下是電岩炮台景點,東南山腳下是黃金山海水浴場,水質極清,是大連四大海水浴場之一;山麓南坡有黃龍(明朝末代遼東總兵)墓遺址景點,北麓有鴻臚井遺址(位於4810廠區內,不對外開放)。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