黃超[浙江教育家]

黃超(1890~1970),字群覺,號醉農,原名體煜。以字行。大橋頭村(在金鄉鎮北郊)人。畢業於溫州第十師範學校。宣統二年(1910)任教宜山江南高等國小,歷時18年;民國17年(1928)回金鄉,在平陽縣立第五國小(後稱金鄉國小)任教。翌年校長病逝,黃群覺為眾望所推,繼任校長達26年之久。

個人簡介

黃超(1890~1970),字群覺,號醉農,原名體煜。以字行。大橋頭村(在金鄉鎮北郊)人。畢業於溫州第十師範學校。宣統二年(1910)任教宜山江南高等國小,歷時18年;民國17年(1928)回金鄉,在平陽縣立第五國小(後稱金鄉國小)任教。翌年校長病逝,黃群覺為眾望所推,繼任校長達26年之久。

生平經歷

黃群覺治校嚴謹,善用賢能教師,以陳輔卿、陳藕卿為左右手,時人戲稱為他有“左右二卿”:輔卿的數學教學,深入淺出;藕卿理財精明,內助得力。此外,國文教員李梅澄文學造詣頗深。自然教員張光賢心靈手巧,能製作各種生物標本。音樂教員劉百展能歌善舞,還熟諳各種樂器及雜技。30年代初,金鄉國小文娛活動活躍,演出大型童話歌舞劇《葡萄仙子》,轟動一時。民國23年舉行首屆運動會影響全縣,學校聲望大增。

30年代中,黃倡導女子入學。由金鄉國小民教部協助陳陶庵、殷訓民等舉辦“金鄉鎮女子職業學校”,除一般初小課程外,還增設縫紉、手工(制繡、扎花)等課。兩年後,因經費困難併入金鄉國小。抗戰期間,在所辦女子識字班中還特地增添“戰地救護”的實驗和競賽。

每逢開學時,黃群覺先與級任研究貧寒學生的學雜費減免問題,對其中的優等生,扶助不遺餘力。學生陳華民畢業後無力深造,黃勸他報考有助學金的溫州師範學校。但年齡不合格(陳才13歲,未到15周齡),黃群覺便寫信給在縣教育局的師範老校長,請求破格准考。陳才得以考取入學,未及畢業,就被瑞安縣政府破格聘為農村國小督導。民國32年,又力排眾議,推薦陳為金鄉國小校長,自己退居社會部主任。

主要成就

50年代初,被選為平陽縣人大代表,後任縣政協第二、三、四屆委員。

退休之後

1955年,年逾六旬,才離開學校。但直至臥病在床,仍關心該校的教務,1970年1月逝世,享年80歲。彌留時有詩道:“四十年來執教鞭,不辭勞瘁不高遷。球山夜雨篝燈火,獅嶼松風雜誦綰。回首韶光隨水逝,欣看桃李逐春妍。而今白髮蕭然老,猶共諸生勖勉旃”。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