組成
黃芩(去黑心)、蘆根、人參、赤茯苓(去黑皮)各一兩(30g),桂(去粗皮)半兩(15g)。
用法用量
上為粗散。每服五錢匕,水一盞半,加生薑一棗大(拍碎),棗三枚(劈破),同煎至八分,去滓溫服,不拘時候。
主治
傷寒吐下後,內外有熱,煩渴不止。
重要文獻摘要
《普濟方注錄》:“黃岑蘆根湯,治傷寒吐下後,內外有熱,煩渴不止。黃岑、蘆根、人參、赤茯苓各30克,肉桂15克。每服15克,生薑少許,大棗三枚,水煎服。”
黃芩蘆根湯,中醫方劑名。出自《聖濟總錄》卷二十三。主治傷寒吐下後,內外有熱,煩渴不止。
黃芩(去黑心)、蘆根、人參、赤茯苓(去黑皮)各一兩(30g),桂(去粗皮)半兩(15g)。
上為粗散。每服五錢匕,水一盞半,加生薑一棗大(拍碎),棗三枚(劈破),同煎至八分,去滓溫服,不拘時候。
傷寒吐下後,內外有熱,煩渴不止。
《普濟方注錄》:“黃岑蘆根湯,治傷寒吐下後,內外有熱,煩渴不止。黃岑、蘆根、人參、赤茯苓各30克,肉桂15克。每服15克,生薑少許,大棗三枚,水煎服。”
蘆根,別稱蘆茅根、葦根、蘆頭、蘆柴根,生於江河湖澤、池塘溝渠沿岸和低濕地。也是中藥名,用於熱病煩渴、胃熱嘔吐、肺熱咳嗽、肺癰吐膿、熱淋澀痛。
植物形態 藥材概述 藥品簡述 蘆根的作用 臨床套用蘆根,別稱蘆茅根、葦根、蘆頭、蘆柴根,生於江河湖澤、池塘溝渠沿岸和低濕地。也是中藥名,用於熱病煩渴、胃熱嘔吐、肺熱咳嗽、肺癰吐膿、熱淋澀痛。
植物形態 藥材概述 藥品簡述 蘆根的作用 臨床套用蘆根,中藥名。始載於《別錄》,列為下品。《新修本草》曰:“生下濕地。莖葉似竹,花若荻花。二月、八月采根,日乾用之。”《本草圖經》謂:“蘆根,舊不載所出州...
入藥部位 性味 歸經 功效 主治新鮮中藥,主要是指新鮮植物類中草藥的自然汁及其鮮活的動物或昆蟲類藥品。藥材按季節採摘後,立刻用榨汁或低溫冷藏的辦法進行保鮮處理,然後將鮮藥配入藥方當中。...
歸類 臨床套用 鮮藥套用現狀 鮮藥臨床套用 與乾中藥比較傳統中醫認為,肥胖與痰、濕、氣虛等有關。如《內經》曰:“素嗜肥甘,好酒色,體肥痰盛”。另有一些醫者提到“肥人多痰濕”,“肥白人多濕”,“肥人沉困怠情是氣...
減肥原理 減肥原則 減肥方法 中藥原理 常見中藥《常用中藥八百味素要》是由學苑出版社1999年02月出版的一本書籍。
內容介紹 作品目錄蘆根蘆葦,多年生高大草本,具有匍匐狀地下莖,粗壯,橫走,節間中空,每節上具芽。莖高2~5米,節下通常具白粉。中藥名,用於熱病煩渴、胃熱嘔吐、肺熱咳嗽、肺...
入藥部位 性味 歸經 功效 主治止嘔人參湯,中醫方劑名。出自《外台秘要》卷六引《刪繁方》。具有清熱瀉火,涼血解毒,滋陰潤燥,養陰潤肺,除煩止嘔,益氣健脾之功效。主治下焦熱,氣逆不續,嘔...
組成 用法用量 功用 主治 使用注意石膏大青湯,中醫方劑名。出自《備急千金要方》卷二。具有散邪安胎的功效。主治妊娠傷寒,頭痛壯熱,肢節煩疼。
歌訣 組成 用法用量 功用 主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