概況
黃興公園定位於“休閒體育公園”,創造以綠化為主體,為市民提供具有良好生態環境和健身功能的大型公共綠地。通過現代造園手法模擬自然山水,使之具有城市山水風貌,同時具備健身和休閒功能。運用大手筆塑造山地、坡地、緩坡、湖面等地形地貌, 通過豐富多彩的植物景點、水景觀相結合,強調植物造景,使公園一年四季呈現出不同的景觀面貌,形成山水交融、水綠交融的綜合性休閒公園。公園特色
(1)駁岸:偌大的浣紗湖岸線很長,採用了木質親水平台、親水石灘(淺水灣)、扇形濱水大草坪和親水長廊等多種處理手法,使得整條岸線景色多變,既可賞水、又可戲水。(2)構築物:黃興綠地中大膽採用了多種形式新穎的建築和構築物,不僅點景,還在上海園林建築群中取得了創新。比如弧形大門、森林音樂廣場的彩雲雕塑等等,都為綠地注入了現代血液。
(3)地面鋪裝:地面鋪裝是黃興綠地設計的一個重點。木質親水平台和森林音樂廣場等開放空間的地面鋪裝整體而精緻。四通八達的園路則多以混凝土造成天然石的效果,色彩和質感都很多變。部分路段拼嵌大尺度圖案,形成了強烈的視覺衝擊。
(4)植物造景:黃興綠地植被覆蓋比例較高,在植物造景中,設計者精心設計了各種形式,配置各種植物,以避免產生重複單調之感。在水邊形成開闊平坦的大草坪、幽深的水杉林、熱帶風情的棕櫚林等多種景致。就全園來看,又有開闊草坪、疏林草地、密林以及藤本藝圃等各種形式。單就密林一類,又可看到銀杏方陣林、家庭紀念林等差異較大的景觀。
(5)景點組織:作為休閒式園林,一方面以林深樹密、丘陵起伏、湖面寬闊為其特色;另一方面,園中建有大草坪、森林廣場、觀湖亭、草木亭、組合亭、人工湖、淺水灣、像形巨石、遊船碼頭、親水長廊、錦魚池、藤本廊、愛蓮屋、橋等十餘個景點。
著名人物
黃興(1874年10月25日-1916年10月31日),漢族,原名軫,改名興,字克強,一字廑午,號慶午、競武,曾用名李有慶、張守正、岡本、今村長藏。近代民主革命家[1],中華民國的創建者之一,孫中山先生的第一知交。湖南省長沙府善化縣高塘鄉(今長沙縣黃興鎮涼塘)人。
中華民國開國元勛;辛亥革命時期的先驅和領袖,以字克強聞名當時,與孫中山常被時人以“孫黃”並稱。1916年10月31日,黃興病故於上海。1917年移柩長沙,同年4月15日,受民國元老尊以國葬於湖南長沙嶽麓山。著作有《黃克強先生全集》、《黃興集》、《黃興未刊電稿》及《黃克強先生書翰墨績》刊行。南京臨時政府成立時,任陸軍總長。袁世凱稱帝時,任討袁總司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