黃美芸

黃美芸

黃美芸比高錕小一歲,出生在江蘇南京,在1955年大學畢業後進入英國國際電話電報公司(ITT)工作,從事電腦專業。後來,ITT來了一位與她一樣是黃皮膚的香港小伙子任工程師,在幾乎清一色的白人同事中,他們的東方面孔讓彼此都覺得很親切。日久生情,他們相愛了!一年後,高錕向黃美芸求婚,黃美芸卻提出要做一個試驗:大家分開半年,不見面,看彼此是否還互相掛念。高錕三句不離本行地說:“實驗室應該做實驗,但婚姻的實驗不能做,我的真心不需要實驗”。

基本信息

背景

2009年10月6日,現年76歲的“光纖之父”高錕獲得了由瑞典皇家科學院宣布的諾貝爾物理學獎!然而,此時的高錕已經患上老年痴呆症,對於自己在科技方面的建樹早已忘得一乾二淨。高錕目前定居在美國加州舊金山附近的山景城,過著平淡和規律的生活。得獎後,美國中文電視台來到他的住所採訪,但高錕卻表現出一副茫然的神情。在高錕的身邊,有一位年齡相仿的婦女溫柔問他:“你是不是光纖之父?光纖之父是誰你知道嗎……”這位試圖打開他記憶的婦女,就是高錕的結髮妻子黃美芸。

簡介

高錕的真情實意打動了黃美芸,可是打動不了黃美芸的母親。黃母提出了強烈的反對,按中國習俗,必須要兄長先成家然後妹妹才能出嫁,但那時,黃美芸哥哥仍獨身,甚至連女朋友的影兒也沒有。

婚姻

全家福

1959年,黃美芸瞞著家裡人,在英國和高錕機密結了婚。從那以後,高錕的試驗室里總是湧現著黃美芸的身影,黃美芸是電腦專業,這對高錕的試驗研討沒有什麼直接贊助,但是高錕每次講座的電腦程式及幻燈片,卻都是黃美芸一手預備和設計的。1966年,高錕受英國政府所邀,在英國科技館宣讀論文,那是一次非常盛大的會議,為了把所須要的電腦幻燈片儘量做得完善,黃美芸在自己的工作之餘,一連加了三個夜班,那三個晚上,她每晚只睡三四個小時。

從1963年開端,高錕就著手對玻璃纖維進行理論和適用方面的研討工作,並假想套用一種玻璃纖維傳送雷射脈衝以取代用金屬電纜輸出電脈衝的通信辦法。1966年,高錕發表了套用極高純度的玻璃作為媒介傳送光波,作為通信之用的基本理論。但理論終歸是理論,要實現還必需做到一點:以玻璃製作一條比頭髮還要細的光纖!但他的這個想法遭到了許多人的疑惑,甚至有不少人以為高錕簡直是神經有問題,他們的理由很充足:光如何能導電?在這種種嘲諷和嘲笑中,只有一個人一直在勉勵他不要打退堂鼓,勉勵他不能廢棄自己的信心,自己走自己的路,好好研討光導纖維的可行性。

輔佐

在黃美芸的鼓勵下,高錕堅持著自己的實驗,幾年後,他得出一個結論:只要能夠找到一種“沒有雜質的純淨玻璃”,他的構想就能成真!為了尋找那種沒有雜質的玻璃,高錕造訪了許多大型玻璃工廠,還到過美國的貝爾實驗 室及日本、德國,跟科學家們討論玻璃的製法,企圖尋找到那種真正純淨的玻璃。但是,他的努力換來的卻是大家的再次嘲笑,那些人用自認為最權威的科學知識告訴他:世界上並不存在沒有雜質的玻璃!這種結果對於高錕來說無疑是一個巨大的打擊,他甚至一度產生了放棄實驗的念頭。這時,黃美芸對他說:“他們不知道不代表它不存在,現在不存在不代表永遠不會出現!”黃美芸的話使高錕更加堅定了自己的信心,儘管有許多人依舊說他是盲目和固執。

成就

讓人意想不到的是,幾年後高錕終於發明了石英玻璃,世界上第一根光導纖維誕生了。那一刻,高錕和黃美芸激動得相擁而泣!之後又經過無數次研究和創新,第一個光纖系統終於在1981年成功問世,一個全新的光纖信息傳輸系統開始正式面世,信息高速公路在全球開始迅猛發展。光纖一詞,在人類發展史上寫下了具有革命性改變的精彩一筆,高錕“光纖之父”的美譽,也在一天之內傳遍了全世界。

子女

黃美芸和高錕育有一子一女,如今都在美國矽谷生活和工作。在得知父親獲得諾貝爾物理學獎的時候,他們特地趕回父母家中,面對祝賀,他們指著正為父親按摩的母親說:其實,這個諾貝爾物理學獎不完全是父親一個人的,它有一半屬於母親,沒有母親的支持與鼓勵,父親也很難取得這樣的成就

相關詞條

相關搜尋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