黃粟嘉

多年來從事農業和農村經濟工作,尤其在農業資源開發利用、農業科學技術、農村經濟等領域成績更為顯著。1966年在吳縣通安鄉首創農科站,開創了在鄉級試驗、示範、培訓、推廣模式,在全省推廣,省四級農科網會議300多位代表曾到此參觀。開展群選群育,選育的"通紅一號"曾推廣20多萬畝;種子純種化、良種化對增產起了顯著作用;總結"人造河泥"經驗,推廣"四季造肥倉",當時拍攝電影和出版書籍在全省推廣;實現大小麥遠緣雜交並獲得後代,得到梅籍芳、劉大鈞等學者肯定;推廣三熟制等先進技術數10項,獲得顯著增產。1977年負責吳縣雜交稻制種技術指導,畝產近50公斤水平。1982年在吳縣農科所完成後季稻農桂早3-7高產穩產栽培技術研究,示範田單產達475公斤。並運用栽培模式圖推廣研究成果70萬畝,增產0.35億公斤。同時組織13個單位,34塊示範田50.25畝,推廣小麥施肥促控技術,在災年畝產達到389.1公斤,比大面積增產100-125公斤,其中主持的 5塊示範田7.181畝,塊塊超過400公斤(達到422.3公斤,最高的2.13曾達到452.7公斤)。

人物履歷

高級農藝師。出生,上海松江人。畢業於蘇州農業學校。現任江蘇省蘇州市區劃辦公室主任。

人物生平

多年來從事農業和農村經濟工作,尤其在農業資源開發利用、農業科學技術、農村經濟等領域成績更為顯著。

1966年在吳縣通安鄉首創農科站,開創了在鄉級試驗、示範、培訓、推廣模式,在全省推廣,省四級農科網會議300多位代表曾到此參觀。開展群選群育,選育的"通紅一號"曾推廣20多萬畝;種子純種化、良種化對增產起了顯著作用;總結"人造河泥"經驗,推廣"四季造肥倉",當時拍攝電影和出版書籍在全省推廣;實現大小麥遠緣雜交並獲得後代,得到梅籍芳、劉大鈞等學者肯定;推廣三熟制等先進技術數10項,獲得顯著增產。

1977年負責吳縣雜交稻制種技術指導,畝產近50公斤水平。

1982年在吳縣農科所完成後季稻農桂早3-7高產穩產栽培技術研究,示範田單產達475公斤。並運用栽培模式圖推廣研究成果70萬畝,增產0.35億公斤。同時組織13個單位,34塊示範田50.25畝,推廣小麥施肥促控技術,在災年畝產達到389.1公斤,比大面積增產100-125公斤,其中主持的 5塊示範田7.181畝,塊塊超過400公斤(達到422.3公斤,最高的2.13曾達到452.7公斤)。

1983年在吳縣郭蒼鄉推廣使用磷肥施肥技術,在大面積全面減產的情況下,郭巷鄉小麥單產增15公斤,示範村畝產增49.4公斤;負責鄉水產養殖場,460餘畝水產單產從125公斤左右增加到300公斤,總產從6萬公斤增加到17萬公斤,盈餘14萬元,第二年之後一直保持盈利20餘萬元。

1984年完成蘇州市第一次土地利用現狀調查,蘇州市名、特、優產品資源、農業專業村、蘇州旅遊資源、庭院農業以及長江江灘資源(蘇州部分)、以東太湖為代表的蘇州市境內湖泊資源和吳縣西部沿太湖丘陵資源的開發利用調查研究,為農業資源的深度開發提供科學依據。通過東太湖規劃開發,實施後年新增產值1.3億元,年新增利潤2949萬元,以及增產大量的農副產品供應市場。他長期在蘇州農村基層工作,具有豐富的實踐經驗和農業科學理論知識,對蘇州地區的農業和農村經濟有較深入的研究,發表論文數十篇,曾獲省及省以上科技成果獎9項,

1995年由中國農業科技出版社出版《黃粟嘉農業科學技術論文集》,匯集了他1973~1993年間的部分科技論文24篇,集中反映他對我國經濟發達的蘇州地區農村經濟和農業生產的發展戰略、資源調查、評價、開發、利用、糧食與糧食生產、農業和農業科學技術等方面的研究成果。

1988年、1990年分別榮獲省與全國農業區劃先進工作者稱號。傳略被載入《世界名人錄》中國卷。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