霞幕山上寫春秋
四十多歲的黃秋菊,聰明能幹、性格倔強,很早就隨軍去了內蒙古部隊。2006年,黃秋菊的丈夫從內蒙古部隊轉業回家,她也跟著回到了闊別十多年的老家和平。按照政策,隨軍家屬再就業是由當地政府安排,但作為軍嫂的黃秋菊放棄了機會,在高山上種起了白茶,並靠勤勞的雙手開創著自己的人生價值。
記者隨黃秋菊走了5公里多的盤山公路後,來到了海拔500多米的霞幕山,這就是她承包種植白茶的山頭。由於近幾日的連續降溫,山上剛不久下了場小雪,白茫茫的一片中點綴些許綠色,隱約還能看到幾個員工正在為茶葉施肥、修剪雜草。黃秋菊一臉喜悅地說:“別看現在只有幾個人在長期管理茶山,但到了三四月份採摘期的時候就完全是另一番情景。那時候有百來號人幫忙在山上採茶葉,工廠內炒茶的、包裝的,很熱鬧,我也會在這裡住上一個多月。”
投資茶葉
黃秋菊說:“我出來自己創業,既能給政府減輕點負擔,又能豐富自己的人生經歷,何樂而不為呢!”她心裡有的是有自己的打算:如何學到更多的創業知識,如何提高自己的創業素質,如何掌握更多的商業技巧。如果說此時的她對自己的自主創業還有些朦朧,但回到家鄉後更堅定了自己的想法。
2006年,她一回到和平,全縣全民創業的濃厚氛圍更是鼓舞了黃秋菊創業的鬥志。北方幾乎沒有什麼好的茶葉,平時帶去的茶葉都受到了那裡人的好評,在那裡有很大的市場空間。而且茶葉種植十分環保自然,又是家鄉“大唐茶都”的特產,在外很有知名度和美譽度。這讓黃秋菊看到了商機,於是她東拼西湊,向親戚朋友借錢,投資了100多萬元承包了家鄉200多畝山地,新建了18間廠房,當起了茶場老闆。
功夫沒有白費
可沒有一點種植經驗的黃秋菊,起初也遇到了許多難題。但她沒有退卻,奔東走西,向當地有經驗的人請教,還特意請來了縣農業局茶葉種植的專業人士幫助解決難題。“累。一開始開荒的時候滿手都是血泡,既然投資了總不能因為累就不幹了吧。而且還得給工人們帶個頭。”就這樣,黃秋菊靠著一股子韌勁,200多畝的荒山徹底變了樣。
新的茶苗種了下去,黃秋菊更是整天泡在山上,可這時,更大的挫折來臨了。
“2007年的一場大雪,把我70%的苗都壓死了。當時看著茶苗,心疼的眼淚都下來了,這都是我的心血啊!”黃秋菊跟記者談到時還是有些激動。雪還沒化,心急的黃秋菊就爬上了山查看情況。雖然心痛,但憑著一股子不認命、不服輸的勁頭,她擦乾了眼淚,在今年春天的時候,補種了一批新的茶苗。看到她的努力,丈夫的不理解也漸漸消除。現在周末的時候,常常會和她一起上山幹活。兩口子和樂融融,收穫的不僅是財富,更多的是充實和快樂的生活。
“現在看到茶樹一排排站在那裡,我真的很欣慰,兩年的功夫沒有白費。我帶以前的朋友、領導來看,他們都說好,說我的選擇沒有錯。”黃秋菊十分自豪地告訴記者。
發展旅遊業
目前,已經有北京,內蒙等地的客戶前來預定,明年春天一出產就能見到效益。現在她最大的心愿就是將這些茶山照料好,在明年的時候將自己的茶葉更好的推廣出去。黃秋菊下一步打算利用資源發展旅遊業,讓自己的創業之路走得更加精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