黃畲簡介
黃畲幼年隨父到北京,少承家學,授讀《古文觀止》、《唐詩三百首》、《千家詩》、《聲律啟蒙》等書,打下了堅實的古典文學基礎,及長酷好詩詞。1931年在北平四存中學畢業。1934年起在北平市政府任職。1941年入北平國學院詞章門攻讀,拜前清翰林郭則澐為師,專學古典詩詞及辭賦等。畢業後,參加當時郭則澐組織的蟄園詩社、瓶花簃詞社、前清翰林關賡麟組織的銻園詩社、咫社詞社及名士張伯駒組織的庚寅詞社,與社友關賡麟、章士釗、葉恭綽、夏仁虎、龍沐勛、王冷齋、張伯駒、黃君坦、蕭勞等相唱和,作品載銻園吟稿、咫社詞鈔中。又被聘為北平古學院研究員,結識吳廷燮、王謝家等前輩,時常請正,研討切磋,詩詞益進。曾一度學山水畫,入中國畫學研究會為會員。1946年起,任冀北電力公司助理管理師。 新中國成立後,黃畲先後在華北電業管理總局供職。1958年起從事教學工作,歷任北京電力學校、一?九中學、一一五中學語文教師,崇文區教師進修學校教研員,並建立崇文區語文教師之家,負責編寫語文課教材,定期組織崇文區二十幾所初高中語文教師聽講和指導備課。1974年12月退休。1988年12月被聘任為中央文史研究館館員,兼《詩書畫》叢刊編委。他是北京市台灣同胞聯誼會會員、北京市台盟盟員,中華詩詞學會發起人之一。 黃畲長期從事古典詩詞的研究,在這方面有很高的造詣,卓有成就。退休後勤於著述,寫了有關詩詞的校勘、注釋一百多萬字。已出版的有《歐陽修詞箋注》、《石湖詞校注》、《陽春集校注》、《山中白雲詞箋》、《歷代詞萃》;與張璋合編《全唐五代詞》,此書收詞二千五百餘首,有名可查的一百七十餘家,歷時十載才完成;又與詞學家夏承燾編選《金元明清詞選》,並注釋金元明詞部分;與張璋合校《秦觀詞集》;整理《朱淑真集》;還為《金元明清詞鑑賞辭典》、《愛國詩詞鑑賞詞典》、《全球當代詩詞選集》撰寫某些詞條。注釋張伯駒、黃君坦選編的《清詞選》,由河南中州古籍出版社出版。尚有《三海全詠》、《中山公園全詠》、《千家詩箋注》、《紉蘭簃詩詞文集》等待出版。
黃畲家族背景
其由福州遷台灣世系簡圖為:福州閩縣台江聖王廟金墩初祖1世黃震旦(莆田金墩黃幼洛子也)---2世黃俊---3世黃大成---418世黃元吉(1720年黃正睿長子出承福州台江聖王廟金墩街黃大成為嗣)台灣淡水港始祖解元翰林學士通判-19世黃成書1745年-20世黃嘉榮1775年---21世黃惠1805年---22世黃玉柱1835年---24世黃彥鴻1866年---25世-(黃畲、黃正襄)(黃浚、黃濟、黃溥、黃瀚、黃均1914年)---26世(黃晟、黃燧、黃度、黃麟1943年)析居北京、福州台江聖王廟金墩和台灣淡水港(據莆田沙堤金墩黃氏宗譜)析居北京、福州台江聖王廟金墩和台灣淡水港。周恩來總理說“新社會的文史研究館館員,是當代翰林”。黃家三代四人,都是新中國的“文史研究館館員”,黃彥威、黃正襄父子析居北京、福州台江聖王廟金墩和台灣淡水港。 是北京市文史研究館館員:黃正襄的哥哥黃畲和侄子黃均還是中央文史研究館館員呢。如果加上他的叔叔是清末翰林,黃家則是一家三代五“翰林”。
附錄一:黃叔父黃彥鴻所撰的《金墩黃氏祖祠建置碑誌 》
金墩黃氏祖祠,先期浙江湖州教授學古諱勝公祭其事;明洪武戊寅年秋,廣信知府翰林學士永公復修金墩廟,古讀書亭,鳩集倡建祠宇,以祀始祖宋隆興進士、平海軍節度判官、通奉大夫、副都統贈太尉謚清惠黃府公在天之靈。逢年正月初四日,金墩清江沙堤珠坑平海沙坂等族子姓詣祠,拜謁祖先敬致祭嗣,祠在府城東南景德里黃石市興美街水南書院之金墩,坐小山之原。而朝九華山堂水與金墩廟相望,塑清惠黃府神像,配像贊。歲時頂禮,越明迄清後圮,明嘉靖已醜裔孫刑部尚書光升公,增建讀書亭與雪庵寺毗鄰;萬曆甲午裔孫南京禮部尚書鳳翔公,重修金墩祖祠;明崇禎庚辰裔孫禮部尚書汝良公,以逢年正月初四日為忌辰,鳩集七房子姓金身董其事;役風雨罔或間,今者堂構聿新,致祭嗣合請杭州右衛軍克謙公。後福州儒士震旦公,捐俸配享置祀田塑長沙縣君陳宜人神像於金墩祖祠。歲時頂禮,俾奉香火,並致族孫陽泰書,族長樾文,以供祀事。是祠也,吾清惠府公七房之鼻祖,福德隆矣!金墩其沮漆也!所以明參憲若頃公贖地,倡建大宗至出,太恭人之養贍供役。大清定鼎,國朝國學淑初公,捐貲助修南宮桂茂,自此門閭高且大,訖尊大人力也。厥後,兄庠士寅候公續葺。康熙庚戌坏於雨草,裔孫東閣大學士兼兵部左侍郎潘湖叟錫袞公,集眾捐俸修葺,棟樑藉以不墮。壬戌,浙江金墩錢塘武林里黃氏裔孫文華殿大學士兼吏部尚書機公,慨然引為已任,鳩拓建祀田配享。乾隆壬戌,裔孫漳州府教授世德,重修復拓祖祠曠地,增構金墩宮,以供祀事。壬午,祖祠落成告竣。是祠也,建以報先賢宗功祖德;而七房子孫,修之溯之水源本木以追遠,合族者也。近遠七房,枝繁葉茂長翠焉!以蔭七房賢能接踵而起,世胄蜚聲,實維英靈疊振,光家邦而耀閭里。溯吾府公,原系宗嫡,自鼎建祖祠,固守祖居三房裔孫,增擴聿新效力尤多,循牆傴倭糜是粥。第恐風雨剝蝕久,復漫漶爰志其概,俾後人謁祖之有所考,繼之葺之新之,則先祖贈太尉清惠黃府公,千秋萬載書香永存不退。今值民國庚申正月初四日卯時,太尉清惠黃府公八百華辰,面金墩七房人文景運於無窮,不亦偉哉!祠成請志於余,余復綴語於此,爰以為志,以垂後昆。
清賜進士翰林院編修金墩黃彥鴻謹識
附錄二 :台灣淡水廳候官金墩黃氏譜序
台灣淡水廳候官金墩宗譜序一
吾黃出自顓帝曾孫封於黃由黃州江夏郡中徙光州固始晉司馬南浮隨徙閩候官三山名曰黃巷至唐桂州剌史岸公謝去桂事從南越海道尋徙莆囊山下延壽裏居焉亦號黃巷蓋不忘其本也公贈開國公諡忠義為黃巷之始祖生閩縣令謠謠生五子英蓋華革莫華散騎常侍居前黃莫大理評事居後黃華生昌齡昌朝昌齡官大理評事生岣衍堯堯生瑜琰璩琚瑤璞貴顯時號一門五學士黃巢滅炬而退昌朝金華令生峰倜峻獻峰生確倜生滔峻生碣獻生曹自是而分為東黃鞏溪前後黃前黃則吏部瑜公校書璞公後黃則校書蟾公又分東黃則御史滔公鞏溪則司徙碣公曹公而黃氏之派牒昭然由司徒碣公而後浸浸出仕者多曾大夫父寵公大理評事祖中庸太常寺卿中奉大夫不肖徹謹述本源詳及支派第世次別少長紀遷徙敘其出官生卒年月配葬列其先後誥敕志銘詩文合成斯編為吾譜之光益以知世德綿綿子孫振振云爾旨
宋宣和丙午年九月九日岸十三世孫賜進士第知平江縣知縣徹謹序
台灣淡水廳候官金墩譜序二
興化縣黃氏源於黃國江夏郡中徙光州入閩為元方字彥豐十傳為入莆始祖岸公唐末黃巢起兵岸公五傳為隱士獻公入游洋鞏溪又六傳為太常寺卿侍中兼樞密副使諡文正公中庸遷興化軍城舊西門文賦裏雷山巷黃宅綿瓜瓞於無窮以其漳郡西林漳溪家譜在焉是以譜存則宗于軍城始祖中庸公修譜之不謬而類於後者徹公君子過而見之求續桂晚生嘗聞漳郡西林仲公裔有家譜桂每每為之留心焉偶茲者至西林漳溪譜得楷公撰資觀音寺記其間序述鞏溪始祖獻公興化府城西雷山巷軍城初祖中庸公先賢有為之吾宗望族也繼之子孫當以敦親為念以族親為心則斯譜之重修勿缺冀於若而人也因謁席訪漳郡西林遂閱諸祖譜而系之言首簡謹以為序
宋甯宗嘉定乙亥臘月拜謁漳郡西林中奉大夫太常寺卿中庸公八世孫賜探花及第翰林編修黃桂續修
台灣淡水廳候官金墩譜序三
黃之先出於伯益受封於黃國以國為姓遷潢川定城西為黃國始祖六十五世老公周朝冀牧遷光州七十一世歇公入楚國為相封春申君致仕後入居江夏郡為江夏始祖祖七十六世霸公西漢遷河南太康宣帝為昭世名相諡定候八十一世黃香遷江夏黃香天下無雙東漢賢相其子瓊公東漢桓帝忠候相繼為相孫琬公復入為賢相江夏安陸聲振宇內九十世元方字彥豐官晉安太守由湖北安陸史遷福州黃巷有萬巷書樓福州烏石山榴花洞一百零一世岸公唐聖歷戊戌以才德兼全科登進士桂州剌史封開國公諡忠義遷莆陽延壽裏黃巷一百零五世唐處士獻公遷興化縣廣業裏游洋鞏溪哲裔大魁族曰定公樞相族曰祖舜公鼎元福州道山曰朴公長洲族姑蘇醋庫巷曰由公赫然於宋而耀然於外一百一十一世中庸宋鄭獬榜進士太常寺卿中奉大夫居興化軍城西雷山巷黃宅分五房長曰侍御史偊徙游洋龍溪巷次曰仲居漳郡城季曰修居何岩裏四曰佃居東岩裏五曰伸居德仁裏其後曰徹曰鍾曰豐曰府曰龍曰燾曰勛曰安石曰偉曰真曰邠曰鎮山曰蓋曰桂凡八代十六人俱登進士相繼以甲第顯名時羨四代聯登人文丕振科第蟬聯而巋然隆隆家聲鞏溪流遠雷山巍然瓜瓞綿綿擅勝興化巨鄉馳名郡志歷六世顯於宋爾止子孫世代續之斯譜公介則無憾矣
宋鹹淳庚午年臘月望日岸十五世孫賜進士第宋翰林院館閣校勘安石謹撰
台灣淡水廳候官金墩譜序四
黃之先出於伯翳其後陸終封於黃國以國為姓六十五世老居於固始七十世歇公戰國時仕於楚國封春申君之定候位列首相至漢七十六世霸公仕於淮陽而八十二世香公子瓊公曾孫琬公三代為宰相故於江夏者為著晉永嘉中中洲板蕩衣冠入閩而我黃九十世彥豐為晉安郡守居於候官福唐新美裏黃巷蓋光州在漢屬江夏郡則江夏實吾黃之所出也然世系可紀者自唐封開國公金紫光祿大夫桂州剌史岸公當肅宗時歸自桂州過之莆陽之涵頭樂其山水而居焉由岸公而五傳為我唐末處士諱獻公徙莆之鞏溪又六傳而為軍城始祖太常寺卿侍中兼樞密副使諡文正公諱中庸公徙興化郡治城西雷山巷黃宅又三傳為金墩始祖江都令平海軍僉判通奉大夫副都統贈太尉謚清惠諱府公徙黃石市水南之金墩也由金墩而三傳則為吾守祖居天德諱檟公今夫閩浙錢塘金墩自三山莆陽黃石金墩經邵武鸞鳳金墩山武林叢中而來於杭郡官巷口溯於候官源於江夏入閩肇於福唐黃巷迂迴莆陽涵頭黃巷隱之鞏溪至中庸乃居興化軍治西門雷山巷也嗚呼人之生必知其祖宗族房而撰修廷續譜素以鴻儒博士掌之譜事我祖實乃金墩府公之曾孫檟公屬也自金墩始祖府公五傳至應孫而下曰源曰霽曰智曰瑛曰瑩也而瑩公長子曰大俠寓邵武金墩黃家山密林居數載然地熏人稀無奈乃由邵武鸞鳳武林金墩黃家山徙浙錢塘武林里因官右衛所遂居焉大俠之子曰思道思德孫曰克謙克遜曾孫曰樞余曰機自上閩莆之金墩而下浙杭之武林若水源木本脈絡清晰矣晚生機為輔國之宰執閣老之榮澤乃府公中庸公先祖之蔭也蓋古今忠以事君孝以事親廉以居官學以立身行於其躬德教於子孫金墩有古讀書亭水南書院家聲巍然而裕後於無疆尊族之囑而屬餘愧才膚而學淺而遂以為序
清康熙甲子年秋月望日軍城金墩十四世孫賜進士光祿大夫太子太師文華殿大學士兼吏部尚書黃機頓首百拜謹撰
台灣淡水廳候官金墩譜序五
黃之先出於伯翳其後陸終封於黃國以國為姓六十五代老公居於固始七十代歇公戰國時仕於楚國封春申君之定候位列首相至漢七十六氏世霸公仕於淮陽而八十二代香公子瓊公曾孫琬公四世三代為相故之江夏郡為著晉永嘉中中洲板蕩衣冠入閩而我黃九十代彥豐公為晉安郡守居於候官福唐新美裏黃巷蓋光州在漢屬江夏郡則江夏實吾黃之所出也然世系可紀者自唐封開國公金紫光祿大夫桂州剌史岸公當肅宗時歸自桂州過之莆陽之涵頭樂其山水而居焉由莆陽始祖岸公而五傳為我鞏溪始祖唐末處士諱獻公徙莆之鞏溪又六傳而為軍城始祖太常寺卿侍中兼樞密副使諡文正諱中庸公徙興化郡治城西驛前街軍城西雷山巷太常侍中第又三傳為金墩始祖江都令平海軍僉判通奉大夫節度判官副都統贈太尉謚清惠諱府公自軍城徙莆田黃石市水南之金墩始祖府公而三傳為曾孫天德諱檟公矣今夫榕城金墩鄉黃氏乃莆陽黃石金墩始祖府公派其哲裔也自金墩始祖府公又五傳至應孫諱勝公而下曰源曰震曰雅曰柏曰重曰天賦太祖曰思敬高祖曰汝鍈曾祖曰幼洛祖父曰震旦伯父曰俊公父曰瑤林至餘守儛並昆弟守謙守鼎守器守英守韜守經守嶧也吾族世代書香乃通奉大夫清惠府公軍城中庸公先世之蔭也餘嗜覽悉閱金墩祖譜乃知其本心知其源矣嗚呼古之飲水思源蓋不忘本祖震旦伯父俊公父瑤林相繼行貸於榕城文山鋪嘉宗里以打鐵為業遂居聖王廟父題曰威鎮本境拒妖魔神顯金墩祐民安後謁金墩祖祠黃廟餘仕知杭州府餘杭令又拜謁浙江錢塘金墩黃村順天黃氏文僖公良相府迨至國初修庀金墩祖祠不吝捐俸佐之族人義其舉配享於廟厥後於子孫繩繩人文蔚起雲延師課子備致益勤一念尤鍾愛詩書也今承父命續修金墩黃氏祖譜而屬如奮之筆如繫心言序於譜端以期吾榕城金墩黃氏子孫萬代匆數典忘祖矣爰爰數語誠以為序
清乾隆庚午年秋月吉日金墩十七世孫賜進士文林郎黃守儛頓首拜撰
台灣淡水廳候官金墩譜序六
餘有幸拜閱莆陽軍城諸譜乃悉知水源木本吾宗興化鞏溪軍城黃氏實為世家望族登狀元曰仁穎曰定曰由曰朴曰鉞曰觀登榜眼者曰鳳翔登探花曰桂曰叔琳登解元者曰繼周曰士觀曰元吉曰志清曰夢熊曰元鍾登貢元者曰勝曰約仲為相者曰祖舜曰景昉曰錫袞曰機為尚書者曰光升曰鳳翔曰汝良名臣鴻儒出將入相甲第顯名矣嗚呼興化黃曆世讀孔子之書行周公之禮延歐公首登龍榜朱子過化之澤承祖之恩德之蔭歷世續修斯譜子孫之責無尚之榮豪也餘愧才疏學淺第簡續譜之序而寄望於後繼孝子賢孫續也今重刊印系尊囑祖父之命而屬浙江錢塘上城清波百歲里積善坊巷金墩武林屬孫曰復君表於此視之世寶而為之序
民國庚辰年秋九月初七日廿五世孫浙杭武林里儒士黃超敬頓首謹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