瓜類細菌性果斑病

瓜類細菌性果斑病是發生在甜瓜、西瓜等葫蘆科植物上的一種嚴重的世界性病害,此病是典型的種傳細菌性病害,病原為嗜酸菌屬西瓜種( Acidovorax citrulli)

概述

瓜類細菌性果斑病是葫蘆科植物上的一種嚴重的世界性病害,其病原為嗜酸菌屬西瓜種( Acidovorax citrulli) 。病原菌的命名經歷了從類產鹼假單胞菌西瓜亞種 ( Pseudomonas pseudoalcaligenes subsp. citrulli) 到嗜酸菌屬燕麥種西瓜亞種( Acidovora avenae subsp. citrulli) ,再到嗜酸菌屬西瓜種( Acidovorax citrulli) 的過程。瓜類細菌性果斑病菌可以侵染多種葫蘆科作物,如西瓜、甜瓜、南瓜、黃瓜等,自報導以來已在美國、澳大利亞、巴西、土耳其、日本、泰國、以色列、伊朗、匈牙利、希臘和我國多個省份發生,給當地的西甜瓜種植業造成了嚴重的損失。瓜類細菌性果斑病菌菌體短桿狀,革蘭氏染色陰性,不產生螢光,嚴格好氧,單根極生鞭毛。能在41℃下生長,不能在 4℃ 下生長。在 KB 培養基上呈現乳白色、圓形、光滑、全緣、隆起、不透明菌落,菌落直徑 1 ~ 2mm。該菌引起菸草過敏反應結果不一致,不產生精氨酸水解酶,明膠液化力弱,氧化酶和 2 - 酮葡糖酸試驗陽性。

由於瓜類細菌性果斑病具有發病迅速、傳播速度快、爆發性強等特點,使得該病害已成為影響我國瓜類生產的主要病害之一。因此,掌握瓜類細菌性果斑病的發生規律和防治技術對於控制該病的大規模發生,具有十分重要的意義。

發病症狀

幼苗症狀

瓜類幼苗感病,子葉的葉尖和葉緣先發病,出現水浸狀小斑點,並逐漸向子葉基部擴展形成條形或不規則形暗綠色狀病斑,後期轉為褐色,下陷乾枯,形成不明顯的褐 色小斑,周圍有黃色暈圈,病斑通常沿葉脈發展,對植株的直接影響不大,但卻是果實感病的重要病菌來源。條件適宜時,子葉病斑可擴展到嫩莖,引起莖基部腐 爛,使整株幼苗壞死。種子帶菌的瓜苗在發病後1-3周即死亡。

成株期症狀

植株生長中期,葉片病斑多為淺褐色至深褐色,圓形至多角形,周圍有黃色暈圈,沿葉脈分布,後期病斑中間變薄,病斑乾枯,嚴重時多個病斑連在一起。有時病原菌自葉片邊緣侵入,可形成“V”字形病斑,通常不導致落葉。莖基部發病初期呈水浸狀並伴有開裂現象,嚴重時導致植株萎蔫。

果實症狀

首先在果實表面出現水漬狀斑點,初期較小,直徑僅為幾十毫米,隨後迅速擴展,形成邊緣不規則的深綠色水浸狀病斑。幾天內,這些壞死病斑便可擴展覆蓋整個果實 表面,初期這些壞死病斑不延伸至果肉中,後期受損中心部變成褐色並開裂,果實上常見到白色的細菌分泌物或滲出物並伴隨著其他雜菌浸染,最終整個果實腐爛, 嚴重影響果實產量。

病原菌

瓜類細菌性果斑病,又稱細菌性果腐病,病原菌為燕麥嗜酸菌西瓜亞種,最早在美國發病西瓜幼苗子葉上分離得到。其形態學和生理生化特徵與假產鹼假單胞菌相似,但 它可以侵染西瓜、甜瓜、黃瓜和南瓜。因此,被命名為類產鹼假單胞菌西瓜亞種。隨著對該病原菌形態學及分子生物學方面的深入研究,1992年該病菌被正式改名為燕麥嗜酸菌西瓜亞種。

發生規律

初侵染來源

種子帶菌病原菌可以附著在種子表面,也可以侵入種子內部組織,帶菌種子採用平板法檢測,種皮和種胚均可以檢測到病原菌。種子發芽後,病原菌可以侵染子葉和真葉,成為果實感病的重要再侵染源。

自生苗和野生寄主病原菌可以在田間自生瓜苗、野生葫蘆科作物,以及其他作物植株或病殘體上越冬,成為翌年病害發生的出侵染源。適宜條件下,病原菌能迅速繁殖、傳播。田間及周圍帶菌雜草也是該病的初侵染源之一。

土壤中病殘體在田間情況下,瓜類細菌性果斑病可隨殘體在土壤中越冬,在植株病殘體上存活可長達2年。因此,帶菌病殘體也是該病在田間的出侵染源之一。

傳播途徑

瓜類細菌性果斑病的病原菌可通過組織自然孔口及傷口侵入,果實感病大多是在坐果後1-3周的幼果期。自然條件下,病原菌主要是通過帶菌種子進行遠距離傳播。此外,病原菌還可以借風、雨水、灌溉水和昆蟲傳播;帶菌砧木、污染的刀具和器皿及農事操作人員的手套、衣物及鞋子等可以造成該病原菌在田間的近距離傳播。

種子傳播瓜類細菌性果斑病是典型的種傳病害,帶菌種子儲存38年後,病菌依然具有侵染能力。市場上瓜類種子帶菌率較高,而隨著瓜類育種產業的發展,帶菌種子、種苗以及移栽苗在世界範圍內調運,帶菌種子傳播已成為瓜類細菌性果斑病的重要傳播途徑之一。

嫁接傳播瓜類嫁接通常使用葫蘆科作物作為砧木,而細菌性果斑病病原菌可以侵染多數的葫蘆科作物。帶菌砧木進行嫁接可以導致嫁接苗染病,病害隨著嫁接苗的移栽向其他健康田塊傳播蔓延。

雨水和灌溉水傳播雨水充沛的年份和地區,病原菌隨著雨水的地表徑流以及雨滴飛濺傳播到其他寄主,從傷口或自然孔口進行侵染。果實發病後,病原菌在病部大量繁殖,通過雨水過灌溉水向四周擴展進行多次重複侵染。

農事操作傳播田間種植過密,植株生長過旺,使得植株間由於接觸摩擦造成傷口,增加了病原菌的侵染機會。濕度大時葉面結露或清晨葉緣吐水,病原菌的菌膿聚 集在葉緣水孔處,粘附在農事操作人員的衣物及農機具上,隨操作人員走動傳播,使得病原菌從有病株傳播到無病株,或從帶菌田塊傳播到健康田塊,從而造成病原 菌在田間傳播蔓延。同時,不恰當的農事操作也會造成病原菌在田間進一步傳播,如田間病殘及雜草為及時清除或清楚後仍然堆滿于田塊周圍,沒及時進行焚燒與深 埋等處理,進一步增加了該病原菌傳播與侵染的機會。

昆蟲傳播田間昆蟲取食感染瓜類細菌性果斑病的植株或過失組織後,再次取食時,可將該病原菌傳播至健康植株。此外,昆蟲取食時在作物葉片上造成傷口,為病原菌的侵染創造了有利條件。

田間發生特點

細菌性果斑病在溫暖潮濕的環境中易爆發流行,特別是炎熱季節伴隨暴風雨的條件,有利於病原菌的繁殖和傳播,病害發生嚴重;地勢低洼、排水不良,連作,種植過密,管理粗放,蟲害發生嚴重的地塊發病較重。

氣溫高、下午出現雷陣雨的天氣里,葉片、果實上的病害症狀發展、蔓延最快。環境條件適宜時,一塊田地的幾個侵染點可以最終導致收穫期的100%果實染病。在涼爽、陰雨氣候條件下,病害一般不會明顯發展,通常葉部發病症狀不明顯,種植者難以識別大風大雨及大霧結露都容易造成田間病害大流行,只要田間最初有10%的植株發病,其菌量就足夠使整塊田發病。

綜合防治技術

抗病品種

還沒有培育出有效的商業化抗病品種。不同品種和類型的瓜類作物間抗性差異不明顯,只存在具有一定程度耐病性的品種,且果皮顏色淺(淺綠色)較顏色深(墨綠色)的品種易感病,較耐病瓜類品種果皮多為單一深綠色。此外,三倍體西瓜較二倍體西瓜抗病。

種子處理

播前進行種子處理,可以有效降低種子帶菌率。常用處理方法包括用1%鹽酸漂洗種子15分鐘,或15%過氧乙酸200倍液處理30分鐘,或30%雙氧水100倍液浸種30分鐘。

農業防治

選擇無病留種田選擇無果斑病發生的地區作為制種基地,並採取嚴格隔離措施,以防止病原菌感染種子。

苗床消毒育苗應選擇通風乾燥的場地,播種前可進行土壤消毒。此外,不同田塊勞作時,要做好操作人員和工具的消毒工作。

加強田間管理避免種植過密、植株徒長,合理整枝,減少傷口;平整地勢,改善田間灌溉系統,合理灌溉並排除田間積水。徹底清除田間雜草,及時清除病株及疑 似病株並銷毀深埋。儘量選擇植株上露水已乾及天氣乾燥時進行田間農事操作,減少病原菌的認為傳播。應與非葫蘆科作物實行3年以上輪作。

藥劑防治

瓜類細菌性果斑病的防治藥劑以抗生素類和銅製劑為主。

生物農藥中生菌素可以有效抑制瓜類細菌性果斑病的發生和蔓延。發病初期用3%中生菌素可濕性粉劑500倍液進行葉面噴施,每隔3天噴施一次,連續噴2-3次;或用有效濃度為200mg·L-1新植黴素,每隔5-7天噴一次,連續噴2-3次在預防和早期治療方面也具有較好效果。

化學農藥發病初期葉片噴施77%氫氧化銅可濕性粉劑1500倍液,每隔7天噴施一次,連續2-3次,可有效控制病害的發生和傳播,但開花期不能使用,否則影響坐果率,同時藥劑濃度過高容易造成藥害。作為預防可以每周噴一次,使用濃度為正常用量的一般或正常用量。此外還可選用20%葉枯唑可濕性粉劑600-800倍液、20%異氰尿酸鈉可濕性粉劑700-1000倍液,或50%琥膠肥酸銅(DT)可濕性粉劑500-700倍液,整株噴霧防治效果也較明顯。田間施藥時銅製劑與其他藥劑儘量輪換使用,即可提高藥劑使用效果,又可降低抗藥性。

其他防治措施

苯並噻二唑(BTH)作為植物生長誘抗劑,可以提高植物自身的免疫和抗病能力。從出苗後一周開始直至生長結束,每隔7天噴施1次50%BTH水分散粒劑,沒公頃用藥量為有效成分17-35g,可以顯著降低病害的發生。灌溉水中添加苯並噻二唑(80μg·mL-1)和電力銅離子(1.0-1.5μg·mL-1)或者過氧乙酸(1.0μg·mL-1),可以有效的減少病害的發生和傳播。此外,臭氧活性劑也被廣泛用於細菌性果斑病的綜合防治。

瓜類細菌性果斑病的防治應以預防為主,在作物發病前或初期施藥,可有效地控制病原菌的傳播和發展。在此舉出上,還需要農工業防治與藥劑防治相結合做到綜合治理,才能達到做好的防治效果。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