入藥部位
葉腋內生長的紫褐色珠芽(零餘子)。
性味
苦、辛,寒。
歸經
歸肺、胃經。
功效
清熱化痰,止咳平喘,散結解毒。
主治
用於痰熱咳喘,百日咳,咽喉腫痛,癭瘤,瘰癧,瘡瘍腫毒,蛇犬咬傷。
相關配伍
1、治咳嗽:黃獨零餘子4.5-9g。水煎服。(廣州部隊《常用中草藥手冊》)
2、治百日咳:零餘子9-15g。水煎,加冰糖服。(《浙江藥用植物志》)
用法用量
內服:煎湯,6-15g;或磨汁、浸酒。外用:適量,切片貼或搗敷。
使用注意
不宜過量或久服;脾胃虛弱者不宜磨汁服。
採集加工
夏末、秋初採收,鮮用或切片曬乾。
形態特徵
黃獨又名零餘薯、雷公藤。纏繞草質藤本。塊莖卵圓形至長圓形,近於土面,棕褐色,表面密生多數細長鬚根。莖圓柱形,左鏇,無毛。單葉互生;葉柄較葉片稍短;葉片寬卵狀心形或卵狀心形,長5-16(-26)cm,寬2-14(-26)cm,先端尾狀漸尖,邊緣全緣或微波狀,兩面無毛;葉腋內有大小不等的紫褐色的球形或卵圓形珠芽(零餘子),直徑1-3cm,外有圓形斑點。花單性,雌雄異株;雄花序穗狀下垂,常數個叢生於葉腋,有時基部花序延長排列成圓錐狀;雄花單生密集,基部有卵形苞片2枚;花被片披針形,新鮮時紫色;雄蕊6,著生於花被基部,花絲與花葯近等長;雌花序與雄花序相似,常2至數個叢生葉腋,長20-50cm,退化雄蕊6,長僅為花被片的1/4。蒴果反折下垂,三棱狀長圓形,長1.5-3cm,寬0.5-1.5cm,兩端圓形,成熟時淡黃色,表面密生紫色小斑點。種子深褐色,扁卵形,通常兩兩著生於每室中軸的頂端,種翅栗褐色,向種子上方延伸,呈長圓形。花期7-10月,果期8-11月。
生長環境
生於海拔2000m以下的河谷邊、山谷陰溝或雜木林緣。分布於華東、中南、西南及陝西、甘肅、台灣等地。
相關論述
1、廣州部隊《常用中草藥手冊》:“治咳嗽。”
2、《浙江藥用植物志》:“化痰散結,清熱消腫。主治咳嗽氣喘,瘰癧,瘡瘍腫毒。”
現代套用
治療百日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