鄉鎮概況
黃柏鄉位於柘榮縣西南部,東經119°47′5″、北緯27°11′5″。東連富溪、宅中二鄉,西接福安市潭頭鄉,南界霞浦縣柏洋鄉,北毗楮枰鄉。轄16個行政村。鄉政府設下黃柏村,海拔670米,離縣城20千米。
行政區劃
~201黃柏村 ~202沙坑裡村 ~203上黃柏村 ~204蒲洋村 ~205下坪村 ~206軟嶺村 ~207高峰村 ~208長冠村 ~209山後村 ~210游家邊村 ~211川木洋村 ~212蒲頭村 ~213雙崗洋村 ~214陳家山村 ~215倒流水村 ~216上樓村
歷史沿革
黃柏原是上黃柏、下黃柏兩村的總稱。上黃柏,又名柏峰、黃柏上洋、黃柏上土奧;下黃柏,原名南陽,又名黃柏下洋、黃柏下土奧。
民國23年(1934年),閩東工農紅軍在現黃柏鄉境內曾設黃柏、長冠、倒流水、蒲洋、菖蒲洋鄉蘇維埃政府,並成立上樓、陳家山、梧桐坪、雙岡洋、蒲頭、山後、游家邊、下厝洋、軟嶺等村蘇維埃政府和武裝組織,領導農民進行過反霸減租分田鬥爭。民國24~38年之間,先後屬蒲洋鄉、富蒲鄉、武陵鄉,曾以黃柏或柏峰之名設保。
1950年6月,廢除保甲制度,柏峰保改建柏峰鄉;1952年7月,改名黃柏鄉,均屬第二區(富溪區)。1958年10月以後,隨公社化社隊撤併。至1965年2月建立黃柏公社,1984年恢復黃柏鄉。1990年,全鄉面積77.8平方千米,人口9037人(四普數據),其中畲族24人,轄黃柏、上黃柏、沙坑裡、蒲洋、下坪、軟嶺、高峰、長冠、游家邊、菖蒲洋、雙岡洋、倒流水、上樓、陳家山、山後、蒲頭16個行政村,54個自然村,90個村民小組。
氣候環境
全境層巒疊嶂,千米以上山峰13座,最高峰為仙嶺東山,海拔1161.8米,最低的下坪村,海拔525米。地勢西北高,東南低。氣候溫暖,日照較充足,平均氣溫15.7℃,一月氣溫6.1℃,七月氣溫25℃,極端最高氣溫37.7℃,極端最低氣溫零下10.2℃,年降水量1904毫米左右,全年無霜期232天。
經濟發展
全鄉耕地面積10176畝,其中水田7200畝,旱地2976畝,土質為黃紅壤。糧食作物主產水稻、甘薯、大小麥、馬鈴薯。經濟作物有油菜、花生、席草、黃麻、菸葉、蔬菜、藥材等。民國時期稻穀畝產120公斤左右,薯米畝產200多公斤,口糧以薯米為主。新中國成立後,根據“充分利用,合理改造”的原則,對水利和水土流失逐步進行治理,發揮集體力量,修建蓄水、引灌工程,在縣政府資助下,曾修小(2)型水庫和池塘水渠96處,灌溉農田7000多畝。1990年糧食種植面積17339畝,總產量3921噸,畝產226公斤,農業總產值376萬元(其中種植業占54.87%,林業占12.79%,畜牧業占22.95%,副業占9.33%,漁業占0.06%),占工農業總產值的80.2%,農村經濟純收入達460萬元。境內高峰、長冠村民根據市場情況,大種夏蘿蔔,暢銷於浙江的靈溪、瑞安和鄰縣福安、福鼎。1990年人均純收入724元。
傳統家庭畜牧業,是一牛二豬三羊。牛為農家主要役畜,以黃牛為主,少量水牛;1990年末,牛存欄數344頭,羊578頭。養豬較普遍,1968年引進伊拉克、長白、翹嘴豬,抗病力強,長膘快,民眾喜養。1990年末,生豬存欄數為4590頭。家禽飼養以群鴨居多,1990年底鴨存欄達10.36萬隻。
清朝和民國時期境內森林資源較豐富,主產杉、松、榲(柳杉)、樟、楠、檫、栲、櫧、木荷、毛竹等。新中國成立初,境內封山育林,管理較好,“大躍進”時期因煉鋼鐵,大砍木材燒木炭,大片闊葉林被伐。“文化大革命”期間山林管理失控,造少伐多,蓄積量驟降。第二次復縣後,1976年掀起大辦林場的熱潮,促進林業生產的蓬勃發展。1990年全鄉有林地38730畝,其中用材林21212畝,防護林4190畝,竹林712畝,薪炭林2861畝,經濟林9755畝,森林覆蓋率49%,綠化程度58%。在70年代前全鄉油茶不足4000畝,1977年後發動民眾大力營造近萬畝油茶林,現為全省油茶基地重點鄉之一。
民國時期茶樹種植不廣,品種多系菜茶,產量不高,收益低微。抗日戰爭時,茶葉滯銷,茶園荒廢。50年代開始墾復,70年代大面積種植,大力推廣大白茶、毛蟹、佛手、烏龍茶等良種,推行高標準免耕密植法,茶葉生產有新突破。1990年全鄉茶園總面積6486畝,產乾茶89噸,成為農民的主要經濟來源。
境內農家歷來只在庭院周圍零星種些柿、桃、梨、柚等果樹。1990年,全鄉已發展果樹104畝,但產量不高。
明崇禎年間,境內雙岡洋曾開發銀礦。清雍正十二年(1734),下坪石二村吳姓家庭編制竹斗笠,產品暢銷縣內外,迄今未衰。民國29年(1940),福安鹽務運銷分所曾在境內設立黃柏煎制土硝廠,分別在院邊、雙岡洋、下坪、山後等處設五口大鍋煎制土硝,有工人20人,但不久便停產。60年代社隊企業只有農械、碾米、釀造業。1975~1985年間,先後有社辦磷肥廠、木器廠、文化用品廠、冷炭精廠、行波天線器材廠、塑膠膠鞋底廠、保全器材廠、天星針織廠等。這些廠在開辦的一兩年內經濟效益尚好,後因原料缺乏,銷售不暢而先後倒閉。嗣後根據邊遠山村特點,充分發揮當地資源優勢,從種、養、加工方面著手,山、水、電綜合開發,把發展村級茶、林、果場作為村級經濟的起步產業。到1990年全鄉辦起鄉鎮企業44家,總產值164萬元,其中農業企業8家,產值29萬元;工業企業12家,產值93萬元;交通運輸業10家,產值15萬元;商業,飲食服務業18家,產值27萬元。
境內水電較發達。1970年3月始建朝陽電站,嗣後陸續興建長冠、倒流水等11座水電站,總裝機容量347千瓦,加上和縣輸電聯網,全鄉人民生活、生產用電基本得到解決。
境內鄉村公路建設居全縣前列。1973年富黃公路通車後,由鄉所在地向蒲洋、長冠、游家邊三線延伸。80年代初,復修通蒲洋—下坪—軟嶺、長冠—陳家山—高峰、游家邊—菖蒲洋等公路,全鄉公路總里程40.5公里,總投資74萬多元,除國家撥款30萬元外,其餘均由村民自籌和民工建勤解決。各村公路採取分段承包養護,並種上綠化樹,公路越養越寬,護優率達75%以上。全鄉16個行政村已通車的有11個行政村。
明清時期的教育事業,較大村莊由族長牽頭辦私塾館,送子弟入學,一般只圖粗識文字,讀三五年即輟,間有少數殷實人家,送子弟到外鄉深造,以求考舉成名。民國24年(1935)後,先後辦起柏峰、菖蒲洋、蒲洋國民學校3所,學生數少。新中國成立後,教育事業蓬勃發展,1971年秋,黃柏中心校附設國中班,結束了上國中要到縣城的歷史。1990年全鄉有中心校、完小10所,初小25所,教職工114人,在學學生1089人(女生503人),附設國中7個班,學生330人,附設幼兒班5所,學生180人。國小“四率”均達部頒一類標準。1986年以來,全鄉新建校舍35座,總建築面積8442平方米,造價96.3萬元,除縣上按5比1比例撥款補助外,全靠村民獻料、投工解決。
醫療衛生
醫療衛生,1965年組建鄉保健院,由菖蒲洋、蒲洋、長冠3個保健站抽調6人組成。1976年新建衛生院樓房1座,建築面積300平方米,職工增至11人。1990年鄉衛生院配醫務工作人員16人,其中西醫師1人,中醫師1人,中西醫藥劑士4人,其他工作人員10人,設病床4張。各行政村均設有醫療站和私營藥店,民眾就醫方便。
鄉轄菖蒲洋村有治蛇傷的青草醫生,醫術精湛,有“蛇咬菖蒲洋人—白廢嘴”的歇後語。
旅遊資源
上黃柏是明代湖廣布政司右參知游朴的第一故居,下黃柏立有游朴德政坊。長冠村立有游樸父親明誥贈中憲大夫按察司副使游德牌坊,以及閩東革命領導人馬立峰殉難處、閩東紅軍兵工廠舊址等,經縣人民政府批准,分別列為文物保護單位和革命紀念地。
上黃柏有“古泉井”,建於明正德十三年(1518),水清見底,終年涓流不息,夏涼、冬暖,古人詩讚曰:“泉流一鑒開,朝暮攜瓶汲,上照碧苔零,下憐明月濕”。村西“興福寺”尚懸一口乾隆三十八年(1773)鐵鑄的晨鐘,聲音洪亮,外型完好。
“天星寺”位於長冠村南10華里的天心度山中,上座大殿系清光緒三十四年(1908)重建,下座大殿民國30年翻建。民主革命時期,閩東革命領導人葉飛、曾志、陳挺等多次在此寺活動。寺西夾谷有口樟龍井(今名龍井坑),深不可測,上懸幾十米瀑布直瀉而下,濃霧蒸騰,蔚為奇觀,這裡山清水秀,環境幽靜,是避暑勝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