黃林村[浙江省溫州市瑞安市湖嶺鎮下轄村]

黃林村[浙江省溫州市瑞安市湖嶺鎮下轄村]

黃林村位於湖嶺鎮西部,坐落在“東甌第一峰”金雞山腳下,平均海拔400米,是瑞安現存規模較大、保存最完整的古村落。這裡民風淳樸、環境清幽,被稱為瑞安的“香格里拉”。全村215戶共828人,其中低收入農戶40戶共102人,外出務工317人。

美麗古村

黃林村[浙江省溫州市瑞安市湖嶺鎮下轄村] 黃林村[浙江省溫州市瑞安市湖嶺鎮下轄村]

黃林村非常重視村中老屋的修繕和保護,向村民普及古村保護的重要性。在上級黨委、政府和各相關部門的關心支持下,該村又規劃了保護開發的宏偉藍圖,在不久的將來,黃林村將會成為一個兼具歷史文化和人文景觀價值的美麗古村。

黃林村因古樸的古建築群、秀麗的自然風光、清淨的人居環境,從2008年起,先後獲得中國民俗攝影基地、溫州市旅遊特色村、溫州市級“千村百處”工程重點保護村落、瑞安市文明村、瑞安市生態村等榮譽稱號。

黃林是古村落的一張名片,一定要在保護的前提下進行開發,因地制宜,充分利用好當地現有的資源,建成一個老百姓休閒的樂園、村民致富的產業園。

世外桃源

掩映在竹叢山林之中的黃林村,方圓不過1平方公里,晚清民居建築大部分為兩層木樓,它們坐北朝南,層層疊疊,有的七間聯體,有的九間聯體,最大的十開間聯體。這些見證了百年風雨滄桑的老房子,基本上都採用原木、黃泥和石塊建造,雖然外形顯得有些蒼老,但多數仍然壯實牢固,只有少數幾間搖搖欲墜,亟待修繕。

這些追求建築與自然環境高度和諧的古建築,體現出黃林村獨特而優美的自然景觀,村間道路由石頭鋪設而成,與村中的古建築相互輝映。

黃林村後山有一條逶迤千里的溪流,是飛雲江的重要支流三十三溪的源頭。在這條支流之中,逐級鑲嵌著大洋潭、姑娘潭、神龜潭、穀皮潭、酒缸潭等10多個綠幽幽的深潭,其中7個好像北斗星散布于山谷之中,所以得名“七星潭”。七潭連珠,潭底有五彩岩石,碧水覆蓋,被譽為“小九寨溝”。

清清的溪流從樹根邊穿過,不經意停頓形成了一個綠幽幽的深潭;一架鐵橋連線著溪的兩岸,橋的兩頭各連著一座修建於清代的小廟,其一為楊府廟,其二為太陽廟。相傳古時有郡守聽聞在這裡求雨十分靈驗,每逢當地遭逢大旱,便會派遣官員不遠百里,跋山涉水來此祈雨。此外,村中至今還流傳著《楊六郎飲馬》、《花和尚藏姑娘》等民間故事。

黃林村是一個典型的“石頭村”。村民把石頭的用處發揮到了極致,用石頭堆砌房子,用石頭鋪設道路……村支書吳正光說,公路沒開通前,出山挑磚,一天只能走一個來回。所以以前村民建房只能就地取材,從河坎子裡、群山間取石頭建房子,這樣的辦法一直沿用至今,於是就有了這座石頭砌成的村子。

黃林三條嶺,條條通天頂。這句話在黃林村村民中廣為流傳,充分顯示黃林村的偏僻。

農耕生活

2008年通村公里修好後,來黃林遊玩的旅客日漸增多,為了解決遊客的吃飯問題,村里開辦了農家樂。食材都產自黃林本地,所有菜品都是由當地村婦親手燒制,保留黃林村飲食的特色。

做飯用的灶台是用水泥和磚塊搭建而成,燒的柴火是老伴從田裡帶回來的乾稻草,灶台的表面由於長時間使用,上面閃著油光。家裡的地面是用黃泥鋪成的,經過近百年的踩踏,地面非常結實,絲毫不遜於水泥地面。

村民吳益龍家的房子是用石頭拌黃泥建成的三間聯體的2層土樓,至今已有100多年的歷史。右邊的房子放著一些蓑衣、草帽、各種廚具、打穀機等農具;中間的房子是廚房和餐廳;左側的房子是臥室。中間房子的正門門檻中間處下陷了近1/3。

村中至今仍保留著“原汁原味”的農耕生活狀態。

旅遊資源

如此優異的資源稟賦,如何轉化為經濟發展的動力,是眼下黃林村保護古建築、開發七星潭、發展生態農業游的關鍵所在。光是看古老的屋子,可能很難吸引遊客,如果能形成一個以老屋為依託,兼顧其他旅遊景點,發展有黃林特色的農耕文化產業,那么就會吸引旅行社帶團前來。

黃林有這么多、保存這么完好的古建築非常難得,一定要做好保護開發的工作,避免現有的格局遭到破壞。秉著修舊如舊的原則,啟動古村落保護開發整體推進工程,並投入專項資金來修繕古建築,搶修一些損壞嚴重的古建築,同時編制黃林古村歷史文化村落保護工程整體規劃及規劃細則。

古村落周邊風景優美,民風古樸,是典型的“美麗鄉村”。只有在以保護為前提的情況下進行開發,才能將鄉土文化很好地延續下去,讓來遊玩的旅客從這裡帶走健康和歡樂。同時,也帶動村民致富。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