從藝經歷
黃曉娟,女,生於1962年,遼寧省曲藝家協會副主席。山東省臨邑縣人。1977年參加阜新市曲藝團任二人轉演員。中央電視台第五屆全國小品大賽的特邀評審。曾演出二人轉《回杯記》、《馮奎賣妻》和拉場戲《劉雲打母》、《二大媽探病》等。她演出的二人轉《畫中人》參加1983年遼寧省二人轉匯演,曾獲演出獎。黃曉娟從小能歌善舞,一直想當文藝兵。她14歲進阜新市文工團,後又調到遼寧人民藝術劇院。1998年,她為抗洪部隊慰問演出時,看到在危難關頭解放軍無私奉獻的精神和老百姓對子弟兵的深情,更增添了她參軍的願望。2001年,她終於被特招入伍,成為瀋陽軍區前進文工團一名演員。參軍前她曾在地方一家電視台做兼職主持人,入伍後她毫不猶豫地把這份工作辭掉了,全身心地投入了軍事題材文藝作品的創作和演出。 黃曉娟從小能歌善舞,一直想當文藝兵。她14歲進阜新市文工團,後又調到遼寧人民藝術劇院。1998年,她為抗洪部隊慰問演出時,看到在危難關頭解放軍無私奉獻的精神和老百姓對子弟兵的深情,更增添了她參軍的願望。2001年,她終於被特招入伍,成為瀋陽軍區前進文工團一名演員。參軍前她曾在地方一家電視台做兼職主持人,入伍後她毫不猶豫地把這份工作辭掉了,全身心地投入了軍事題材文藝作品的創作和演出。
藝術風格
黃曉娟是黑土地上成長起來的演員,她的表演藝術充盈著家鄉紅高粱一樣火熱、純樸的真情。觀眾最早熟悉她是在1988年遼寧省舉辦的春節晚會上,她與趙本山合演小品《麻將、豆腐》,把一個大膽、潑辣,勸姐夫改邪歸正的“小姨子”馬丫的形象刻畫得惟妙惟肖,一時間東北地區的觀眾都親切地喊她“小姨子”。後來,“馬丫”走進中央電視台,在多次春節聯歡晚會上與“老蔫兒”趙本山、“小個子丈夫”潘長江、“夥計”魏積安等,合作演出了小品《相親》、《我想有個家》、《橋》、《三號樓長》、《祝壽》,受到廣大觀眾的喜愛。
談到與這些表演風格不同的知名喜劇小品演員的成功合作,黃曉娟謙虛地說,在他們身上學到了很多東西,比如,和趙本山搭檔的一系列小品,他的表演具有生活的真實、機智和幽默,每個“喜劇元素”都是從心裡自然流出來的,在台上隨時都會即興抖響一些“包袱”,這就要求我在配戲時,無論是台詞語言還是身體語言反應都要機敏,在快捷地調整表演心態與表演形式中,追求一種“水漲船高”的藝術效果;與潘長江合作的小品,都是“高個兒媳婦與矮丈夫”的戲,其藝術造型本身就營造了一種誇張的喜劇氛圍。但誇張不可無度,過了就會使藝術變形,因潘長江是唱評劇出身,最早學的是舞蹈,就發揮各自的優勢,進入一種載歌載舞的表演,在歡樂的意境和歡快的節奏中追求思想意蘊與藝術和諧之美;魏積安是著名話劇演員,他的小品表演不溫不火,追求人物的個性化,與他配戲我就要求自己注重人物內心的細膩刻畫和外在語言的準確到位。
除此以外,黃曉娟還和張國立、侯躍華、范偉、句號、孫濤等知名演員合作演出過不同藝術風格的小品,都給觀眾留下深刻印象。她說演員在一起演戲是一種緣分,在工作上要真誠合作,在藝術上要真情溝通。
主要作品
參演小品
時間 | 小品名稱 | 晚會 | 合作演員 |
---|---|---|---|
1990 | 《相親》 | 央視春節聯歡晚會 | 趙本山 |
1991 | 《歪打正著》 | 遼視元旦聯歡晚會 | 潘長江 |
1992 | 《我想有個家》 | 央視春節聯歡晚會 | 趙本山 |
1993 | 《橋》 | 央視春節聯歡晚會 | 潘長江 |
1999 | 《反客為主》 | 央視元旦相聲小品晚會 | 潘長江、范偉 |
2001 | 《家庭配角》 | 央視元旦相聲小品晚會 | 潘長江 |
2001 | 《代理主任》 | 遼視春節聯歡晚會 | 潘長江、李明啟 |
2001 | 《三號樓長》 | 央視春節聯歡晚會 | 潘長江、閆學晶 |
2003 | 《夕陽情緣》 | 央視元宵晚會 | 侯耀華、景風凌 |
2005 | 《祝壽》 | 央視春節聯歡晚會 | 魏積安、劉小梅 |
2006 | 《實誠人》 | 央視春節聯歡晚會 | 郭冬臨、魏積安 |
2006 | 《想唱就唱》 | 湖南衛視元宵晚會 | 潘長江 |
2007 | 《父女情深》 | 央視雙擁晚會小品 | 黃宏、唐靜 |
2008 | 《軍嫂上島》 | 央視春節聯歡晚會 | 孫濤、金玉婷 |
2009 | 《黃豆黃》 | 央視春節聯歡晚會 | 黃宏、鞏漢林 |
2015 | 《提意見》 | 遼寧衛視春節聯歡晚會 | 孫濤、王宏坤 |
參演電影
上映時間 | 劇名 | 扮演角色 | 導演 | 合作演員 |
---|---|---|---|---|
2011 | 山東小伙劉大成 | ---- | ---- | ---- |
2011 | 邰忠利 | 邰忠利母親 | ---- | ---- |
2006 | 老二黑結婚 | ---- | ---- | ---- |
2006 | 天堂之路 | 鎮長 | ---- | ---- |
參演電視劇
首播時間 | 劇名 | 扮演角色 | 導演 | 合作演員 |
---|---|---|---|---|
2013 | 我家有樂兒 | 曉怡母親 | 湯雷 | 句號 |
2013 | 粘豆包 | 老於婆子 | 張金華 | 李菁菁 |
2013 | 非線性愛情 | ---- | 高偉峰 | 張丹峰 |
2013 | 女人進城 | 明芝 | 孫濤 | 郭鐵城 |
2013 | 雪蠶 | 大鳳 | 彭景泉 | 溫崢嶸 |
2013 | 上陣父子兵 | 小滿媽媽 | 花箐 | 范偉 |
2011 | 紅妝 | 李平/黎大姐 | 李大為 | 張歆藝 |
2011 | 血雨母子情 | 蘇柳 | 侯明傑 | 張恆 |
2011 | 女人的天空 | 吳雪梅 | 張新建 | 王凱 |
2011 | 馬迭爾旅館的槍聲 | 松花江/林母 | 姜峰 | 邵兵 |
2010 | 東北愛情故事 | 馬淑芬 | 剛毅 | 伊莉莎 |
2010 | 玫瑰園裡的老少爺們兒 | 田鳳 | 成科 | 吳雲飛 |
2010 | 媽媽的羅曼史 | 羅母 | 朱正 | 李琳 |
2010 | 懺悔 | 田母 | 彭軍 | 賈一平 |
2010 | 女人當官 | 趙淑珍 | 付百良 | 閆學晶 |
2009 | 同齡人 | 解放媽 | 王濱 | 任程偉 |
參與節目
時間 | 節目名稱 | 備註 |
---|---|---|
2008 | 《星感覺》 | 嘉賓 |
2011 | 《今夜有戲》 | 嘉賓 |
2011 | 《綜藝傳奇》 | 嘉賓 |
2011 | 《非常接觸》[ | 嘉賓 |
2012 | 《年代秀》 | 嘉賓 |
2014 | 《舞動瀋陽》 | 評審 |
社會活動
2008年3月11日,全國人大代表黃曉娟出席了第十一屆全國人民代表大會第一次會議第四次全體會議。2013年7月,黃曉娟帶領18人的小分隊為一線哨所、老區民眾及駐地軍警部隊慰問演出。
2014年4月4日上午,黃曉娟由瀋陽軍區政治部副主任宣布正式任命為瀋陽軍區政治部文工團團長。
2014年10月,黃曉娟帶領兩支文藝小分隊歷時一個多月赴某集團軍所屬部隊駐地慰問演出。
生活經歷
在生活中,很多人把女性比喻成鮮花,而我們這期節目所請的嘉賓,是一位你非常熟悉和喜愛的女性朋友,今天她所講述的故事,很可能與這些鮮花有關。面對鮮花和掌聲,她是一位成功的女性;面對艱難和挑戰,她是一位進取的女性;面對孤獨和逆境,她是一位倔強的女性;面對關愛和真誠,她是一位柔弱的女性。舞台下的悲歡往事,生命中的春雨秋風,讓我們走近黃曉娟,感受她的多彩人生。有人說,一個美麗的女人,就是一個美麗的世界,所以節目組準備了很多鮮花。
黃曉娟在訴說所經歷的4個人生階段:童年時期、少女時期、青年時期和中年時期的故事前,她都會選擇一束有代表性的鮮花。黃曉娟在談童年時選擇了月季花,月季花有刺兒,小時候的黃曉娟也是有稜角、有個性的。她住在姥爺姥姥家,姥爺寵愛她,姥姥卻寵愛姐姐。姥爺去世後,她覺得沒有寵她了,便賭氣偷著轉了學,讓全家人震驚。談到少年時期,黃曉娟選擇梅花,因為梅花是經寒歷雪後開放的。在黃曉娟少女時期,從學校走入藝術團體經歷了不少風波。考市文工團因個子高,險些沒被錄取,報考時自己做主沒告訴家人。一次,因冬天天冷她練功起來晚了,老師讓全體學員門前等候以示懲罰,從此她立志比別人早起苦練。黃曉娟在談到青年時期,選擇了茉莉花,因為茉莉花是靜靜地開放,不炫耀、不張揚。黃曉娟講述第一次與趙本山合作《麻將豆腐》的經歷,第一次與趙本山走進央視春節晚會演出《相親》 ,幾經磨難嗓子失音及與潘長江合演《橋》,險些被央視“斃”掉的經歷……儘管有波折和坎坷,但她還是通過這些作品走進了億萬觀眾的心裡。
黃曉娟天生就與藝術有緣,她有一雙善於捕捉生活、表達情感的眼睛,而且還有一顆能夠體味人生、感受生活中酸甜苦辣的心靈。作為一名舞蹈演員,應該說黃曉娟的青年時期是與幸運結伴的。翻開黃曉娟的藝術履歷,我們可以看到很多熟悉的藝術作品,如小品《麻將豆腐》、《相親》、《老蔫完婚》及《我想有個家》等,同時她還在《老道口》、 《雪鄉》、《過了這個村》、《原野上的馬車》、《黑色雨》、《鎮委書記》、《重逢之後》等20多部作品中擔任重要或主要角色。
然而黃曉娟正被掌聲和鮮花包圍之時,她卻像小時候背著家人,自己辦理轉學、自己報考藝術團體一樣,作出一個出人意料的決定:放棄不斷的片約,拒絕可觀的片酬,夾著厚厚的書籍走進了一所藝術大學……黃曉娟在談到中年時,選擇了菊花。陶淵明有兩名詩:採菊東籬下,悠然見南山。黃曉娟進入遼藝後的7年寂寞,主持遼台的《真情再現》的感受,到抗敵之後的靜寂…… 走過充滿生機的春天、絢麗多彩的夏天之後,黃曉娟終於步入了生命中的秋季,這是一個背負著驕陽,同時又感受著冷雨的季節;一個收穫了希望,同時又企盼夢想的時日。
現在的黃曉娟遠離父母和她惟一的兒子,孤身一人住在一間並不寬敞的屋子裡,我們不知道在這個布置得頗為典雅和溫馨的空間裡裝載的是什麼,是對於昨天成功的追憶,還是對未來生活的企盼?是對於藝術的嶄新期冀,還是一個柔弱女人的孤獨和寂寞……她把昨天的鮮花和掌聲收入昨天的相冊,似乎想忘記曾經給她帶來榮譽、快樂的昨天,而把藝術的靈感靈思帶進廚房,像刻畫藝術中的人物一樣,製作她所喜歡的菜餚,然後坐下來,隻身一人品嘗著生活的滋味……作為女兒,她每天都在思念遠在家鄉和自己年邁的父母,哪怕是陪父母逛逛街、嘮嘮家常;作為母親,她更掛念遠在家鄉讀書的兒子,哪怕是為兒子做一頓飯、開一次家長會,然而她很難辦到。 曉娟的爸爸和媽媽都是年近70歲的老人了,在兩位老人的心中埋藏著牽掛,對曉娟的牽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