黃州[黃州鎮]

黃州得名於北周,大象元年(579年)十一月,北周韋孝寬南下淮南,於南司州駐地黃陂縣建州,曰黃州,此黃州得名之始。但此時的黃州不在今址,而在黃城(今武漢市黃陂區境內)。

今為黃州區赤壁街道、禹王街道、東湖街道。

建制沿革

黃州(鎮)得名於北周,大象元年(579年)十一月,北周韋孝寬南下淮南,於南司州駐地黃陂縣建州,曰黃州,此黃州得名之始。但此時的黃州不在今址,而在黃城(今武漢市黃陂區 前川街道 境內)。

隋代開皇三年(583年),廢原置西陽、齊安、梁安等郡,只設黃州,領南安、木蘭兩縣。隋·開皇五年(公元585年),黃州移駐舊衡州(今麻城城內)。隋·開皇十八年(公元598年),朝廷推行州縣制,改南安為黃岡,改廉城為麻城;改梁安為木蘭。隋·大業三年(公元607年),朝廷改州縣制為郡縣制,將黃州改為永安郡,郡治移置舉水之濱的黃岡縣城(今武漢市新洲區境內),以今新洲區邾城街道為黃州鎮。永安郡轄黃岡、黃陂、麻城、木蘭4縣。

唐朝武德三年(620年),永安郡廢,恢復原黃州建置。次年,設黃州總管府,領黃岡、黃陂、麻城3縣,省木蘭入黃岡。唐·元和三年(808年),撤銷麻城縣,其地併入黃岡縣。唐大中三年(849年),復置麻城縣。黃州轄黃岡、黃陂、麻城3縣。唐中和五年(公元885年),黃州州城(黃岡縣城)黃州鎮東遷60千米,在故邾城(今禹王城)遺址重建新城,為今黃州鎮之所在。

建國後,1951年5月,黃岡區行政公署更名為黃岡區專員公署,為湖北省人民政府派出機構。6月,析黃岡縣西半縣置新洲縣。1952年7月,設立縣級黃州鎮(現黃州市區前身)屬黃岡行署直轄。1954年大水黃岡縣治團風鎮毀壞,1955年黃岡縣治遷黃州鎮,黃州鎮復歸黃岡縣。1979年12月,鄂城縣劃歸黃岡地區,並建置鄂城市,亦駐鄂城。 1983年10月,劃鄂城縣、市及黃岡縣的黃州鎮,建地區級鄂州市,取“鄂城”的“鄂”及“黃州”的“州”之意,非古鄂州之意。直屬省政府管轄,同時,劃新洲縣屬武漢市。 1986年7月撤銷麻城縣,設麻城市。1987年5月,撤銷鄂州市黃州區,恢復為黃州鎮,復歸黃岡縣。1990年12月,撤銷黃岡縣,設黃州市。 1991年原黃州鎮一分為三,分別設立赤壁街道、禹王街道、東湖街道。1995年12月23日國務院批准,撤銷黃岡地區和黃州市,設立地級黃岡市,治所駐黃州。並建置團風縣和黃州區。黃州區駐赤壁街道(原黃州鎮)。

蘇軾曾被降職為黃州(今湖北黃岡市)團練副使(相當於現代民間的自衛隊副隊長)。這個職位相當低微,並無實權,而此時蘇軾經此一役已變得心灰意冷,蘇軾到任後,心情鬱悶,曾多次到黃州城外的赤壁山遊覽,寫下了《赤壁賦》、《後赤壁賦》和《念奴嬌·赤壁懷古》等千古名作,以此來寄託他謫居時的思想感情。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